第四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原創劇目《花落花開》將於2021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天橋劇場上演。該劇由中國煤礦文工團出品並演出,也是中國煤礦文工團歷史上創作的第一部原創音樂劇。
音樂劇《花落花開》是根據一則真人真事改編,曾經在新聞媒體形成熱議:一個農民工收養了一個棄嬰,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然而孩子卻意外患上白血病。在孩子生命垂危之際,尋找到了孩子的親生母親,但親生母親因種種原因卻始終不願意出面配合醫療救治,甚至連與孩子相認都要回避……這樣一則充滿戲劇性的故事,甚至比虛構的作品還有戲劇性,但卻在現實生活中真真正正地發生了。
全劇以棄嬰順順的命運貫穿始末。在一個建築工地的工棚門前,心地善良的民工劉志強收養了一個被遺棄在襁褓中的女嬰,襁褓裏還有一塊似曾相識的紅絲巾,就跟他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陳雲秀的那塊絲巾一模一樣……之後的十年裏,劉志強獨自把養女撫養長大,生活的艱辛非但沒有讓劉志強後悔自己當初的抉擇,反而因為愛女順順聰明懂事,讓他感覺到幸福滿滿,直到女兒12歲生日這天,身世之謎意外揭開,深受打擊的順順病倒在雨夜街頭,送到醫院後查出身患絕症,好人劉志強被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拖入生活的“泥潭”。
然而此時,命運之手安排陳雲秀在醫院與順順相遇,得知順順的生日和自己的女兒一樣,看到那條紅絲巾,又見到了從小就對自己有情有義的老大哥劉志強,陳雲秀頓時就認定順順便是自己一直牽腸挂肚的親骨肉,劉志強也瞬間明白了自己十年來的猜測都是真的。可是接下來順順病情急轉直下,急需配型但又發現血型稀有;一邊是農民工養父砸鍋賣鐵救治棄嬰,另一邊則是親生母親下落不明;劉志強和陳雲秀在社會輿論的裹挾下,不得不面對現實——救,還是不救?當幼小的生命之花即將凋落,母愛最終戰勝了私欲,陳雲秀終於走到順順的病床前,迎來的是第一次的相認,卻也是最後一次的告別……
該劇用一個花朵般無辜生命的隕落,用殘酷的死亡來重創那些世俗而自私的靈魂。生死只在一瞬間,也許這一聲“再見”換來的便是再也不見。這也使得這部作品的精神價值得以彰顯。這是一齣直面現實、觸及靈魂、發人深省、飽含深情的具有象徵意味的現代抒情悲劇。
劇中的“花落花開”象徵着普遍存在的純善和美德,而它透射出的鄉土氣息和純美情愫,又象徵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繁華生命的期許。全劇最終在搖籃曲中離開的順順,不是看盡了生命的愁苦,失望地離開,而是在她最愛的人懷抱裏輕輕的揮別,當愛在眾人心中回蕩,她似乎也圓滿地完成了她一生的使命,順順幼小生命的離去,使得全劇的思想得到昇華。
音樂劇《花落花開》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的有機結合,音樂、舞美、造型、場面、表演等在生動、真切地表現當代農民工生活與人間百態的基礎上,大膽挖掘人物內心世界的層次和變化,強化人物的心理體驗與舞臺彰顯,觸動人們的精神和靈魂,從而引發觀眾的自省與思索。本劇通過獨特的音樂、表演形式,結合先進的舞臺技術等綜合表現形式,講述了血脈相依的至美真情、人間大愛的溫情故事,彰顯至善大愛,展現人性之美,以科學的、系統的表演方法來塑造人物角色,達到戲劇與音樂的融會貫通,以冷峻的現實主義手法雕刻主人公內心的情感波瀾,營造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質感,塑造鮮活生動、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以“咏嘆”形式去繁從簡,以詩意化演繹整個故事,敘事與抒情結合、戲劇與民族音樂劇結合,創造出性格化表演形式。該劇的創作者們還充分開掘民族音樂劇的表現手法與技巧,打造出一台具有巨大心靈衝擊力和強烈藝術魅力的民族音樂劇。
該劇由著名導演盧昂執導,殷姝雙雙、盧昂編劇,著名作曲家吳少雄作曲,江勝明聲樂指導,舞美設計和燈光設計是蒙秦,音響設計馬昕。其餘主創人員都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優秀創作人員。
該劇由中國煤礦文工團歌舞團的優秀青年歌唱演員為表演主體,飾演女主角陳雲秀的是李娜、張妍、孫海英,飾演民工劉志強的是左煒、孔建中,飾演廚娘王桂蘭的是孫榕、張語桐,飾演小姑娘順順的是阿彌婭、陳麗媛,飾演林帥的是鄭植,飾演張醫生的是劉宇。
唯有真愛才能守護生命的繁華!
人間有大愛,花落花又開!
2021年第四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由中國音樂劇協會指導,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支援,北京天橋演藝聯盟主辦,北京天橋演藝區建設指揮部、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辦。通過演出、論壇、講座、“天橋獎”等形式推動音樂劇在國內的普及,展現更多更優秀的音樂劇作品,培育音樂劇文化消費市場,鼓勵創作具有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原創音樂劇優秀作品,努力早日形成中國的音樂劇風格和特色,繁榮中國原創音樂劇的演出市場,推動原創音樂劇産業在中國的發展,讓中國的優秀原創音樂劇作品走向世界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