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20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中共北京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2020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21-09-02 10:00    來源:中共北京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分享:
字號:        

目 錄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二、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主要職能。中共北京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市委編辦)是中共北京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在市委編委的領導下負責本市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日常管理工作,列入市委工作機構序列,歸口市委組織部管理。

  (二)機構情況。市委編辦部門決算單位包括中共北京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本級、市委編辦電子政務中心、北京市行政體制改革研究中心共3家單位。

  (三)人員構成情況。市委編辦行政編制72人(含機關工勤編),實際70人,比上年增加2人,為新增工作人員;事業編制15人,實際10人,與上年持平;聘用人員(其他聘用人員--臨時工)3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收、支總計3789.689347萬元,比上年增加251.778308萬元,增長7.12%。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20年決算收入3789.68934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收入的114.78%,完成調整預算收入的100%,較2019 年度決算收入3537.911039萬元增加251.778308萬元。

  2020年決算收入3789.689347萬元,較2019年度增加251.778308萬元,增長7.12%。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786.71194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9.92%;其他收入1.20034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3%;年初結轉結餘1.777067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5%。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20年決算支出3641.421860萬元,較2019年度增加265.800256萬元,增長7.87%。其中:基本支出3029.719786萬元,佔支出合計的83.20%;項目支出611.702074萬元,佔支出合計的16.80%。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3786.711940萬元,比上年增加250.695868萬元,增長7.09%。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641.281709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155.08480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86.65%;教育支出0.2300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03.6087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8.33%;衛生健康支出182.3582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5.01%。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20年度決算3155.08480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增加360.340969萬元,增長12.93%。其中:

  “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2020年度決算2729.85980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2794.74384萬元減少64.884031萬元,減少2.32%。主要原因: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壓減一般性公共支出。

  “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20年度決算425.225000萬元,比2020年初預算增加425.225000萬元;主要原因:落實政府信息化辦公平臺改造等工作要求。

  2、“教育支出”2020年度決算0.23000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14.100000萬元減少13.870000萬元,下降98.37%。其中:

  “進修及培訓”2020年度決算0.23000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14.100000萬元減少13.870000萬元,下降98.37%。主要原因: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減少人員聚集,取消外出培訓等活動。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20年度決算303.60870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282.668900萬元增加20.939800萬元,增加7.40%。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2020年度決算282.668900萬元,與2020年年初預算282.668900萬元持平;

  “撫恤”2020年決算20.93980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增加20.939800萬元。主要原因:發放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

  4、“衛生健康支出”2020年度決算182.358200萬元,較2020年初預算210.158200萬元減少27.800000萬元,減少13.23%。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醫療”2020年度決算182.358200萬元,較2020年初預算減少27.800000萬元,主要原因:落實疫情期間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徵收政策。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單位無此項經費。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單位無此項經費。

  七、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3641.281709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補助、助學金、獎勵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24.881426萬元,比年初預算57.79160萬元減少32.910174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20年決算數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17.540000萬元減少17.540000萬元。主要原因:落實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壓減一般公共經費開支。

  2.公務接待費。2020年決算數0萬元。主要原因:嚴格落實八項規定,未開支接待費。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20年決算數24. 881426萬元,比年初預算數40. 061600萬元減少15. 180174萬元。 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決算數為15. 760000萬元,比年初預算數減少1. 001600萬元;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決算數9. 121426 萬元,比年初預算數23. 300000萬元減少14. 178574萬元,主要原因: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縮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20年更新1輛公務用車,車均購置費15.76萬元。2020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2.250000萬元,公務用車維修2. 309200萬元,公務用車保險2. 354126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2.208100萬元。2020年實有公務 用車保有量9輛,公務用車車均運作維護費1. 013492萬元。

  (2)會議費支出情況。2020年會議費支出0萬元,比2019年會議費1.230000萬元減少1.230000萬元。主要是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及八項規定,減少會議開支。

  (3)培訓費支出情況:2020年培訓費支出0.230000萬元,比2019年10.903084萬元減少10.673084萬元,主要原因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及八項規定,減少會議開支;2020年培訓支出主要為邀請專家講解《中國共産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等培訓費用。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188.945279萬元,比上年減少12.119364萬元,減少原因: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壓減一般性公共支出。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20年政府採購支出總額659.106580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650.643654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8.462926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103.639074萬元,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30.077854萬元。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2020年車輛9台,167.818791萬元;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1台(套),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0台(套)。

  五、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2020年政府購買服務決算191.775550萬元。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於自身職責範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採購方式和程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並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2021年,市委編辦對2020年度項目支出實施了績效評價,評價項目3個,佔部門填制績效目標總項目數的100%,涉及112.389074萬元。其中,部門評價項目1個,涉及金額84.495274萬元,評價得分90.20分。單位自評項目3個,涉及金額112.389074萬元,評價得分均在90分以上。

  二、信息化運維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基本情況

  2020年,市委編辦為保證機關信息化系統正常運轉,適應實名制管理有關要求,保障機構編制業務工作有效開展,在系統功能建設方面,組織人員豐富數據內容,優化系統功能,增加機構編制工作輔助功能模組,租用雲服務空間保障系統正常運作,軟硬體升級改造等資訊運維服務。該項目由電子政務中心組織實施,負責管理、定期維護資訊系統,對相關資訊進行動態監控等。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績效評價工作按照《預算支出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市級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制度》《全成本績效管理操作流程》等要求,加強業務學習,落實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強化部門、各處室(中心)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責任,持續完善績效目標,積極開展各處室(中心)項目自評和部門自評,通過數據分析,優化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實現績效資訊和預算數據互聯互通。積極開展市級部門行政運作全成本績效分析,認真梳理人員基本定額,對信息化運作項目開展全成本績效分析,通過與責任處室(中心)溝通,衡量行政運作效率,進一步壓縮行政成本,並實現項目績效目標制定的全覆蓋。堅持經費主管部門與項目實施主體共同對單位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實現程度以及預算執行進度進行“雙監控”,加強運作過程成本分析,切實壓縮項目成本,避免浪費和不必要支出;促進內控管理和項目績效相結合,讓內控管理規範項目績效管理依據,讓內控管理推動形成績效管理閉環。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2020年信息化運作維護費項目績效評價綜合得分90.20分,其中項目決策9分,項目管理17.20分,項目産出37分,項目績效27分,綜合得分90.20分,績效評定結論為“優秀”。

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1.項目預算控制情況

  為了控制項目預算,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項目負責人對延續性服務項目在嚴格保證服務水準、提高品質前提下,預算金額較上一年度減少21.490126萬元,資金規模壓縮20.27%,對新簽資訊維護類項目經多方詢價,確定性價比最高的方案進行預算編制。

  2.項目成本節約情況

  按照財務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性價比最高的方案進行實施。

  3.項目效率性分析

  政務雲服務方面,部署機構編制實名制系統等6個系統。信息化運維方面,完成了檔案庫管理系統升級,實名制系統升級、數據介面改造,內控資訊系統運維等。完成了門戶網站、實名制系統、內控系統安全測評。項目於2020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

  4.項目完成品質

  在軟硬體服務品質方面及時有效保證工作需求。在信息化運維方面,結合用戶使用習慣,注重提升用戶感受,實現文檔及業務的正常運轉,為無紙化辦公創造條件。

  5.項目效益性分析

  與2019年相比,原有運作模式發生一定改變,在資金投入有所下降的情況下,保障已有業務資訊系統正常穩定運作,效益性得到提升。

  6.項目可持續性分析

  為保障機關正常運轉,該項目具有可持續性。

  (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該項目績效目標設定不夠明確具體,指標細化、量化程度不高,績效目標可實現程度衡量依據不足。項目管理不夠規範,未制定工作實施方案,項目實施過程的時間計劃節點、監管措施不夠明確。項目績效資料不能充分體現項目實施效果,影響整體項目效果評價。項目成果資料歸集不夠完備,如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樣本量較少,缺乏具體調查資料,不能充分反映服務對象滿意度效果。

  (六)有關建議

  一是加強項目可研性前期分析,充分了解實際需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計劃和方案。

  二是進一步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意識,增強對項目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理解,績效目標應細化、量化,做到可衡量、可考核,科學設計績效指標值。

  三是注重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合理確定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及時分析調查結果,提高服務對象滿意度。注重項目績效資料的全面收集,加強效果分析,準確歸集績效資料,保證項目效果評價客觀性。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自評表詳見附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