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裏的“時代印記”

日期:2018-10-08 09:14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國慶花壇和噴泉(翻拍照片,1992年攝)。 新華社發(北京城建集團供圖)

  原標題:“像一個大蛋糕,又像一串串腳印”

  “祝福祖國”“歡度國慶”……連日來,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央,一個直徑50米、簇擁着17米高大型花籃的巨型花壇格外引人注目,成為八方游客爭相合影留念的最佳背景之一。

  “今年,共和國69歲,也是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擺放的第33個年頭。”北京城建集團旗下的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院國慶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説,從1986年國慶節開始,每一年都要在天安門廣場擺放巨型花壇,“花壇就像一個大蛋糕,寄託着我們乃至每一位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深情和濃濃祝福。”

  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歷經三個階段

  33年來,北京城建集團旗下的北京市花木公司一直負責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的施工。公司黨委副書記李紀寧説,翻閱歷史畫卷,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86年到2002年的“五餅式”,2003年至2008年的“畫卷式”,2009年至今的“花籃式”。

  “1986年國慶期間,天安門廣場中央建起以松柏為主景的大花壇,6個巨大的花瓣由中心向外輻射。”李紀寧説,“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出世’,成為當時的一項‘壯舉’。”

  李紀寧介紹,2009年,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首次採用大花籃造型,名為“普天同慶”,由一個大型花籃和如意形花壇組成,近年來一直沿用大花籃造型。

  “見證了祖國富起來強起來的歷程”

  從1997年參加工作起,藍海浪已經21次參與或主持國慶花籃的設計施工。回憶往昔,人到中年的藍海浪仍不禁動情地説:“國慶花壇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祖國一步步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歷程,我能參與其中,感到無比驕傲;每次看到國慶花壇從設計圖變成活生生的現實,總會熱血沸騰。”

  “我參與花壇設計的21年,祖國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在藍海浪眼中,一個個國慶花壇就像一串串腳印,記錄着共和國成長的堅定步伐。

  ——“2003年,我們戰勝了非典疫情,國慶花壇中設計了長城元素,寓意眾志成城。”

  ——“2004年,我們設計了‘神舟五號’造型,慶祝我國在航太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2008年是奧運年,天安門廣場的花壇擺放從6月一直延續到國慶期間。從奧運到國慶,好幾個月我們都在忙碌着、激動着、幸福着!”

  “不僅展示歷史成就,更多體現民生獲得感”

  “天安門廣場的國慶花壇代表着百姓的心聲,更代表着國家的形象。”藍海浪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國慶花壇也呈現出了更多的創新之處。

  近些年來,國慶花壇已經不局限於在天安門廣場設置,更是在長安街沿線佈置。不同主題的花壇呈現了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新氣象。

  2018年,長安街沿線共佈置主題花壇10處,以建國門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序幕,復興門的“暢想美好未來”收尾。

  東單西南角,“輝煌中國”花壇裏,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生動的造型展現了新時代取得的新風貌;西單西南角,“健康生活”花壇以全民健身運動為場景,體現了我國在提高人民健康水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西單東北角,“智慧生活”花壇以高鐵、網購、移動支付等為主景,展現了新時代百姓便捷的生活。

  “如今的花壇不僅有展示歷史成就的宏大題材,更多了不少展示百姓生活的溫馨畫面,體現着民生獲得感。”藍海浪説。據新華社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