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紀念館,位於北京西城區前海西街,東臨什剎海前海,南望北海公園靜心齋,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清朝末年,這裡是恭王府的組成部分。民國初年,樂氏達仁堂將止地購買,修建成了中西結合的宅院。新中國成立之初,達仁堂將宅院捐獻給國家。這裡先是蒙古駐華大使館,後由宋慶齡居住。1963年11月,郭沫若搬到其東側的中式四合院。這裡成為郭沫若晚年寫作、生活的地方,也是他與科學文化藝術界溝通往來,接待海外友人的場所。至1978年6月,郭沫若在這裡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15年。[詳情]
郭沫若紀念館,位於北京西城區前海西街,東臨什剎海前海,南望北海公園靜心齋,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清朝末年,這裡是恭王府的組成部分。民國初年,樂氏達仁堂將止地購買,修建成了中西結合的宅院。新中國成立之初,達仁堂將宅院捐獻給國家。這裡先是蒙古駐華大使館,後由宋慶齡居住。1963年11月,郭沫若搬到其東側的中式四合院。這裡成為郭沫若晚年寫作、生活的地方,也是他與科學文化藝術界溝通往來,接待海外友人的場所。至1978年6月,郭沫若在這裡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15年。
郭沫若去世後,這裡成為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的辦公地。1982年1月,中共中央將此處定名為“郭沫若故居”;8月,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鄧穎超、成倣吾、李一氓分別為故居題名,11月16日郭沫若誕辰90周年時,舉行“郭沫若故居”定名儀式。1988年6月12E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際,故居對外開放。1992年郭沫若故居被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4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務會議決定“郭沫若故居”更名為“郭沫若紀念館”。
(* 以下資訊僅供參考,具體請以景區當日實際公示資訊為準。)
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
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09:00—16:30(周一閉館)(閉館期:每年12月25日至次年正月初四)
09:00—16:30(周一閉館)(閉館期:每年12月25日至次年正月初四)成人20元/人,18歲以下(含18歲)青少年個人參觀免費
成人20元/人,18歲以下(含18歲)青少年個人參觀免費1小時
1小時公交車3路、13路、42路、107路、111路、118路、612路、4路北海北門站;地鐵6號線北海北站。
公交車3路、13路、42路、107路、111路、118路、612路、4路北海北門站;地鐵6號線北海北站。010-83222523;010-83225392
010-83222523;010-83225392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