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館好不好關鍵看特色,老字號尤其如此。有一種習慣叫“吃XX就去XXX”,這種習慣如果能沿襲幾十年,便成了一種城市中的文化,老字號的好大致就在於此。當然,近年來生活越來越好,早年幾十年的名菜現在可能已經不再新鮮,不過好的老字號一定會開發出符合自己餐廳風味的新的特色菜,不是別的地方沒有,就是比其他地方都要好,也就總立於不敗之處。
同春園飯店由中華老字號、著名特級餐館發展而來。同春園飯店的前身是享譽京城的江蘇風味名店同春園飯莊,開業於1930年,在繁華的西單商業區經營70年。
原同春園飯莊開業之初,聚集了數名廚藝高手掌勺。亮相京城後,便受到矚目,成為江蘇風味名店,享譽至今。最初主廚的是祖上兩輩都在王府當廚,身得家傳後赴南京鎮江學藝的王世忱,他烹制的菜肴精美絕倫。而後的烹飪技師高國祿、王家棟、楊倫、張萬增、刁文波等幾位在烹飪界享有盛譽的名廚都在此操廚多年,使同春園的江蘇菜點品質優良。
同春園以烹制河鮮類菜肴最為拿手,魚蝦、蟹類名肴迭出。做河鮮類菜以燒、煎、烹、溜、炸、燜手法為主,菜肴口味鮮嫩、清淡、微甜,成菜出品不失原汁原味,雖酥爛但不失其形。尤其魚饌的作法最為豐富。有幹燒青魚、紅燒中段、幹燒頭尾、沙鍋頭尾 、糖醋瓦塊魚、燒划水、五香叉燒等名肴。
同春園飯店遷入新址後,因與北京師範大學隔路相對。來吃飯的主顧除了早年在西單就偏愛蘇菜而追字號的老人外,還有不少是周邊的文人一族,專食愛點“八大春”風光、鼎盛時的老菜。為滿足好這口兒的食客,同春園這些年一是創新,二是挖掘恢復傳統菜。老菜新吃,新菜不離老味兒。新老菜結合,把蘇菜特色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