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烤肉,絕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新疆烤羊肉串和南韓烤肉,但在老北京人的心中卻少不了“南宛北季”,季乃烤肉季,宛則是烤肉宛。
早年間的北京,南宛北季可謂人人皆知,烤肉宛在絨線衚同西口臨近宣武門,靠南城因此人們稱為“南宛”,而烤肉季位居什剎海屬城北則稱為“北季”。季氏的烤羊肉、宛氏的烤牛肉,都是北京的烤肉老字號,經營百年而不衰,可見其獨特的生存之道。
康熙二十五年,也就是1686年,在西城宣武門附近的安兒衚同西口有一位宛姓賣牛羊肉的人,每天早上他都會推着小推車到這裡賣肉。
良好的地段環境,豐富的客流,每天早上宛氏肉鋪都會準時出現在兩大鬧市區之間的安兒衚同,經營者嘗試在推車上安置了烤肉炙子,賣肉的同時經營起了烤肉生意,這樣原有的客戶不會流失,還能增加更多的新客戶,宛氏肉鋪的生意從只在早上經營變成了全天候經營。
南來北往匆忙趕路的人趁休息時吃上點美味的烤牛肉,不可不謂忙碌行程中的一大享受,特別是寒秋冷冬,吃得大汗淋漓,渾身通泰。
到宛家第三代傳人宛玉魁傳承烤肉攤,宛玉魁在安兒衚同西口路東買了間鋪面房,正式立了字號,聞名的烤肉宛到這時也是正式起家了。
在幾代人的努力下,第五代傳人宛起瑞掌櫃時,烤肉宛已成了馳名京城的清真大館子,與又一順、鴻賓樓、民族宮清真餐廳並稱西城清真四傑。
幾百年的滄桑歲月,烤肉宛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幾代文人雅士和社會名流的垂青。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溥儒對烤肉宛的烤肉甚為推崇,曾專門為其題匾。
1960年10月,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盛邀藝術界名角,再品嘗烤肉宛的烤肉。飯後,興致有餘便寫詩相贈:“宛家烤肉早聲名,躍進重教技術精;勞動人民欣果腹,難忘領導黨英名”。1964年冬,時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郭沫若,為尋當年的烤肉風味來到烤肉宛,舊地重游,在品嘗烤肉後十分高興,即席揮毫敬錄毛澤東主席的《清平樂六盤山》詩詞。
最出名的則要數國畫大師齊白石,第一次吃烤肉宛,烤肉宛的獨特風味讓齊白石連連讚美,隨即答應為其題字,之後齊白石寫了一個鐘鼎“烤”字,並綴了一行小字:“鐘鼎本無此烤字。此是齊璜(白石老人名)杜撰”送給了烤肉宛。1946年已是86歲高壽的齊白石,再一次受邀為烤肉宛題字。齊白石題寫了“清真烤肉宛”牌匾,並同時畫《梅花圖》並題詩:“步寒松柏同精健,知是無生熱血多”給烤肉宛。此後,88歲壽日齊白石又畫壽桃送烤肉宛,畫中題字:“仁者多壽”。可見,齊白石與烤肉宛之情深。(賀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