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也是籌辦奧運的關鍵之年。2006年北京市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及市委九屆十次、十一次全會精神,認真實踐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以建設和諧社會首善之區和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為目標,全力推進首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06年北京市將繼續圍繞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集中力量辦一批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實事,為群眾謀實利。按照“年初公佈,年中檢查,年底兌現,接受監督”的原則,現將2006年擬辦的重要實事公佈如下:
1.舊城內做好排險解危工作,解決8000戶居民的居住安全隱患問題;穩步有序推進六片文保區試點工作。
主要責任單位:市建委
項目負責人:市建委隋振江
2.城八區啟動上龍西裏、廣渠門外南街、酒仙橋、娘娘廟等10片危改項目。
主要責任單位:市建委
項目負責人:市建委隋振江
3.完成城八區平房院7萬戶居民用水“一戶一表”改造任務。
主要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城八區政府
項目責任人:市水務局焦志忠、城八區區長
4.竣工20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
主要責任單位:市建委
項目責任人:市建委隋振江
5.建設阜石路(西四環-西五環)、通惠河北路、西站南路、張儀村路、南馬蓮道路、前門東側路等道路工程。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6.續建京沈路四方立交,建成京石高速良鄉機場和京良路立交。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7.完成五環路內30個路口渠化改造;新建公交港灣15處,改建公交站臺40處;建設10座過街天橋。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8.在八達嶺高速公路6個站點設立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提高收費站點通行效率,緩解收費口擁堵。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9.對東、西長安街等24條市區主要大街實施停車規範化管理,完善停車標誌設施,整治違法佔道停車。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市公安局呂實珉
10.在公共電汽車和地鐵1、2號線、八通線全面實施“一卡通”收費。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11.增設400套路口車道導向標誌;新增路口信號燈60處;完成30處擁堵路口、路段工程改造工作;新增公交專用車道10公里。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市公安局呂實珉
12.整治80個“城中村”。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陳文佔
13.新建、改建公廁1445座。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市農委、相關區縣政府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陳文佔、市農委李進山、相關區縣政府區縣長
1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區達到96%,郊區達到50%;六環路以外80%平原地區實現垃圾密閉化管理。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市農委、相關區縣政府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陳文佔、市農委李進山、相關區縣政府區縣長
15.整治五環路以內10處非正規垃圾填埋場。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相關區縣政府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陳文佔、相關區縣政府區縣長
16.完成10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中修工程(含車行道、人行道),提高市區主要道路完好水準。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17.全年市區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達到65%。
主要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建委、市市政管委、市交通委、市農委、市公安局、市品質技術監督局、各區縣政府
項目負責人:市環保局史捍民、市發展改革委丁向陽、市建委隋振江、市市政管委陳文佔、市交通委趙文芝、市農委李進山、市公安局呂實珉、市品質技術監督局郭浚清、各區縣政府區縣長
18.發展集中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陳文佔
19.在保證已有天然氣用戶正常供氣的基礎上,發展居民天然氣用戶12萬戶,置換天然氣用戶7萬戶。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陳文佔
20.新增、更新環保型公交車輛2500輛;調整優化公交線路30條。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21.更新節能環保型出租汽車8000輛,達到國Ⅲ排放標準;規範出租汽車行業管理,提高安全服務水準。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22.整治清河下清河閘至匯合口13.4公里河道,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
主要責任單位:市水務局
項目責任人:市水務局焦志忠
23.新建、改建城市綠地500公頃,完成集中綠地建設30處;新建、改建具有園林景觀特色道路100條;新建、改建綠色社區和單位庭院100個。
主要責任單位:市園林局、城八區政府
項目負責人:市園林局王仁凱、城八區區長
24.建成11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3座,220千伏升壓變電站1座。
主要責任單位:北京電力公司
項目負責人:北京電力公司李一凡
25.在全市治安重點社區全部實現一區兩警或多警的工作模式;城八區內老舊小區機動車看管率達到50%;在全市派出所組建專職巡防隊伍,加大對重點時間、社區的巡邏控制,提高群眾安全感。
主要責任單位:首都綜治辦、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首都綜治辦李萬鈞、市公安局呂實珉
26.完成北京市民防災科技教育館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火災體驗、模擬訓練、消防博物館等展覽教育設施。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市公安局呂實珉
27.培訓農村勞動力8萬人次,促進郊區5萬農民實現非農就業。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
項目負責人:市農委李進山
28.建設6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重點搞好村莊供水設施、垃圾收集設施、道路硬化、環境美化等項目建設。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
項目負責人:市農委李進山
29.在10個遠郊區縣新建、改擴建399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覆蓋農村人口的目標;改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3個,基本完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改造任務。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項目負責人:市衛生局金大鵬
30.資助農村4萬戶完成戶廁糞便無害化處理改造工程。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項目負責人:市衛生局金大鵬
31.完成通自然村油路100公里,完成村內街坊路硬化工程50萬平方米;對100公里郊區幹線公路及旅游公路進行綜合整治。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委趙文芝
32.對山區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完成9條流域面積的治理任務。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
項目負責人:市農委李進山
33.新增林地11.5萬畝,其中水源保護林和水土保持林工程8萬畝,爆破造林2萬畝,彩葉工程1.5萬畝;對42990名生態林管護人員開展全員培訓。
主要責任單位:首都綠化辦(市林業局)
項目負責人:首都綠化辦(市林業局)宋希友
34.新增100個種植業、養殖業標準化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
項目負責人:市農委李進山
35.進一步發展郊區村鎮連鎖超市、便利店600個。
主要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項目責任人:市商務局李昭
36.完成門頭溝、房山、密雲、懷柔、延慶、昌平深山區57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
主要責任單位:市廣播電視局
項目負責人:市廣播電視局趙東鳴
37.全市70%的社區、行政村設立食品安全監督員;對37大類3700種食品在生産、流通、消費環節實行統一抽檢,並向社會公示結果;按風險度對食品實現分級分類管理。
主要責任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
項目負責人:北京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張志寬
38.繼續實施郊區農民安全飲水工程,對10個遠郊區縣27萬農民飲水設施進行改造,並建立良性運作管理機制。
主要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局
項目責任人:市水務局焦志忠、市發展改革委丁向陽、市衛生局金大鵬
39.推進實施食品品質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全年監督抽查食品生産加工企業3次,抽查産品2000批次,並公告抽查結果;對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的果、蔬農産品品質及農藥殘留量、有害重金屬含量進行監測。
主要負責單位:市品質技術監督局
項目負責人:市品質技術監督局郭浚清
40.初步建立北京市蔬菜品質安全追溯系統,在全市20家蔬菜加工配送企業推廣應用品質安全追溯標識;建設綜合技術示範區20個,治理規模化養殖場50家。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項目負責人:市農業局雷德才
41.重點對通訊器材、汽車配件、兒童用品、家用電器、建築材料、服裝等6大類2500個樣本進行監督抽檢,每季度發佈檢測結果公告。
主要責任單位:市工商局
項目負責人:市工商局張志寬
42.全年抽查煤炭樣品2000個、車用燃油樣品1000個,每季度向社會公佈檢測結果。
主要責任單位:市品質技術監督局
項目負責人:市品質技術監督局郭浚清
43.每月反饋醫療、藥品、保健食品廣告監測資訊,定期向社會通報違法廣告的治理情況。
主要責任單位:市工商局
項目負責人:市工商局張志寬
44.及時接聽、分轉、處理消費者的投訴舉報,投訴辦結率達到97%、舉報辦結率達到95%,保護消費者權益。
主要責任單位:市工商局
項目負責人:市工商局張志寬
45.建立全市退休人員統一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減輕退休人員醫療費負擔,推進退休人員醫療費報銷社會化工作。
主要責任單位:市勞動保障局
項目負責人:市勞動保障局張欣慶
46.以10個遠郊區縣為重點,利用財政貼息貸款資助5000戶困難獨生子女家庭發展生産;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規定、年滿60周歲的農民實施每年不低於600元的獎勵扶助。
主要責任單位:市人口計生委
項目負責人:市人口計生委鄧行舟
47.為300戶農村優撫對象翻建危房;為600戶農村特困戶翻建維修住房。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趙義
48.對3000名殘疾人進行職業技能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新安置1500名城鎮殘疾人就業,扶持1000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就業,扶持10個扶貧助殘基地。
主要責任單位:市殘聯
項目負責人:市殘聯趙春鸞
49.為1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減免費復明手術;為260名貧困殘疾兒童提供減免費康復服務;為200名低保家庭和兒童福利機構中的特困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手術;為1000名貧困精神殘疾人、智力殘疾人提供減免費康復;為4000名貧困殘疾人免費提供小型輔助用具,為10000名貧困聾人免費配發手寫板。
主要責任單位:市殘聯、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殘聯趙春鸞、市民政局趙義
50.資助150個京郊山區貧困村興建老年福利服務設施。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趙義
51.開工建設回龍觀居住區配套綜合醫院(積水潭醫院回龍觀分院)。
主要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項目負責人:市發展改革委丁向陽
52.為10個郊區縣二級醫院培養學科帶頭人和骨幹500名,為區縣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培養技術骨幹500名。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項目負責人:市衛生局金大鵬
53.對太廟大殿區、十三陵泰陵方城及明樓、司馬臺長城東五樓至東十五樓進行大修,完成正陽門、大鐘寺文物修繕工程;完成德勝門、東南城角樓、安徽會館等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設施改造。
主要責任單位:市文物局
項目負責人:市文物局梅寧華
54.進一步提高10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的裝備水準,培養適應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品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教委
項目負責人:市教委耿學超
55.為600所郊區農村中小學配備音樂、美術教學設備,推進農村地區素質教育。
主要責任單位:市教委
項目負責人:市教委耿學超
56.積極推進綠色照明二期工程,2006年全市中小學校全部更換高效照明産品。
主要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項目責任人:市發展改革委丁向陽
57.加強特殊教育工作,為14所早期干預試點幼兒園和23所特殊教育學校配備教學和康復設備。
主要責任單位:市教委
項目負責人:市教委耿學超
58.為本市184個鄉鎮全部配備數字電影流動放映設備;組織藝術表演團體深入本市認定的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鄉鎮進行公益性演出,演出場次不少於200場;為城八區補貼建設3個露天劇場。
主要責任單位:市文化局
項目責任人:市文化局降鞏民
59.完善正版産品銷售認證示範體系,向社會推出50家“正版産品銷售示範單位”,進一步拓寬正版産品流通主渠道。
主要責任單位:市版權局
項目負責人:市版權局孫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