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隨展講座 | 戲,説京劇

日期:2019-07-01 11:07    來源:首都博物館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隨展講座 | 戲,説京劇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

  徽班與漢調藝人陸續進京獻藝

  徽漢合流

  同時吸收崑曲、秦腔和京腔的

  部分曲調、劇目和表演方法

  通過不斷交流、融合

  大約在道光年間最終形成京劇

  國家大劇院隨展講座 | 戲,説京劇

  京劇舞臺圖

  清(1644-1911)

  首都博物館藏

  京劇形成後

  在清朝宮廷內快速發展

  民國時期得到空前繁榮

  2010年入選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被稱為“中國的交響樂”

  “戲曲藝術中的國粹”

  國家大劇院隨展講座 | 戲,説京劇

  北平戲劇臉譜冊

  民國(1912-1949)

  首都博物館藏

  國家大劇院隨展講座 | 戲,説京劇

  北平全裝戲劇冊

  民國(1912-1949)

  首都博物館藏

  7月6日

  國家大劇院

  “鐘鼓雲送 遐福是與——首都博物

  館音樂戲曲文物精品展”專題講座

  國家一級編劇

  王若皓

  國家大劇院隨展講座 | 戲,説京劇

  將以戲曲文物為切入點

  從程式、情態、意象三個方面

  為您介紹京劇藝術中的程式技巧

  京劇藝術特殊的

  人性塑造方式與評判標準

  以及京劇舞臺在方寸之間通過

  獨特情感方式創造的

  中國式的藝術性形象

  講座主題

  戲,説京劇

  講座時間

  2019年7月6日

  (周六)10:00

  講座地點

  國家大劇院新聞發佈廳

  講座人數

  150人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