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二、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職責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是一所主要承擔農業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任務,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學術水準高、創新能力強,為北京乃至京津冀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引領和支撐的綜合性科研機構。全院現有內設機構15個,下屬單位17個,包括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以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本級)下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研究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營養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資訊與經濟研究所、北京農業資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草業與環境研究發展中心、北京農業智慧裝備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農業品質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綜合管理事務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試驗示範中心等。有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農業部學科群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林業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具有國際種子品質檢測資質認證實驗室、4個國家級檢測機構、8個國家級原種基地、良種場、資源圃及野外科學觀測站、10個國際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主要職能:堅持“開放有序、運轉高效、創新突出、支撐有力”的辦院方針,以服務“三農”和北京郊區經濟建設為出發點,把為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作為根本任務,以創新促發展,以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為中心,整合資源、提升能力、創新機制,為北京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二)人員構成情況
本部門事業編制1549人,實有人數1246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收、支總計224878.93萬元,比上年減少12253.92萬元,下降5.17%。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收入合計125203.82萬元,比上年減少12514.85萬元,下降9.09%,其中:財政撥款收入77307.6萬元,佔收入合計的61.75%;事業收入43339.17萬元,佔收入合計的34.61%;其他收入4557.05萬元,佔收入合計的3.64%。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支出合計124676.06萬元,比上年減少13001.91萬元,下降9.44%,其中:基本支出76606.19萬元,佔支出合計的61.44%;項目支出48069.87萬元,佔支出合計的38.56%。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77522.81萬元,比上年減少2860.21萬元,下降3.56%。主要原因:年中壓減財政經費。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76096.58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67.12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4%;教育支出31.0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4%;科學技術支出74697.2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98.16%;農林水支出283.4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37%;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7.6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2%。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1067.12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32.19萬元,下降11.02%。其中:
“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款)2020年度決算1067.12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32.19萬元,下降11.02%。主要原因:按照厲行節約的原則,壓縮項目經費支出。
2、“教育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31.0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57.48萬元,下降64.93%。其中:
“進修及培訓”(款)2020年度決算31.0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57.48萬元,下降64.93%。主要原因:因疫情影響,本年度培訓支出大幅減少。
3、“科學技術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74697.2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57.13萬元,下降0.21%。其中:
“應用研究”(款)2020年度決算73359.83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24.12萬元,下降0.03%。主要原因:按照厲行節約的原則,壓縮項目經費等支出。
“技術研究與開發”(款)2020年度決算1337.44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33.01萬元,下降9.05%。主要原因:按照厲行節約的原則,壓縮項目經費支出。
4、“農林水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283.4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1.29萬元,下降3.83%。其中:
“農業農村”(款)2020年度決算250萬元,與2020年年初預算持平。
“林業和草原”(款)2020年度決算33.4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1.29萬元,下降25.22%。主要原因:年初結轉項目“畜禽智慧養殖數字農業創新中心試點建設項目”在本年度末的結轉結餘。
5、“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17.6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增加17.67萬元,增長100%。其中:
“自然災害防治”(款)2020年度決算17.6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增加17.67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本年度追加項目“農業農村部蔬菜産後處理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在本年度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部門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部門本年度無此項經費。
七、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51375.55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補助、助學金、獎勵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所屬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本級)和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2個事業單位。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146.51萬元,比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230萬元減少83.49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20年決算數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25萬元減少25萬元。主要原因: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控制出國(境)費用,同時,因疫情影響,本年度無因公出國(境)費支出。
2.公務接待費。2020年決算數2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14.51萬元減少12.51萬元。主要原因: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控公務接待範圍及標準,同時,因疫情影響,公務接待費支出大幅較少。2020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相關科研院所交流。其中:公務接待25批次,公務接待265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20年決算數144.51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190.5萬元減少45.9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20年決算數57.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60.16萬元減少2.66萬元。主要原因: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控制公務用車購置費用,2020年購置(更新)3輛,車均購置費19.17萬元。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20年決算數8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130.33萬元減少43.33萬元,主要原因: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控制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用。2020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24.75萬元,公務用車維修32.08萬元,公務用車保險16.02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14.15萬元。2020年公務用車保有量59輛,車均運作維護費1.47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本部門不屬於機關運作經費統計範圍。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20年政府採購支出總額13150.71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5671.41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3091.69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4387.61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10485.91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79.74%,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6520.35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49.58%。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2020年車輛65台,1247.87萬元;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428台(套),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102台(套)。
五、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本部門2020年無政府購買服務支出。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於自身職責範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採購方式和程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並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
5、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對2020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151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93.79%,涉及金額56,092.31萬元。其中,普通程式評價項目1個,項目金額255.00萬元,項目綜合得分88.32分。簡易程式評價項目150個,涉及金額55,837.31萬元。其中,評價得分在90(含)以上項目20個、評價得分在80(含)至90分的項目130個。受新冠肺炎疫情、規劃審批等因素影響個別項目延期開展。
二、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選取了北京淡水魚種質資源保存項目作為普通程式評價項目,出具了績效評價報告,報告主要內容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北京淡水魚種質資源保存項目由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實施,2020年項目重點開展鱘魚、鮭鱒魚、觀賞魚、羅非魚、澳洲寶石鱸等名優魚類的種質創新和種質保存工作,開展鱘魚種質保存技術的研究;開展鮭鱒魚、觀賞魚、羅非魚、澳洲寶石鱸等的良種種群的維護。實現親本及後備親本的成活率90%以上。該項目2020年度預算批復預算資金255.00萬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際到位資金246.75萬元,實際支出金額為244.21萬元,結餘資金2.54萬元。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北京市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京財績效〔2020〕2146號)、《北京市財政局關於開展2021年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京財績效〔2021〕283號)等文件規定,我院委託中介機構成立了績效評價工作組,於2021年4月-5月開展績效評價。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該項目績效評價得分為88.32分,綜合績效級別為“良”。其中,項目決策7.6分,項目過程17.47分,項目産出39.12分,項目績效24.13分。具體評分表見表1:
表1 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評分表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項目決策方面。該指標分值10分,評價得分7.60分,得分率為76.00%。該項目是為了魚類種質資源保存而設立的,項目立項依據較為充分;項目預算編制科學性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項目在設立時,項目單位填報了項目績效目標和指標,但設定品質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項目過程方面。該指標分值20分,評價得分17.47分,得分率為87.35%。該項目資金足額、及時到位,預算執行率為95.77%,項目資金支出進度良好;項目財務管理制度健全,項目實施方案科學性有待提升。
項目産出方面。該指標分值40分,評價得分39.12分,得分率為97.80%。該項目2020年計劃開展北京淡水魚種質資源保存工作,完成了計劃的工作內容,項目實施進度良好。項目績效方面。
該指標分值30分,評價得分24.13分,得分率為80.43%。該項目的實施在魚類種質資源保存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推動了魚種養殖産業的興起和發展,為北京市的魚種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證。項目實施取得了一定的預期效果,但作為延續性項目,對於年度工作成果總結提煉不夠及時。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主要經驗做法
2020年,水産所為了保證淡水魚産業的持續性發展,開展種質創新和種質保存工作。水産種質保存相比種植業、畜牧業的種質保存又具有一定的特點與難點,主要體現在魚類卵子細胞相比哺乳類卵子細胞體積大很多,使得冷凍配子技術等保存方法難以適用。開展優良品種的種質保存及開展必要的研究工作,將維持北京市仔種産業在全國的優勢地位,同時將北京市的優質親魚及優質苗種推廣至各地,服務於全國,有利於促進北京市乃至全國的淡水魚産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項目績效目標設定科學性仍有提升空間。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個別指標填報不夠明確。
(2)個別預算科目支出管理有待加強,燃料動力費中的電費分攤原則不夠明確。項目過程管理有待進一步細化,項目的實施方案的管理程式不夠細化,缺少項目結項書。
(3)項目績效成果展現不夠充分。作為延續性項目,對於年度工作成果總結提煉不夠及時,成果資料在績效資料中呈現不足。
(六)有關建議。
1.進一步加強項目績效目標管理,科學合理填報績效目標申報表。科學合理制定項目績效指標,提高項目績效指標的可衡量性。
2.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明確測算標準、電費分攤原則,按照項目內容科學合理編制預算。加強項目精細化管理,制定要素完整的項目實施方案,有效指導項目實施。
3.提高績效成果展現,反映項目實施效益。建議深入總結近年來魚類種質保存情況,明確分析通過種質保存所發揮的相關效益,以發揮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效應。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詳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