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18市級部門財政預算專題

北京市水務局2018年財政預算資訊

日期:2018-03-08 10:00    來源:北京市水務局

分享:
字號:        

 北京市水務局2018年部門預算情況説明

  一、部門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責

  北京市水務局是市政府直屬機構,2004年3月30日依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組建北京市水務局有關事宜的通知》(京政辦發[2004]15號)設立,並正式對外辦公。

  北京市水務局設19個內設機構,分別為辦公室、法制處(研究室)、河長制工作處、規劃計劃處、水資源管理處、工程建設與管理處、郊區水務處、供水管理處、排水管理處、北京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安全監督處、科技教育處、宣傳處、財務處、審計處、人事處、機關黨委(團委)、工會和離退休幹部處,紀檢、監察機構按有關規定派駐;我局下屬39個預算單位,分別為北京市水務局機關、首都水資源協調委員會籌備工作辦公室、北京水利水電學校、北京市水文總站、北京市水務局老幹部活動站、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北京市水務局後勤服務中心、北京市水政監察大隊、北京市水務局黨校、北京市東水西調管理處、北京市涼水河管理處、北京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北京市永定河滯洪水庫管理處、北京市水務資訊管理中心、北京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北京市水庫移民事務中心、北京市水務宣傳中心、北京市水資源調度中心、北京市水影響評價中心、北京市西郊雨洪調蓄工程管理處、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市水利自動化研究所、北京市水務局房屋管理中心、北京市北運河管理處、北京市永定河管理處、北京市潮白河管理處、北京水利醫院、北京市密雲水庫醫院、北京市水利工程品質與安全監督中心站、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總站、北京市水務工程建設與管理事務中心、北京市水務局資産管理事務中心、北京市十三陵水庫管理處、北京市官廳水庫管理處、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處、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北京市郊區水務事務中心、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水務局的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水務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擬定水務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2.負責統一管理本市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調水);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水資源中長期和年度供求計劃,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制度,發佈水資源公報;指導飲用水水源保護和農民安全飲水工作;負責水文管理工作。

  3.負責本市供水、排水行業的監督管理;組織實施排水許可制度;擬定供水、排水行業的技術標準、管理規範,並監督實施。

  4.負責本市節約用水工作;擬訂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有關標準,並監督實施;指導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

  5.負責研究擬訂本市推進河長制工作的規劃、計劃、政策、建議,具體組織落實市級總河長、副總河長、河長部署的工作任務;協調解決河長制推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督查、考核;負責相關的資訊、宣傳工作;承擔市河長制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6.負責本市河道、水庫、湖泊、堤防的管理與保護工作;組織水務工程的建設與運作管理;負責應急水源地管理。

  7.負責本市水土保持工作;指導、協調農村水務基本建設和管理。

  8.承擔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北京市防汛抗旱應急指揮部)的具體工作,組織、監督、協調、指導全市防汛抗旱工作。

  9.負責本市水政監察和行政執法工作;依法負責水務方面的行政許可工作;協調部門、區縣之間的水事糾紛。

  10.承擔本市水務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監督、指導水務行業安全生産工作,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11.負責本市水務科技、信息化工作;組織重大水務科技項目的研發,指導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12.參與水務資金的使用管理;配合有關部門提出有關水務方面的經濟調節政策、措施;參與水價管理和改革的有關工作。

  13.承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人員構成情況

  北京市水務局行政編制109人,實際109人;事業編制4597人,實際4280人;聘用人員(其他聘用人員--臨時工)404人。

  離退休人員2808,其中:離休50人,退休2758人。

  (三)本預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務

  2018年水務工作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牢牢把握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特點和首都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針對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六種表現"在水務領域不同程度存在的實際,特別是水資源方面的明顯短板,堅持從百姓身邊的水問題抓起,轉觀念、轉方式、轉職能、補短板,持續推進民生水務、科技水務、生態水務建設。

  1.加快治水觀念理念轉變。牢牢把握 "水少"的基本市情和"水臟"的突出問題,以蔡奇書記 "四抓五保"和吉寧市長"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為引領,推進治水觀念理念的根本性轉變。

  2.加快治水方式方法轉變。堅持系統治水,推進由單一河道治理向流域系統治理轉變,堅持上下游左右岸"水岸共治",同時注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態各要素;堅持生態治水,推進由強調工程治理向注重生態治理轉變,特別是在治河方面要減少硬化,在農村治污方面要多采用生態的辦法;堅持科學治水,推進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遵循水迴圈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充分發揮首都人才和智力優勢,不斷增強治水管水的科技支撐能力。

  3.加快水務管理職能轉變。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持續推進職能轉變,強化水管單位"兩調度一監督一指導"職責,加強部門聯動和區域協同,推進形成開放共治共建共管共用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格局。

  4.加快補齊治水管水短板。緊緊圍繞抓好"三件大事"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着力補齊水務短板。一是多措並舉破解"水少"瓶頸,力爭"多節水、多調水、多蓄水、用好水",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節水型區創建為抓手,開展全民節水行動。加快落實"兩田一園"高效節水方案。落實總規提出的"用足中線,開闢東線,打通西部應急通道,加強北部水源保護"。深入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加快推進冬奧會延慶賽區、城市副中心、世園會、新機場等重點區域水務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持之以恒聚焦"水臟"難題,堅決打好碧水攻堅戰,建設美麗河湖、美麗鄉村、美麗北京。全力推進第二個三年治污方案,加快黑臭水體治理。三是嚴守底線消除防汛隱患,鞏固提升 "三個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城市運作安全。重點加快今年汛期暴露出的積滯水點治理,建立完善山洪溝道聯控聯防機制,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四是緊緊扭住管理薄弱環節,紮實推進"智慧水務"建設,不斷提升水務精細化管理水準。建立完善"五個平臺",構建從源頭到龍頭、從取水用水到排水的全過程智慧化監管體系。

  二、2018年收入及支出總體情況

  2018年收入預算706453.60萬元,比2017年660388.88萬元增加46064.72萬元,增長6.98%。其中:財政撥款586587.39萬元比2017年559472.93萬元增加27114.46萬元,主要原因是本年預算包含了基本建設資金預算,去年同口徑未含。專戶核撥事業收入270萬元,與2017年270萬元一致;事業收入21000萬元,比2017年18893萬元增加2107萬元,主要是所屬水利醫醫療服務收入增加;經營收入66735.34萬元,比2017年56453.05萬元增加10282.29萬元,主要是所屬水科院、設計院等服務收入增加;其他收入1024.69萬元,比2017年1478.67萬元減少453.98萬元,主要是下屬單位房租等收入直接上繳財政,不再留用。使用結餘資金和事業基金等安排下年度預算2749.37萬元,比2017年4439.75萬元減少1690.38萬元,主要是所屬單位可用於本年使用的事業基金減少導致;繼續使用的財政性結轉資金28086.81萬元,比2017年19381.48萬元增加8705.33萬元,主要是為加強水環境保護工作,2017年末安排的水庫環保船隻更新資金當年未完成,結轉本年繼續支出。

  2018年支出預算706453.60萬元,比2017年660388.88萬元增加46064.72萬元,增長6.98%,主要是基本經費人員經費正常增長以及增加基本建設項目預算。其中:基本支出預算150418.96萬元,佔總支出預算的21.29%;項目支出預算490321.81萬元(含其他資金、事業基金安排的項目和上年繼續使用的財政性結轉資金安排的項目),佔總支出預算的69.41%;事業單位經營支出65712.83萬元,佔總支出預算的9.30%。

  三、主要支出情況

  部門預算財政撥款支出586587.3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29336.17萬元,項目支出457251.22萬元。 

  按支出功能分類包括教育支出8356.96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313.79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340.58萬元,城鄉社區支出94401.43萬元,農林水支出478174.63萬元。上述功能分類教育支出為中專教育、幹部教育等支出,保證着所屬中專、黨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的日常運作,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為財政負擔的部分離休人員、職工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等支出,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為所屬水利醫院和密雲水庫醫院發生的支出,城鄉社區支出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支出,農林水支出為水利部門及所屬單位機構運作保障和項目資金髮生的支出。

  項目支出主要是用於南水北調調水經費、污水處理廠運營經費、市屬水利工程日常養護維修經費、信息化運作維護經費、臨時治污設施運作經費、依法行政經費、防汛、業務宣傳、辦公設備更新購置經費等。

  四、部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説明

  (一)"三公"經費的單位範圍

  北京市水務局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作維護費開支單位包括38個所屬單位。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2018年無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情況説明

  2018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1414.78萬元,比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1747.04萬元減少332.26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8年預算數153萬元,比2017年預算數162萬元減少9萬元,主要原因:按照國家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要求,根據往年情況,主動壓縮5%的出國經費預算。2018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赴境外水務技術和裝備先進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港澳地區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發生的境外住宿費、境外伙食補助費、境外公雜費、境外培訓費、國際旅費、保險簽證費等方面。

  2.公務接待費。2018年預算數121.81萬元,與2017年預算數124.96萬元減少3.15萬元,主要原因:落實厲行勤儉節約要求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數量、規模和接待標準,公務接待費相應減少。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水務系統單位來訪考察學習、專家調研等方面。

  3.公務用車購置和運作維護費。2018年預算數1139.97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18年預算數157.29萬元,比2017預算數120.40萬元增加36.89萬元,主要原因:下屬單位北京水利醫院醫用救護車由於使用頻繁,車況老化嚴重,2018年安排更新購置預算26.79萬元;由於大氣治理要求,對城市河湖處等城六區單位老舊國1標準公務用車進行更新,2018年安排更新7輛保留公務車更新購置預算130.50萬元。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8年預算數982.68萬元,其中:公務用車加油509.96萬元,公務用車維修170.54萬元,公務用車保險173.58萬元,其他128.60萬元。比2017預算數1339.68萬元減少357萬元,主要原因:所屬事業單位完成公務車改革,保留車輛數量減少,公務車運作維護經費相應減少。

  五、其他情況説明

  (一)部門政府採購預算説明

  2018年北京市水務局部門政府採購預算總額75273.49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預算6558.04萬元,政府採購工程預算2169.06萬元,政府採購服務預算66546.39萬元。

  (二)政府購買服務預算説明

  根據《北京市水務局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的內容,納入2018年我局政府購買服務目錄的預算資金總額29826.67萬元,主要用於購買城市污水(再生水)處理設施運作服務方面。

  (三)機關運作經費情況説明

  2018年北京市水務局部門下屬首都水資源協調委員會籌備工作辦公室、北京市水務局機關行政等2家行政單位以及北京市水利工程品質與安全監督中心站、北京市水政監察大隊等2家參公管理事業單位的機關運作經費財政撥款預算969.34萬元。

  (四)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情況説明

  2018年,填報績效目標的預算項目151個,佔全部預算財政撥款項目(不含基建)473個的31.92%。填報績效目標的項目支出預算377677.87萬元,佔全部財政撥款項目(不含基建)支出預算的95.80%。(詳見附件11)。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情況説明

  本部門2018年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預算。

  (六)國有資産佔用情況説明

  截止2017年底,本部門固定資産總額766403.56萬元,其中:車輛624台,14869.16萬元;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121台(套)、19038.14萬元,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34台(套)、15038.17萬元。

  六、名詞解釋

  "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數:指本部門當年部門預算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作維護費預算數。

  機關運作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