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廟會”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每年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和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舉辦春香和秋香各一次,以春香為最盛,活動區域分娘娘廟和香道茶棚兩部分,廟會的主要活動在山頂的娘娘廟內。歷史上妙峰山香客遍及華北,為華北最重要的廟會之一。據記載廟會始於明朝中後期,清代香火最盛,香客數十萬。香會300余檔,門派不同,會首是香會的組織和指揮者,也是主要傳承者,僅北京市就有200多人。會首傳會腕兒於徒,各種規矩、禮儀、技藝均為師徒相傳。
妙峰山廟會保留了華北地區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民間吉祥文化,是研究華北地區民眾世界觀和生活情狀的重要根據,在民俗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保留下來了許多民間組織,是中國鄉土社會基本社會構成之一;香會是民間的文化活動組織,保留和傳承了眾多的民間藝術、體育競技活動,民間手工藝的原生態,不僅對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香會活動是群眾自娛自樂的活動,具有凝聚力,充分體現了民眾的自治能力和祈福禳災、公議助善、謙和互助的精神。廟會形成的精神品質和行為規範營造了安定祥和的社會風氣和精神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能夠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