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同和居是清朝道光年間創辦的百年魯菜老店,店名為清廷的大臣王垿所題。同和居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享譽全北京的“八大居”之首。同和居的人員從前臺大掌櫃(經理)、二掌櫃、三掌櫃到後廚房的大灶、二灶、墩子,到堂頭(服務班長),堂倌(服務員),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福山人。
同和居以烹制膠東風味海鮮而聞名於世,能製作300余種菜肴。菜肴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如貴妃雞、粉皮辣魚、潘魚、醬爆雞丁和鍋豆腐等都獨具風味,菜的口味以情、鮮、脆、嫩為特色。
同和居位居京城繁華熱鬧的街市一角,店面樸素大方,室內設備、食具雅致整潔,而且店員都非常熱情與文雅,自然生意一直特別興隆。過去,清朝的王公大臣、八旗子弟、商賈貴胄等經常到該店設宴聚歡,可謂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建國後,同和居的福山魯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與賞識。
説到溥儀之兄溥傑來同和居品嘗名饌菜肴,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發生在這裡。那是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溥傑經過多次品嘗該店被人們交口稱讚的名菜“三不粘”(魯菜的一品甜菜,用大黃米麵、雞蛋、糖、蜜蜂、食用油滑炒而成),可謂佩服的五體投地。許多外國朋友為了品此菜,專門到同和居設宴,有的臨走還專請廚師做幾個帶回國去,讓家人及親朋好友嘗個新奇。
這正是:
古城老店同和居,
福山高手任大廚。
賓客喜食三不粘,
佳肴美名傳萬里。
(張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