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有座周自齊墓

日期:2023-04-13 09:56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 門頭溝有座周自齊墓
  • 門頭溝有座周自齊墓

  原標題:門頭溝有座周自齊墓

  在門頭溝城子村西的九龍山下,有一座佔地頗大的墓區,坐西朝東,背靠九龍山,前望永定河,左右山勢舒緩而秀美。這便是周自齊墓,目前是北京市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

周自齊(1869-1923)

周自齊(1869-1923)

位於門頭溝城子村的周自齊墓

位於門頭溝城子村的周自齊墓( 呂亦文 攝)

  提及周自齊,知道他的人並不多。他是活躍於晚清民國政壇的知名人物。十九世紀末,西方各種思潮風起雲湧,年輕的周自齊便在同文館學習外語,後來出使美國開始外交生涯。民國後,他回國出任過山東都督,當過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教育總長,還曾短期代行過民國大總統職務……縱觀其一生,作為一個受過西方教育的舊官僚,他有愛國的一面,同時他又擁護袁世凱復辟帝制,時代造就了他矛盾而又複雜的傳奇人生。

  經門頭溝水閘公路橋,過了永定河,沿着九龍路走不了多遠,便能看到一座頗為“豪華”的墓葬,在圍墻外有一座文保碑,上面寫着“周自齊墓”。墓區入口兩側立着兩根巨大華表,華表中間是一座青石牌坊。石坊上刻有康有為、靳雲鵬等名人的聯句和題額。中門上額寫有“周氏墓道”,左為“安宅”,右為“佳城”,署名“三水梁士詒題”。坊柱上刻有對聯,上聯為“控山帶河奠靈城”,下聯為“鎮燕紹魯衍華祁”,據説是民國總統徐世昌的手筆。

  牌坊後走不遠就是寶頂。直徑約4米多,高約4米多,寶頂下半部,四週鑲有漢白玉的雕花石板。

  周自齊為何葬在這裡?背後有個小故事。1913年春天,時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的周自齊,帶領屬下來到京西門頭溝城子西坡植樹。當時這裡還是一片荒涼之地,但周邊山勢俊秀,周自齊親自植下一株樹苗後對周圍的人説,數年之後樹木長成,鬱鬱蔥蔥,這裡將是一塊風水寶地。等他去世之後,一定要把他葬在這裡,讓他伴着親手種下的樹木長眠。

  1923年10月,周自齊病逝於上海,終年54歲。去世後,他被移葬於北京門頭溝九龍山。如今,周自齊的墓地前面是一片油松林,後面是一片白皮松林,説不定這裡面就有周自齊當年種下的樹。

  周自齊,1869年出生於山東菏澤單縣的官宦世家,其祖父和曾祖父均為進士出身,父親周鎬秀做過廣東候補巡檢。父親給他起名“自齊”,以期“嚴格要求自己,見賢思齊,以成大器”。

  周自齊自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20歲時考入廣州同文館,主修英語。周自齊在學校學業優秀,兩廣總督張之洞對他十分器重,以翻譯生名義把他送到京師同文館就讀,畢業後又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

  1896年,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張蔭桓把他推薦給中國駐美公使伍廷芳,此後周自齊歷任駐美公使館書記官、參贊等職,後來還出使日本、秘魯等國。

  在美國期間,周自齊為廢除美國虐待華工條約積極奔走,呼籲國內和駐美華僑一致反對續簽虐待華工條約。1903年,舊金山發生強烈地震,周自齊帶頭募捐,幫助華僑渡過了難關,受到駐美華僑的廣泛讚頌。

  1908年,周自齊從美國回國。同年,美國政府決定退還庚子賠款中的部分款項,用於辦學校和送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有着駐美經歷的周自齊,成為庚款留學事業最早的參與者之一。

  1909年6月,清政府成立游美學務處,周自齊出任總辦。不久,他主持籌建游美肄業館,聘請教員,招收學生並對學生進行短期訓練,擇優送去美國留學。在此期間,周自齊費盡心血。

  1909年9月,第一批經過范源濂、周自齊、唐國安等人考選的四十余位學生赴美留學。截至1911年,游美肄業館共選派三批留美學生。這些留美學生中很多人都成為棟樑之材,如梅貽琦、趙元任、竺可楨、胡適等。

  1911年4月11日,清政府外務部和學部奏請批准,將游美肄業館更名為“清華學堂”,周自齊是清華學堂的首任監督(相當於校長)。同年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4月29日,也是後來清華大學校慶的日子。

  民國後,周自齊在政壇上極為活躍,一度成為袁世凱身邊的重臣。因為時代的原因,1914年12月23日,他參加了袁世凱在天壇導演的祭天典禮醜制;1915年12月,周自齊還被委任為“袁世凱稱帝大典籌備處”委員,為袁世凱稱帝造勢。

  不過,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他還是表現出了文人該有的氣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藉口對德宣戰,出兵山東,強佔膠濟鐵路和青島。其時袁世凱正大搞復辟帝制活動,急需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援。1915年,日本政府便趁機秘密向袁世凱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作為支援袁世凱稱帝的交換條件。袁世凱私下答應,並擬委派周自齊任總統特使與日本秘密簽訂《二十一條》。

  周自齊對袁世凱的行徑極為不滿,但作為袁世凱政府的要員,又不能公開表達。無奈之下,周自齊給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端納發電報,以十分隱諱的方式使其了解事態的嚴重性。端納認為中國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事情公開,以激起全世界的反響。於是,端納和周自齊商定了由端納猜寫、周自齊“劃掉錯的,保留對的”並“暗示漏掉之處”的方法“湊”滿了二十一條,之後又在另一好友的幫助下獲得了“二十一條”抄本。沒多久,袁世凱意欲簽訂《二十一條》的消息便不脛而走,激起了全國愛國人士的強烈反對。英美俄法等列強也出面干涉,使得日本的陰謀未能得逞。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周自齊被列為帝制禍首之一,被黎元洪通緝。因消息走漏,周自齊逃亡日本。1918年,馮國璋代理總統,取消了對周自齊的通緝。周自齊回國後,繼續在北洋政府中擔任要職。1922年4月8日,被徐世昌任命為署理內閣總理兼教育總長。徐世昌被逼下臺後,同年6月2日至6月11日,周自齊代行大總統職。

  不久,黎元洪復任大總統,周自齊擔任財政整理委員會挂名職務。周自齊此後以“考察實業專使”的名義,赴歐美各國考察。在此期間,他詳細考察了美國電影業,回國後籌辦了孔雀電影製片公司,並邀請曾留學美國紐約影戲專科學校的程樹仁譯製了《蓮花女》,這也是中國“譯製片”電影的開端。祁建)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門頭溝有座周自齊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