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及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的精神,按照“三個代表”要求,本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大力發展首都經濟、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上,2002年北京市將圍繞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反映強烈的問題繼續辦一批重要實事。按照“年初公佈,年中檢查,年底兌現,接受監督”的原則,現將2002年擬辦實事公佈如下:
一、加大控制大氣污染力度,採取各種措施繼續改善市區空氣品質,使全年空氣污染指數2級和好於2級的天數達到55%左右。
完成期限:2002年12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項目負責人:市環保局趙以忻
二、發展集中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發展管道燃氣用戶8萬戶。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
協辦單位:市熱力集團公司、市燃氣集團公司
三、嚴格執行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加強尾氣排放檢測,使尾氣路檢達標率達到90%以上。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市環保局趙以忻、市公安局馬振川
四、拆除危房84萬平方米,動遷居民6.9萬戶。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建委
項目負責人:市建委吳緒玉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市國土房管局
五、竣工經濟適用住房200萬平方米。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建委
項目負責人:市建委吳緒玉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市國土房管局
六、以租金補貼為主,推進廉租房工作,開工建設3萬平方米廉租房。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國土房管局、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國土房管局苗樂如、市民政局劉寶成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
七、完成馬草河及周邊地區整治;啟動涼水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水利局、豐台區政府
項目負責人:市水利局焦志忠、豐台區政府張大力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
八、全面整治東便門三角地,建設明城墻遺址公園。
完成期限:2002年6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文物局、市規劃委
項目負責人:市文物局梅寧華、市規劃委單霽翔
九、完成右安門外東莊鐵路環內環境整治,拆除違法建設,清除垃圾渣土,綠化植樹。
完成期限:2002年6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豐台區政府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豐台區政府張大力
十、全市拆除違法建設總面積不低於300萬平方米。繼續整治城鄉結合部,落實區域環境衛生責任制;繼續搞好中心城區環境整治;基本拆除三環路以內幹、支路兩側的違法建設和逾期臨建。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市規劃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市規劃委單霽翔
十一、加快城市鐵路建設,10月份實現城市鐵路西線通車,年底東線通車(除東直門車站外)。
完成期限:2002年12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項目負責人: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高德龍
協辦單位:市地鐵集團公司
十二、完成二環路階段性改造工程,對二環路綠化進行全面整治;修補新東路、安定路等20萬平方米破損較嚴重道路。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二環路綠化整治2002年9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市園林局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市園林局王仁凱
協辦單位:市公聯公司
十三、完成清河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完成期限:2002年12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項目負責人: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高德龍
協辦單位:市排水公司
十四、完成宣內大街(宣武門至長安街)建設;開工建設蓮花池東路西延(至西四環)、南中軸路(南二環至南三環)、馬家堡西路(南三環至南四環)工程。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項目負責人: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高德龍
協辦單位:市公聯公司
十五、新增城市隔離地區綠化面積1333公頃;城近郊區每區至少建設1處1公頃以上林地;繼續實施“黃土不露天”整治工程;完成新建居住區80公頃綠化美化任務。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隔離地區建設2002年10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市林業局)、市園林局、城近郊區各區政府
項目負責人: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市林業局)宋希友、市園林局王仁凱、城近郊區各區區長
協辦單位:市綠化隔離地區建設總指揮部、市規劃委、市國土房管局
十六、溫榆河、潮白河、永定河和五環路(一期)、六環路(一期)、順平路“三河三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完成綠化8000公頃。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市林業局)
項目負責人: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市林業局)宋希友
十七、加快京津周圍防沙治沙工程建設,在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康莊及南口五大風沙危害區營造固沙片林2667公頃,實施“沙地播草覆蓋”工程3333公頃;進行山區生態屏障建設,營造水源保護林4667公頃,太行山水土保持林2000公頃,實施爆破整地造林1333公頃,完成飛播造林作業面積1.33萬公頃;完成中幼林撫育4.67萬公頃。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市林業局)
項目負責人: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市林業局)宋希友
十八、完成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內石駱駝段、八家莊段8.7公里防護網建設,保障首都飲用水源品質。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負責單位:市市政管委、市環保局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市環保局趙以忻
十九、加大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力度。完成歷代帝王廟二期、圓明園遺址、白塔寺西路、天寧寺等3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的騰退後維修工作;修繕並對社會開放紀曉嵐故居、先農壇神廚、金中都水關遺址、琉璃河橋、團河行宮等文物保護單位;開展永定門城樓復建工作;開放中國電信博物館等4座博物館。
完成期間: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文物局、市規劃委
項目負責人:市文物局梅寧華、市規劃委單霽翔
二十、完成自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完成首都博物館新館土建結構工程60%;完成北京天文館新館土建結構工程80%。
完成期限:2002年12月底前(自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2002年9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項目負責人:市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高德龍
協辦單位:市科委、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業主委員會、北京天文館新館建設工程業主委員會
二十一、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提供入學機會8萬個,比2001年增加1萬個,擴大優質高中招生規模;在預計木參加普通高考人數增加近6000人情況下,保證參加高考的學生70%左右能夠上大學。
完成期限:2002年10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教委
項目負責人:市教委耿學超、李觀政
二十二、新增公共電汽車、長途汽車2200輛;開闢線路50條,調整延長線路50條;進一步解決居民小區出行難問題。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局
項目負責人:市交通局張燕生
協辦單位:市公交總公司
二十三、改造擁堵路口、路段20處;在前三門大街、新外大街、麗澤路等大街新建公交優先專用道10公里;建成20條準快速公交線路;優化公交線網結構,減少乘客出行時間。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
項目負責人:市公安局馬振川、市交通局張燕生
協辦單位:市公交總公司
二十四、在五環路內新建交通信號燈60處,路段自助式人行橫道信號燈30處;增加二環路內照式路名牌200面;增加無信號燈路口主次幹道標誌400面;在全市60所學校、幼兒園門前左右各30米內設置禁停標誌,完善注意兒童標誌、施劃人行橫道標線,加大對學校、幼兒園門前違章停車的處罰力度;新增8處停車管理規範區,使城八區停車管理規範區達到12處。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市公安局馬振川
二十五、新建改建200座二類以上免費公共廁所;完成200座旅游區(點)廁所改造工作;地鐵站臺廁所免費開放。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取消地鐵廁所收費2002年6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市旅游局、市交通局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市旅游局於長江、市交通局張燕生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市地鐵集團公司
二十六、解決50條無路燈道路照明問題;改善30條道路照明條件;在西客站站前廣場、牡丹園環島至八達嶺高速路之間等處新建過街設施8座,修繕人行過街通道20座。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市規劃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市規劃委單霽翔
協辦單位:市市政總公司、市公聯公司
二十七、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8%,在250個實行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實行垃圾分類收集。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
二十八、加速推進社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範和建設社區便民再生資源回收站(車),使之達到1000個。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商委
項目負責人:市商委梁偉
協辦單位:市市政管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
二十九、對宣武區祖家莊、東城區東銀絲衚同等10處供水低壓區進行改造。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
協辦單位:市自來水集團公司
三十、改善電網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建成投産110千伏變電站4座(宣武區右安門、朝陽區國棉、東城區隆福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景園街),新增變電容量54.1萬千伏安。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北京供電局
項目負責人:北京供電局欒軍
協辦單位:市市政管委、市規劃委、市國土房管局、市園林局
三十一、清理整頓全市戶外廣告、牌匾,拆除非法設置和有礙觀瞻的戶外廣告、標牌、燈箱。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市政管委阜柏楠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
三十二、開發、置換社區就業崗位10萬個;對有培訓要求的下崗職工進行一次免費技能培訓和鑒定,培訓合格後推薦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勞動保障局
項目負責人:市勞動保障局張欣慶
三十三、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再擴大150萬人以上,基本將北京地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及退休人員納入新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勞動保障局
項目負責人:市勞動保障局張欣慶
三十四、在1000個社區居委會建有面積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服務設施,具有“三室(日間照料室、文化活動室、衛生保健室)、一場(室外老年健身活動場所)、一校(老年學校)”等為老年人服務功能;開通運作北京市社區服務熱線呼叫系統。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劉寶成
協辦單位:首都資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三十五、將60所農村鄉鎮敬老院改造成為綜合性、多功能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為老年人、孤殘兒童、殘疾人及社會成員服務;加快老年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改建4家區級老年病院。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衛生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劉寶成、市衛生局朱宗涵
三十六、為300戶農村優撫對象和500戶農村社救對象維修翻建住房。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劉寶成
三十七、提高在鄉老復員軍人醫療補助標準;實施《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暫行辦法》,緩解優撫對象、低收入群眾醫療難問題。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劉寶成
協辦單位:市衛生局
三十八、為6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植入人工晶體;為貧困聾兒免費配戴助聽器;為2000名貧困殘疾人免費發放小型殘疾人用品用具。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殘聯
項目負責人:市殘聯趙春鸞
協辦單位:市衛生局
三十九、建立北京市殘疾人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殘疾人資訊中心、盲人保健按摩培訓中心,對3000名殘疾人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新安置1000名殘疾人就業,完成區縣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資訊聯網工作。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殘聯
項目負責人:市殘聯趙春鸞
四十、基本清除盲道上燈桿等障礙物;在全市一級公園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增添200輛殘疾人車;在100家星級飯店健全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殘疾人客房、廁位、車位及無障礙坡道)。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規劃委、市市政管委、市園林局、市旅游局
項目負責人:市規劃委單霽翔、市市政管委阜柏楠、市園林局王仁凱、市旅游局於長江
協辦單位:北京供電局、市政工程總公司、市公聯公司
四十一、建立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農村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對不願意集中供養的由村委會確定幫扶對象,實行包戶服務;切實保障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重點解決特困農戶生活脫困問題。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
主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項目負責人:市民政局劉寶成
四十二、加大藥品監督管理力度,保證用藥品質和安全有效,全市通過國家GMP認證企業達到70家,完成抽驗藥品8000件;開展藥品、醫用耗材集中招標採購,治理藥品採購中的不正之風,進一步降低藥品費用。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局
項目負責人: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馮國安、市衛生局朱宗涵
四十三、改建8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準;繼續完善遠郊區縣急救體系建設,改建4個急救分中心;為本市新生兒免費提供乙型肝炎疫苗,將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納入全市兒童計劃免疫系統。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項目負責人:市衛生局朱宗涵
四十四、加強自行車綜合治理,加大對偷盜自行車和銷贓的打擊力度,加強自行車、舊自行車信託商店和交易市場日常管理,做好自行車牌照換發工作,提高技術防範能力;採取開闢示範街、存車出具證明等措施,規範存車秩序。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市政管委
項目負責人:市公安局馬振川、市市政管委阜柏楠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
四十五、繼續抓好全市農貿市場的清理整頓,提高治安防範能力,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市公安局馬振川
協辦單位:市工商局、市市政管委、市商委
四十六、鞏固地下空間安全專項整治成果(重點是人防工程和居民樓地下室),加強安全管理,努力實現管理科技化、規範化和法制化。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北京市地下空間安全管理辦公室、市公安局、市人防辦、市國土房管局
項目負責人:北京市地下空間安全管理辦公室牛青山、市公安局馬振川、市人防辦劉壽海、市國土房管局苗樂如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市市政管委
四十七、規範城鄉外來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全市外來人口出租房屋登記在冊率達到95%以上,對出租房主宣傳教育面達到98%以上。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國土房管局、市公安局
項目負責人:市國土房管局苗樂如、市公安局馬振川
四十八、加強食用農産品安全生産體系建設,新創建100家食用農産品安全生産達標單位,建設好100個農業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將一家大型農産品專營批發銷售市場辦成安全農産品專營批發銷售市場,在商場、超市中新建100個安全農産品銷售專櫃。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市商委、市農業局
項目負責人:市農委趙鳳山、市商委梁偉、市農業局程賢祿
協辦單位:市衛生局、市品質技術監督局、市工商局、市環保局
四十九、進一步完善打假維權網路,規範流通市場秩序。充分發揮全市2000家投訴聯絡站作用,在80個工商所建立對外服務平臺,及時受理、解決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在建立198家打假維權企業網路的基礎上,推出30條打假維權消費者滿意街、20家消費者滿意市場、60個消費者滿意店和無假冒商標店。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工商局
項目負責人:市工商局主要負責人
協辦單位:市品質技術監督局、市商委、市衛生局
五十、在全市最大的5家批發市場內設立名特優新産品專銷點,在關係群眾生活的食品安全方面落實索證索票制;鮮肉上市實行廠場掛鉤,定點供貨;堅決打擊私屠濫宰以及生産“注水肉”、“病害肉”違法行為;對畜産品“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和蔬菜中農藥殘留量加大監督處罰力度,實行連續性抽檢。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商委、市衛生局
項目負責人:市工商局主要負責人、市商委梁偉、市衛生局朱宗涵
協辦單位:市品質技術監督局
五十一、提高市場麵粉、大米、食用油、醬油、食醋、腐竹等食品品質,對生産和經營企業實行全面監督檢查,特別是加強對有毒有害成份的監督檢查,並公告結果。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品質技術監督局
項目負責人:市品質技術監督局王夢龍
協辦單位:市商委、市糧食局
五十二、培育早點市場,規範現有早點供應網點500個;發展集中加工、統一配送、連鎖經營的早點供應網點(車、亭)200個。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商委
項目負責人:市商委梁偉
協辦單位:市民政局、市市政管委、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市公安局
五十三、新建200個郵政報刊亭,新增望京K4、椿樹園等郵電所、網點20處;實增固定電話用戶70萬戶,實增行動電話用戶180萬戶。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
項目負責人:市郵政管理局馮新生、市通信管理局陳衛軍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市建委、市市政管委
五十四、在密雲、房山、延慶、平谷、昌平、門頭溝6個區縣的深山區實現50個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廣播電視局
項目負責人:市廣播電視局於知峰
五十五、在全市街道、鄉鎮和居委會配建1200個全民健身工程,為廣大市民科學健身提供更多場地設施;完善全市國民體質監測網路,設立國民體質監測流動站。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項目負責人:市體育局孫康林
五十六、為140所農村寄宿中小學校學生改善生活條件,配備接送學生用車等必需生活設施;城近郊區建成20個社區早期教育服務站,緩解“3歲前兒童受教育難”問題。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教委
項目負責人:市教委李觀政
協辦單位: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物價局
五十七、區縣圖書館全部建成電子閱覽室,實現網路服務;建設城近郊區公共圖書館資訊網路,實現聯合檢索、網上閱讀、館際互借、資源共用,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文化局
項目負責人:市文化局張和平
五十八、加強農業科技信息化建設,開展農民農業技能培訓,建設3個農業科技資訊網路平臺,14個二級區縣農村科技資訊服務中心,100個三級郊區遠端教育服務站點,使20萬農民接受農業技能培訓;加強區縣科普建設,在城八區各建立一個科普型社區。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科委
項目負責人:市科委范伯元
協辦單位:市信息辦、市農科院
五十九、推進山區水利富民綜合開發,新建五小水利工程4000處,新增蓄水能力25萬立方米;加快市定49個邊遠山區鄉鎮農戶增收致富步伐,實現邊遠山區鄉鎮每人平均勞動所得增長10%,消除240個每人平均勞動所得2500元以下低收入村。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水利局
項目負責人:市農委趙鳳山、市水利局焦志忠
六十、繼續推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加快郊區50個鄉鎮工業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創造不少於5萬個非農産業的就業崗位。
完成期限:2002年11月底前
主要責任單位:市農委
項目負責人:市農委趙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