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日期:2015-02-05 08:1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在政協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

吉 林

各位委員:

  我受政協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一、2014年工作回顧 

  2014年,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紮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向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目標奮力邁進。一年來,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大政方針和中共北京市委決策部署,緊緊團結和依靠各界委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務實求進、守正出新,着力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首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新的貢獻。全年共召開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秘書長會議23次,形成常委會、主席會議建議案9項,組織協商懇談、調查研究、視察考察、座談研討等各類履職活動760多次,出席委員達14300多人次,政協工作呈現務實創新、紮實有序、充滿活力的良好局面。

  (一)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進一步鞏固

  常委會把學習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密結合形勢發展和履職需要,創新形式、注重實效,廣泛組織各界委員學習科學理論、了解首都改革發展大勢,不斷增強學習對履行職能的引導和支援作用。

  多方位強化政治理論學習。着力加強對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通過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及時傳達有關精神,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政協報告廳、委員暑期讀書班等形式開展專題學習,推動各界委員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把握大局大勢、增進政治認同,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召開紀念北京市政協成立65周年座談會,郭金龍書記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出具體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首都政協工作的前進方向。

  切實為委員知情明政創造有利條件。順應委員開闊視野、提升履職能力的迫切需要,邀請王安順市長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作輔導報告,利用“政協報告廳”邀請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和有關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幫助委員及時了解國際國內形勢,掌握全市各領域改革發展動態,為知情明政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積極探索實踐,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得到切實體現

  常委會把推進協商民主建設貫穿於履行職能的全過程,拓展形式、豐富內容、增加密度、規範程式,着力在實踐中完善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體系。

  積極搭建協商平臺。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2014年度協商工作安排,明確了各項協商任務。就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産業目錄、市屬國資國企、文化體制、醫藥衛生體制、中小學招生制度等重大改革措施出臺和促進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建築垃圾管理等問題舉辦了8次專題協商會;就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公共交通票制票價改革問題與市委統戰部聯合召開議政會;就首都新機場建設、養老問題有關提案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建立協商懇談會制度,就房産稅徵收、網際網路金融、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推進協商民主建設等問題召開10次協商懇談會。一年來,共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各類協商活動35次,取得了豐富的協商成果,生動體現了人民政協在首都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廣泛參與立法協商。總結參與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協商經驗,按照中共北京市委的要求,對居家養老服務、城鎮基本住房保障、控制吸煙三部地方性法規草案,按界別組織全體委員進行協商,提出596條立法建議,報送有關部門研究參考。市人大有關部門在修改相關法規草案過程中,對政協委員意見進行了認真研究吸納。其中,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吸收或者部分吸收委員意見的條文有21條;控制吸煙條例(草案)修改過程中對11條內容作了16處修改;有關基本住房保障條例(草案)的意見建議,也受到了高度重視。對勞動合同若干規定、市政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提案辦法(修訂)兩部政府規章,由對口專委會開展協商,取得積極成果。立法協商過程中,正確處理黨委領導、人大立法、在政協協商的關係,政協組織參與立法協商的程式和機制進一步完善。

  健全協商民主制度機制。認真貫徹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實施北京市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的意見》、《關於在市政協開展立法協商工作的通知》,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協商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對重要協商活動進行網路直播,推動社會參與,擴大社會影響。建立界別和跨界別委員微信群,通過微信密切與各界委員、港澳臺僑工作顧問的溝通交流,政協協商實現常態化。在各類協商活動中倡導廣開言路、求同存異、民主協商、集思廣益,鼓勵各界別委員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營造了良好的協商氛圍。

  (三)把握工作大局,助力改革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常委會堅持把服務首都改革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重要着力點,圍繞事關首都改革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力支援。

  全力支援改革、參與改革。圍繞首都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開展聯合調研,精心選擇11個重點課題,聯合各民主黨派市委、市有關人民團體、部分區縣政協和社會科研機構,廣泛發動各界委員和專家學者,就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建立健全首都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國資國企改革、教育體制改革、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改革、創新人口規模調控機制、完善古都風貌保護機制、提高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等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共組織各類調研活動140多次,參加活動的政協委員、黨派團體成員和專家學者等共2200多人次,形成《關於首都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建議》和11份專題報告。委員們提出的相關改革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視肯定,實現了政協調研履職與黨委政府的改革舉措同頻共振。

  推進首都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高度關注首都經濟發展的新特徵,適時舉辦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研討全市經濟運作態勢,提出應對“三期疊加”挑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對策建議。立足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抓住中小企業、流通産業轉型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調研,為首都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優化升級出謀劃策。持續關注中關村科技示範區發展改革,着力推進首都産業技術聯盟協同創新和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完善“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強京津冀科技資源統籌等意見建議,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供了有益參考。

  助力破解城市可持續發展難題。聚焦首都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和“城市病”治理,致力於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從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創新城市總規實施機制、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為開展“總規”修改提供了參考意見。持續關注首都水資源問題,開展地下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專題調研,形成一部政協委員為保護首都水資源、治理水環境、科學節約用水建言獻策的“連續劇”。組織委員實地調研歷史文化街區和傳統村落保護狀況,提出通過立法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傳統村落等意見建議。

  積極推動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傾力首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組織調研和座談研討,為推進相關改革提出意見建議。組織開展中小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呼籲相關部門採取有力措施,不斷提升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準。開展村鎮兩級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專題調研,就維護和諧醫療秩序、區域醫療聯合體建設開展調研視察,推進首都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針對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着力推進制度落實。組織開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問題調研,提出建立養老服務統一平臺、養老需求分類保障等建議,為首都應對老齡化社會出謀劃策。堅持開展“革命老區光明行”醫療公益活動,積極關注救助貧困婦女兒童長效機制建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服務體系建設、青年租房權益保障等問題,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盡心盡力。

  (四)強化專項和特約監督,民主監督職能得到有效履行

  常委會高度重視發揮政協民主監督作用,通過建議案、提案、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種形式履行監督職能,加強專項監督和特約監督,提高了監督品質和實效。

  穩步推進財政預算民主監督。財政預算民主監督組與市人大財經委共同組織召開財政預算監督會議,對市級財政2013年決算、2014年預算執行和2015年預算安排開展民主監督,提出加快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高度關注“營改增”擴圍對相關産業發展影響等建議,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民日報》內參對市政協財政預算民主監督工作進行了深度報道,監督工作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大力開展城市管理民主監督。城市管理民主監督組圍繞APEC會議服務保障,深入開展環境整治、大氣污染治理、水環境治理等專項監督,分別形成監督報告。針對環境整治,提出大力開展“退路進店”專項治理、加快整治市容環境“死角”等建議。針對大氣污染治理,提出以APEC會議期間空氣品質保障為契機,加大減排監督和效果評估,強化部門聯動、建立區域聯防聯控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等建議。針對水環境治理,提出以水定發展、治河先治污等建議。這些專項監督,與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組織,廣泛聽取基層單位、相關企業、民間環保組織意見,注重促進具體問題實地解決,取得明顯的成效。

  積極做好新聞輿論民主監督。新聞輿論民主監督組加強實地調研,與有關機構合作開展媒體社會責任感專題調查,對新聞輿論環境、媒體社會責任等進行評估分析,提出創新對新媒體監管方式、完善傳統媒體人才培養戰略、全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等對策建議。

  繼續加強特約監督。全年為市政府有關部門推薦11名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擔任特約監督員的委員已達到116人。依靠特約監督員加強對各相關領域工作的民主監督,取得積極效果。同時,注重加強同特約監督員與聘請單位的溝通聯繫,對特約監督員開展工作給予有力支援,使特約監督工作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

  (五)團結各界、凝聚共識,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常委會堅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團結共進、凝聚力量的工作,為推動首都改革發展增添正能量。

  加強同各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各界別的聯繫與合作。重視發揮各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在政協工作中的作用,認真了解和反映他們對首都改革發展的意見建議,通過大會發言、黨派團體提案、聯合調研、議政會等形式,為各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搭建起有效的履職平臺。依託專委會密切同各界別的聯繫,組織開展富有界別特點的活動,為界別開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援,政協的界別特色和優勢得到進一步體現。

  認真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緊密團結民族和宗教界委員,廣交深交朋友,共同維護首都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和諧大局。積極調研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實施情況,召開少數民族鄉村經濟發展協商座談會,傾聽少數民族群眾心聲,就維護少數民族群眾權益提出建議。持續推動宗教房産政策落實,對佛教拈花寺騰退修繕、廣化寺放生池恢復、若瑟修女院宿舍修繕等重點提案辦理跟蹤問效,一些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取得重要進展。

  努力做好港澳臺僑工作。堅決貫徹黨的港澳、對臺、僑務工作方針政策,注重發揮港澳委員雙重作用和港澳臺僑工作顧問的特殊作用,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港澳臺僑工作格局。走訪港澳委員和港澳臺僑工作顧問在京企業,赴港通報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組織委員、顧問參與聯合調研、立法協商、專項視察考察等活動,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積極支援在香港的市政協委員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在港委員和工作顧問積極參與“反暴力、反‘佔中’、保普選、保和平”行動,與香港各界共同成立“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在香港媒體發表聲明,旗幟鮮明地支援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積極開展對臺交流,加強與海外華人華僑的交往,促進海內外同胞的大團結、大聯合。

  (六)突出改革創新,履職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

  常委會注重以開拓創新精神推進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着力改革完善工作機制和方法,為全面履職創造有利條件。

  發揮提案在履行職能中的重要作用。重視提高提案品質,開展專題調研,制定進一步提高提案品質的意見,健全了提案工作機制,強化了提案者的主體責任。探索創新提案辦理協商形式,加大提案辦理協商力度。制定提案集中辦理協商工作指導意見,對大氣污染、停車管理等方面的提案進行集中辦理。就加強民間外交等提案的辦理情況開展重點檢查督促,推動了有關問題解決或取得重要進展。努力促進提案辦理落實,提案實效有了新的提升。

  拓展和深化反映社情民意資訊工作。加大專題策劃、分類收集、綜合分析力度,圍繞全面深化改革、APEC會議舉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專題集中反映委員意見建議,及時通過資訊渠道反映調研視察、協商座談成果。全年共編報《諍友》等社情民意資訊227期。據不完全統計,其中176期被全國政協、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資訊刊物採用,74件次得到了全國政協、北京市領導同志批示,政協資訊的決策諮詢和參考作用得到進一步體現。

  加強和改進文史資料、新聞宣傳、理論研究工作。積極推進“首都文史”理念研究,紮實做好《首都文史精萃》叢書、《北京文史資料》徵編出版工作,促進了首都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挖掘。推進政協新聞發佈專題化、經常化,組織新聞媒體對履職活動進行廣泛宣傳報道,探索網路直播,辦好市政協網站和《北京觀察》雜誌,政協新聞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創新政協理論研究工作,圍繞協商民主建設召開年度主題研討會,完成“人民政協理論體系框架”課題研究,建立理論研究課題發佈和招標制度,在北京聯合大學設立“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政協理論研究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影響進一步擴大。

  加強委員和機關幹部兩支隊伍建設。出臺《關於加強委員聯繫工作的意見》,紮實開展走訪和聯繫委員工作,開展委員進軍營、紀念“五一口號”長走等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委員隊伍的凝聚力。建設委員履職情況電子統計管理系統,加強履職情況統計分析,努力提高委員履職積極性。加強機關幹部隊伍建設,組織機關幹部赴蘭考學習焦裕祿精神,制定年輕幹部走訪基層鍛煉工作規劃,選派幹部到外省市和基層挂職,做好局處級幹部的選拔任用交流工作,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活力進一步提高。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措施,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和市委實施意見,嚴格規範落實會議、接待、出差等相關制度,機關作風得到明顯轉變。逐一走訪區縣政協,加強工作聯繫和指導,形成推進首都政協事業發展的合力。

  一年來,市政協取得的各項工作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中共北京市委堅強領導、全國政協有力指導和市人大、市政府大力支援的結果,是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全體委員忠實履職、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常委會向為政協工作付出智慧心血、作出無私貢獻的各界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援政協工作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推進協商民主建設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我們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還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揮學習對政協工作的引領和支援作用上還需多下功夫;二是在規範協商機制和流程,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上還需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在豐富民主監督組織形式,開展富有成效的監督活動上還需進行有效探索;四是在密切同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聯繫,廣泛凝聚各方思想共識上還需進行不懈努力。對於這些差距和不足,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

  二、2015年工作部署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深刻地闡釋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大戰略思想,明確了新形勢下開展人民政協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工作要求,為新時期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新的一年,市政協要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深刻認識和把握新常態下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新特徵,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廣集智慧、深聚共識,努力實現協商民主有新加強、民主監督有新突破、制度建設有新進展、學習成效有新提高、成果轉化有新舉措,切實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

  新的一年,首都改革發展任務艱巨而繁重。做好政協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時不我待。我們要緊密團結和依靠各界委員,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奮力譜寫首都政協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第一,牢牢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準確把握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人民民主重要實現形式的性質,進一步突出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代表性強、聯繫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努力為推進首都改革發展凝心聚力、獻計獻策。

  第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注重將政協工作置於改革發展全局中加以謀劃,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破解城市發展難題、促進民生改善等重大問題作為履行職能的主攻方向,做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政協的有力支援就跟進到哪。

  第三,將協商民主貫穿履職全過程。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緊緊抓住中共北京市委召開第四次政協工作會議的重要契機,進一步加大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力度,拓展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形式,加強協商機制建設,不斷提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水準。

  第四,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深刻認識政協組織在破解首都改革發展難題中肩負的重大責任,進一步增強做好政協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乘勢而上、積極作為,以更加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履行好職能。

  按照上述要求,新一年履職工作的重點是:

  (一)着力圍繞全市工作大局開展專題協商。按照中共北京市委要求,認真實施協商年度工作計劃,精心組織各類專題協商活動。圍繞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召開議政性常委會議;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召開議政性主席會議;圍繞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棚戶區改造若干政策問題,召開議政會;圍繞實施居住證制度創新人口調控機制,召開協商懇談會;針對《北京市建設工程品質管理條例(草案)》,深入開展立法協商;根據決策需要及時組織其他相關問題的民主協商。在組織實施協商年度工作計劃過程中,要解放思想、主動作為,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積極探索協商會議組織、協商成果報送、協商建議採納反饋等新的有效形式,確保協商工作取得實效。

  (二)着力為服務首都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獻計出力。選擇黨委政府重視、人民群眾盼望解決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調查研究、視察考察、座談研討、議政建言。就科技人才政策完善、地下水資源管理和保護、職業教育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傳統村落保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促進食品安全、企業工資集體協商、低收入少數民族村經濟發展、發揮歸僑僑眷和海外華人華僑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等,開展對口協商;就首都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發展、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智慧城市建設、養生保健及涉醫類圖書出版和影視廣播節目監管、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統籌、村鎮兩級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建議修改《北京市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等,開展界別協商;選擇一批重點提案,開展提案辦理協商。

  (三)着力改進和加強民主監督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繼續發揮財政預算、城市管理、新聞輿論民主監督組的作用。將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民主監督小組調整為法治建設民主監督組,加大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等方面的監督力度,為推進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提供支援。進一步創新履職形式,針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際效果、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問題加強民主監督。寓監督於協商之中,就“營改增”擴圍、非法佔路經營等問題開展懇談協商,為提高民主監督成效開闢新路徑。完善特約監督工作,探索將特約監督員納入各民主監督組,加強監督的統籌規劃,增強民主監督實效。鼓勵委員通過提案、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視察考察等形式,多角度、多層面提出批評性意見,有效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四)着力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團結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各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在政協履職中的作用,拓寬渠道、豐富形式,圍繞確定的協商議題和共同關心的問題聯合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深入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繼續開展《北京市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和《北京市宗教事務條例》實施情況的調研,就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宗教房産落政、宗教團體和教職人員隊伍建設中面臨的問題,開展視察考察和協商議政活動,積極維護首都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發揮港澳委員、港澳臺僑工作顧問的雙重作用和特殊優勢,以中華文化為紐帶,以做好青少年工作為重點,深化京港、京澳、京臺交流與合作。加強與海外華人華僑的經常性聯繫,為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大聯合貢獻力量。精心組織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繼續開展紀念“五一口號”長走、盧溝橋醒獅越野跑活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支援北京市與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申辦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五)着力推進基礎工作改革創新。以深入推進提案辦理協商為抓手,建立交辦、辦理、督辦提案協商機制,進一步提高提案品質,加大提案工作公開力度,開展最具影響力提案評選表彰,推動提案工作再上新臺階。完善資訊報送系統,做好政協調研和協商成果反映工作,提高社情民意資訊報送的針對性、時效性。探索發揮提案和社情民意資訊作用的新形式,抓住重要問題和建議,組織開展協商,積極推動履職成果的深度轉化。加強對“首都文史”理念的研究論證,積極推動文史資料徵編出版。加強政協新聞宣傳工作,攜手新聞媒體加強報道策劃,重視網路新媒體的作用,提高政協宣傳的及時性、生動性。加強和改進理論研究工作,抓住實踐層面需要回答的重要問題,組織研究研討活動,為政協工作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援。

  三、切實加強履職能力建設 

  面對首都改革發展和協商民主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政協組織擔子更重、責任更大。要高品質完成履職任務,更好服務首都改革發展,需要我們把加強履職能力建設作為至關重要的工作,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深入持久、紮實有效地抓緊抓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是人民政協履職能力建設最基礎、最關鍵、最根本的問題。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要始終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堅定理想信念,增進政治認同,提高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要增強政治自覺,堅決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提高辨別大是大非的能力,做到政治立場堅定,政治品格鮮明;要善於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判斷形勢、研究解決問題,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使政協工作始終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方向一致、目標一致、步調一致。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必須加強學習。我們要深入學習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用指導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政協工作。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現實、最緊迫的任務,精心部署安排,紮實有序推進,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要堅持並運用好政協報告廳、暑期讀書班、專題培訓班、學習座談會等形式,拓展學習內容、改進組織方式,不斷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堅持問題導向,提高調查研究能力。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建言獻策,必須建立在充分的調查研究基礎上。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首都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選準調研課題,使調研更加契合黨政決策需求和人民群眾期盼。要強化調研組織工作,整合各方力量,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況,提高調研工作科學化水準。要改進調研方法,加強分析論證,努力使提出的對策建議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符合客觀實際和群眾意願。要發揚鍥而不捨精神,直面矛盾、攻堅克難,加強對重大問題的持續跟蹤調研和成果問效,努力促進實際問題解決。

  (三)創新工作方法,提高聯繫群眾能力。人民政協是貫徹執行中國共産黨群眾路線的重要制度安排。提高聯繫群眾能力,是人民政協履職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要堅持履職為民理念,善於通過界別組織、政協委員增進同各界群眾的聯繫,構建上下貫通的聯繫網路,既上情下達,又下情上傳,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要認真落實加強委員聯繫工作的制度規定,健全聯絡機構、創新聯繫方法、加大聯繫頻度,進一步增強委員隊伍凝聚力。要引導委員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法治觀念,認真履行委員職責,自覺維護委員形象,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

  (四)堅持團結民主,提高合作共事能力。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組織,必須注重同各方面人士合作共事。要充分運用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議政會、協商懇談會等經常性規範性的協商形式,積極探索遠端協商、網路議政等新形式,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委員履職搭建有效平臺、創造有利條件。要堅持民主協商、平等議事、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努力營造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氛圍,使政協組織這一民主渠道更加暢通、更為有效。要堅持把增進共識、凝聚力量融入各項工作始終,提倡積極正面的觀點交鋒和思想交流,多做解惑釋疑、理順情緒的工作,多做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為首都改革發展增添正能量。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首都改革發展新的航程已經開啟,奮進的道路上機遇和挑戰並存。使命在向我們召喚,責任激勵我們前行。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同心同德、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首都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