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華文化,老字號美味玉華臺

日期:2018-04-13 15:07    來源:北京市商務委員會網站

分享:
字號:        

很多人喜歡老字號,不僅僅在於對味道的那份懷念;更在於對老字號菜品那份精益與執着。很多老字號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這些歷史悠久的老字號的技藝世代傳承,它不僅僅是吃喝玩樂,更是一種文化,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1921年,在王府井八面槽的一棟三進的兩層小樓開了一家經營江蘇淮揚風味菜肴的飯莊,取字號為“玉華臺”;開店的哥倆一位先前是直隸總督的管家,另一位是總督的家廚,在揚州一帶頗具名氣。玉華臺的字號取自一揚州樓臺之名,它是隋煬帝下揚州時歡宴後建築的樓臺。玉華臺初建時生意極好,“年計流水盛時可達十萬金”。

據玉華臺老員工講,文學藝術、梨園、書香等各個階層的名流之輩來玉華臺是常事,文化界的田漢、周揚、老舍、鄭振鐸,梨園行的梅蘭芳、譚富英、周信芳、裘盛戎、葉盛蘭,畫界的齊白石、張大千、董壽平……都是玉華臺的常客,還留下了不少墨寶。最生動的一幅是齊白石老先生在九十三歲時給玉華臺寫過的篆體匾。當時,齊白石老人與玉華臺關係頗為密切。因為喜好吃玉華臺的菜,每月得來一二次。每來必吃炒鱔糊、水晶蝦餅、沙鍋元魚、核桃酪和湯包。一次飯後,齊老主動送給玉華臺一幅行書題字:“玉堂春色好,華宴滿臺香”,將玉華臺鑲入“對兒”裏了。

玉華臺做淮揚菜的功夫中可説是“技壓群雄”。特製的五彩小窩頭,口感香甜細膩,別處也買不着。當年的國宴的掌灶師傅就是玉華臺9位淮揚菜大師。店內的淮揚菜自是一寶,熗虎尾、獅子頭、幹燒黃魚等味道十分正宗。

如今玉華臺飯莊師承傳統,以擅制魚蝦蟹類菜為特點,菜品選料嚴謹,因材施藝,突出主料,講究湯口,精工細做,四季有制。名優特色菜有雞火煮幹絲、熗虎尾、松鼠魚、扒三白、香桃鴿蛋、琵琶大蝦、八寶雞、幹燒鯽魚、蟹黃魚翅等。

門口排隊的長龍,旺盛的人氣,每天都有人來玉華臺品嘗這裡的美食;小夥伴們,你是否也動心了,還在等什麼,趕快行動吧。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