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藝高德劭“李奶奶”——京劇人追憶高玉倩
【追思】
京劇表演藝術家、《紅燈記》中李奶奶的扮演者高玉倩於2018年12月23日凌晨2時47分在京逝世,享年92歲。高玉倩8歲學戲,後轉入北平國立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為永字班學員。先後從師王瑤卿、於連泉、韓世昌、歐陽予倩、雪艷琴等,工青衣、花旦。1941年起搭班演戲,曾在周信芳、李少春等劇團任演員,赴京津滬演出。1947年在上海拜梅蘭芳先生為師,同年加入焦菊隱先生主持的北平藝術館,演出改良京劇《桃花扇》《新蝴蝶夢》等。1964年在《紅燈記》中扮演李奶奶,1974在《平原作戰》中扮演張大娘,參加了全國現代戲觀摩會演,深得各界好評,後又參加《紅》《平》兩劇的戲曲藝術片拍攝。她的表演細膩入情,戲路寬廣,博採眾長,大膽創新。
在廣大戲迷心目中,高玉倩就是“李奶奶”。但她原來的行當並不是老旦,而是花旦和閨門旦。在《紅燈記》中飾演李鐵梅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回憶説,1964年中國京劇院排演現代京劇《紅燈記》,導演阿甲點名讓高玉倩演李奶奶。“由花旦改老旦,從小嗓到大嗓,當時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挑戰太大了,可是她完成得極好,很多地方甚至真正的老旦演員都未必能達到那樣的高度。”劉長瑜説,“我進《紅燈記》劇組比他們晚,他們從1963年下半年就開始排了,而我是1964年3月才進的組。整個排練演出期間,高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引領着我進入角色,演好角色。”
曾與高玉倩合作過的京劇表演、導演藝術家高牧坤也稱讚高玉倩的表演特別有激情。“我們一起演出《獵虎記》,她演顧大嫂,我演解珍,當時有一場戲我説‘參見嫂嫂’,她應該接着説‘哎喲兄弟,你可想死嫂嫂了’。我説完這句話,但卻沒聽到她的回答,我還以為她忘詞了,抬眼一看,只見她眼裏含淚,手在顫抖,飽含深情地説出了這句話,當時我淚就下來了。這是我演歷史劇從未有過的,為我以後導、演現代戲有很大的 啟發。”他還透露,後來《紅燈記》拍成電影還是要請她出山,因為無人可替代。“最後一次與她合作是2001年在現代戲演唱會,《痛説革命家史》一折由她和劉長瑜唸白,袁慧琴和耿巧雲演唱。她的那段大罷工的唸白引起了全場最為熱烈的掌聲,讓晚會達到了高潮,我至今難忘。”
國家京劇院知名花旦、梅花獎得主耿巧雲是劉長瑜的徒弟,對她來説,高玉倩就是名副其實的奶奶。“1990年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演出《紅燈記》時,我作為劉老師的替補參演,當時老師在排另一齣戲。我只響排過一次,演出當天,我扮好了在後臺候着,後來告訴我説是演《痛説革命家史》那一場,我太緊張了,高老師跟我説‘孩子,別怕,到了臺上,你看著我的眼睛,你就是這個人物了’。果然,演出時我看著她,隨着她的情緒就進入了人物,完成得特別好,觀眾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認識我的。高老師對我的提攜,我永世難忘。”
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老旦表演藝術家袁慧琴是第二代的“李奶奶”,她説這個角色,是高玉倩手把手教她的。“當年我的師傅李金泉老師帶我去跟她學戲,她看了我説,我喜歡這孩子,她的眼睛會説話。她教我演李奶奶,把創作中的細節都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我,並鼓勵我要善於把握人物的情緒。”讓袁慧琴難忘的還有她的博學和全才,她能把其他行當對角色的理解都講出來,還常常對一些晚會提出自己的看法。
行事低調,為人謙和,是京劇人對高玉倩的一致評價。曾與高玉倩一起演過現代京劇《平原作戰》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説,高老師沒有任何架子,也沒有名人的派頭。“當年我也演過《紅燈記》,那時我家裏困難,父母都下放了,我不好意思與領導説,高老師就主動找領導説。她是有恩於我的,她善良、平和,從不對人發脾氣。這麼好的人走了,我很難過,願她一路走好。”
劉長瑜也對沒有送高玉倩最後一程感到遺憾。“高老師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她太低調了,她心臟不好,平時都是兒子在照顧,説不驚動和麻煩大家了,喪事也是一切從簡。”
“李奶奶”高玉倩走了,但《紅燈記》還在演,那盞紅燈還會在舞臺上閃閃發亮。(蘇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