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京劇——高(慶奎)派

日期:2016-08-10 10:43    來源:中國國家京劇院

分享:
字號:        
  • cuile313.jpg.jpg
  • cuile313.jpg.jpg

  老生流派。創始人為高慶奎。他自幼從師賈麗川,在繼承劉鴻聲唱腔的基礎上,又吸收譚鑫培、孫菊仙、賈洪林及老旦謝寶雲、武生黃月山諸家之長,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産生新的老生流派,世稱高派,與余(叔岩)派、言(菊朋)派並列為當時老生三大流派。

  高慶奎在藝術上頗多創新之處,其藝術特點是兼收並蓄、博採眾長。高能演老生、紅生、武生、花臉、老旦等行當。在《伍子胥》中,前演伍員後演姬僚。在《群借華》中,飾演魯肅、孔明、關羽三角。高慶奎飾演不同行當,官中角色,皆有特色。

  高派藝術另一特點是精於唱功,他的嗓旨高亢脆亮,音色豐富,音域寬廣,氣力充沛,高音不散,低音不飄,奔放洋溢,一氣呵成,酣暢淋漓。他善使高腔、長腔,常用“樓上樓”唱法翻高,很有力度。擅長運用氣口,長腔中,不露氣口痕跡,創造了一種高派獨有的“疙瘩腔”,跌宕有致,鏗鏘動聽。他善於以情帶唱,最長於表達悲愴激昂之情。不僅唱功精湛,唸白、做工及武功,均有深厚的根底,其唸白頓挫有力,表演精細老練。在臺上一絲不茍,每演必全力以赴,深得觀眾讚賞。

  高慶奎的代表劇目《逍遙津》、《轅門斬子》、《斬黃袍》、《碰碑》蜚聲劇壇。《逍遙津》中[二黃倒板]的長腔、《轅門斬子》中[娃娃調]的唱法,均獨樹一幟堪稱高派絕唱。此外,擅演的劇目還有《哭秦庭》、《贈綈袍》、《七星燈》及本戲《掘地見母》、《八義圖》、《蝴蝶夢》、《吳越春秋》、《蘇秦張儀》等;以及花臉戲《鍘美案》、老旦戲《釣金龜》、紅生戲《華容道》、《戰長沙》、武生戲《連環套》、《落馬湖》等。

  高派傳人有李和曾、李盛藻、李宗義、宋寶羅、沈金波、白家麟、郭仲衡及其子高世壽等。其中李和曾在繼承高派藝術基礎上,兼收麒派之精華,有一定的創新和發展。再傳弟子有辛寶達、吳平、李文林、倪茂才等。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