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衚同流動美術館開幕,展出60多幅速寫作品。圖為社區居民在小院裏參觀畫展。
天朗氣清、樹影婆娑,紅色的老門扇,锃亮的門鈸,灰磚砌成的四合院院墻,這一幅速寫畫的是史家衚同27號的院門。俗話説:“一條衚同,半個北京”。史家衚同博物館的小院中,一幅幅風格各異的速寫作品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老街坊和速寫繪畫愛好者們展現出衚同之美、北京之美。
2021年7月10日上午,第二屆北京城市速寫作品展暨史家衚同流動美術館開幕活動——映向·史家,在史家衚同博物館舉行,展示速寫北京畫友在史家衚同十多處場景的記錄,共計60多幅作品。
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速寫北京是由2000余位繪畫與速寫愛好者組成的公益性藝術社群。自2015年成立以來,組織了多場針對北京老城區、衚同生活展開的線下速寫活動。他們的寫生作品記載了北京無數的街巷、門樓和衚同居民的日常生活。
“我就是在衚同長大的,小時候就跟着衚同裏的一位老師學畫畫。”徐民50歲,是市稅務局的一名職工,速寫是她從小的愛好。她很喜歡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北京生活、衚同故事。在她看來,這些真實生動的作品是留給後世寶貴的精神財富。
郭奶奶81歲,她坐了兩個小時公交車,帶着一本自己臨摹的畫冊前來參加畫展。對於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來説,一幅幅作品所描畫的衚同建築與生活場景不僅與她的人生記憶重合,更蘊含着她對北京城濃厚的愛。她説:“我真的很感興趣,所以不管多遠都要來看看。”
下午3點,60多名畫友來到演樂衚同,三三兩兩坐在衚同巷子的臺階、馬扎上寫生。大槐樹下搖着蒲扇乘涼的老人、蜷縮在門檻前午睡的胖貓、工具散落一地的修車鋪在他們的筆下栩栩如生。
速寫愛好者們對北京衚同充滿感情。“只要有空,我都會參加衚同的速寫活動”,秦瀟的本職工作是電力工程,在衚同中畫畫總能讓她想到自己的童年,這讓她“找回了單純的快樂”。
速寫北京聯合發起人王芳提到,速寫這種藝術形式簡單易開展,沒有門檻且風格多樣。在衚同裏畫速寫也只有在北京才能有的體驗,“衚同裏的生活是很放鬆的,鄰里關係都很親近”。
作為策展人之一,熊貓慢遞的劉偉表示,這次展覽可以匯聚更多北京衚同的老街坊、畫友,也會吸引更多游客。“繪畫這種形式和老城居民的生活不矛盾,街坊們願意看,願意當模特,也願意和繪畫者聊天。這是北京文化的一條風景線”。同時,速寫繪畫也成為公眾了解北京人生活方式與生活理念的橋梁。
據悉,本次展覽將延續到2021年8月1日,其間陸續在史家衚同博物館、史家社區居委會、映向城酒店流動展出。(趙天越 佔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