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月度發展報告(2024年1月)

日期:2024-09-02 23:22    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分享:
字號:        

  一、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概況

  截至2024年1月底,北京專精特新企業累計認定7718家,佔北京市中小企業比例約為0.39%,新增專精特新企業538家,增長7.49%。累計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95家,佔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10.30%。

  二、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畫像

  (一)區域分佈

  從區域分佈看,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主要分佈在海淀區、朝陽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有2396家、842家和763家,佔比(佔全部專精特新企業)31.04%、10.91%、9.89%。新增專精特新企業538家,主要分佈在海淀區(107家)、經濟技術開發區(70家)、朝陽區(63家)和昌平區(63家)。從增長率看,房山區、昌平區、西城區、大興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呈現較高增長態勢,增幅均在10%以上。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二)從業人員

  截至2023年12月底,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從業人員總數達620022人。節能環保産業從業人員增幅最大,達8.85%。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平均從業人員數為82人/家,全市中小企業平均人員數9人/家。

  (三)上市情況

  截至2024年1月底,北京上市企業共471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156家,佔北京市上市企業的33.12%,佔專精特新比例為2.02%。專精特新上市企業主機板32家、創業板57家、科創板47家、北交所20家,分別佔比20.51%、36.54%、30.13%、12.82%。海淀區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達58家,佔比37.18%,經濟技術開發區20家,朝陽區15家,昌平區15家。從産業分佈看,上市專精特新企業集中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産業、人工智慧産業,與上月一致。截至2024年1月底,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市值總額達8369.77億元,企業平均市值為53.65億元/家。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上市前10位的專精特新企業市值均超過120億元,名單如下: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四)納稅情況

  2024年1月北京專精特新企業實現凈稅收167.45億元,稅收均值為全市中小企業平均水準的6倍。從區域分佈看,稅收均值排名前三的依次為房山區(136.05萬元/家)、昌平區(122.45萬元/家)和豐台區(100.82萬元/家)。從高精尖産業分佈看,稅收均值前三位的産業依次為醫藥健康産業(229.37萬元/家)、高端智慧産業(165.51萬元/家)、新材料産業(125.55萬元/家)。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三、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情況綜述

  目前,北京市共有專精特新企業771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95家,呈現高品質發展態勢。一是專精特新梯隊企業持續擴容。2023年四季度新認定專精特新企業538家,增長7.49%,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生力軍。二是專精特新企業成為北京上市企業主力軍。截至2024年1月,北京市精特新上市企業已達156家,佔全市上市企業總量的三分之一,近七成分佈在創業板和科創板。三是經濟貢獻大。2024年1月北京專精特新企業實現凈稅收67.45億元,稅收均值為全市中小企業平均水準的6倍。

  四、部分專精特新企業風采展示

  本節選取部分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典型案例,介紹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推廣、産品應用、經營管理等方面亮點及經驗,旨在展現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風采,示範帶動我市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更好更快發展。以下案例展示排名不分先後。

  (一)北京人人平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人人平安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人人平安”)是一家以應急大數據及智慧決策服務、應急産業園規劃及運營、應急裝備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稱號,連續多年獲得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體系認證,AAA級企業信用等級,擁有四十余項自主知識産權的專利及軟著。“應急感知與指揮決策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等産品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創新獎二、三等獎。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人人平安通過線上雲平臺及線下産業園相結合,與各地政府合資共建應急産品研發試製中心、産品檢測認證中心、高端裝備展覽展示中心、沉浸式安全演練及體驗中心、應急職業教育中心、應急物資保障中心、應急文化傳播中心、産業引導基金等。目前已與天津津南區政府、上海金山區政府、山東省國資委、中鋼集團等單位合資,在天津、上海、山東等地建設多個應急産業園。

  2021年與北京化工大學共同成立“應急大數據智慧決策實驗室”,2022年與行業龍頭企業及高校在天津共同成立創新數據産業研究院。以應急産業服務平臺為核心,為政府、企業、家庭提供安全整體解決方案,為地方政府導入新興産業、盤活閒置資産、加速城市更新建設,以産業帶動經濟,從而提升區域價值。同時,在自然災害、安全生産的預防及救援方面為地方政府提供有利保障,全面提升城市抗逆力。

  2021年9月,人人平安作為牽頭單位承擔了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森林火災空地一體化協同作戰與指揮決策技術研究”。自主研發的“災害預警發佈平臺系統”榮獲第十五批北京市新技術新産品稱號,適用於區、縣級政府購買服務,僅用少量的錢租用即可,省去運營維護的各項成本。

  (二)北京雲思暢想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雲思暢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時速雲”),是一家專業的雲原生應用及數據平臺服務提供商,於2022年9月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成立於2014年,是國內較早提供基於kubernetes技術路線産品的技術服務提供商。總部位於北京,並在上海、武漢、青島等多地設立了研發及業務中心。

  成立至今,時速雲已為金融、能源、黨政等多個行業累計超過500家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及産品服務。旗下産品包括容器雲、DevOps、微服務治理、服務網格等,先後通過了可信雲認證以及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的産品品質測試(信創環境)及自主率測試,並獲得“2021全球雲原生企業TOP 20”、“2021中國金融數字化轉型先鋒企業TOP 50”、“2021金融數據智慧運維創新優秀解決方案”等獎項認可。

  在生態建設方面,時速雲積極與國産軟硬體廠商産品進行相容適配,並聯合發佈了基於國産軟硬體産品的容器雲PaaS解決方案。作為雲原生技術廠商代表,時速雲還積極參與了信通院包括容器雲、微服務、服務網格、中間件、DevOps等領域的標準制定工作,成為首批獲可信雲容器認證廠商。是雲原生産業聯盟首批理事單位,首批可信邊緣推進計劃成員,首批雲原生安全實驗室成員,雲原生安全測試平臺共建單位,以及《2021年網信自主創新調研報告》參編單位。

  除面向用戶提供高標準的雲原生技術産品及諮詢服務外,作為CNCF官方認證的服務提供商和培訓合作夥伴,時速雲還積極與開源社區展開闔作,進行雲原生技術科普,助推創新技術人才成長,加速雲原生技術成熟及落地。

  (三)北京九州鵬躍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鵬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九州鵬躍”),是一家集自主研發、組裝生産、定制整合、服務運維於一體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九州鵬躍以“設備研發生産、系統整合定制、數據雲平臺共用、監測一體化解決方案”等四大業務板塊為載體,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粉塵、大氣、有害氣體、噪聲、VOCs等環境監測系統解決方案及運維服務。主要産品包括粉塵檢測儀、防爆測塵儀、環境監測系統、煙塵儀、CEMS系統、氣溶膠發生器等,是行業內科工貿服較為完善的“粉塵監測設備生産服務商”、“環境監測系統整合服務商”。

  連續六年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稱號,隸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北京昌平科技園設有專業技術研發團隊和生産組裝車間,擁有年産萬台的生産能力。是“北京市知識産權試點單位”,現擁有包括三項發明專利(ZL2021103675403、ZL2021103671953、ZL2021107487013)在內的三十余項自主知識産權。與國內一流科研院所長期進行産學研合作,完成了多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與中國計量院合作研發的“光散射法檢測設備及顆粒物品質濃度計量溯源體系”獲得粉體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曾參與起草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並獲得“中關村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專項支援資金”。

  (四)北京未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未磁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未磁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商用量子磁場傳感技術的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未磁科技是國內商用量子磁場傳感技術領軍企業,擁有國內唯一、世界唯二的原子磁力計核心技術平臺,實現了底層技術和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並瞄準心腦重大疾病精準診斷和腦科學領域進行應用落地,率先成功研製了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心磁圖儀、腦磁圖儀等高端醫療影像器械,使我國成為第二個擁有量子生物磁場成像全産業鏈的國家。核心團隊由世界500強公司高管、傑青優青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組成,成立兩年完成4輪超2億元融資。獲得國家人社部全國優秀創業創新項目、中關村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的支援以及多個全國創業大賽一等獎。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監測月度報告(2024年1月)

  未磁科技騏驥心磁圖儀Miracle MCG®瞄準我國3.3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實現90秒快速、無創、無輻射、無需造影劑的心血管疾病精準診斷,適用於大規模、各年齡段人群的冠心病早期篩查及胸痛快速分診,同時也為心臟病治療後長期監測、電生理異常病灶定位、疑難心臟病輔助診斷等科研應用提供全新工具。該産品基於未磁科技量子磁場感測器核心技術,可檢測僅為地球磁場數百萬分之一大小的心臟磁場資訊。騏驥心磁圖儀已獲得國內首張、世界第二張此類産品的醫療器械註冊證,並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多家心血管權威醫院裝機使用,收穫了醫學臨床專家和患者的一致好評。此外,推出新型無液氦腦磁圖儀,探測大腦神經元活動産生的極微弱磁場,可為醫療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服務於癲癇、阿爾茨海默症、抑鬱症等腦疾病的精準診斷,同時為腦科學研究及無創腦機介面等戰略領域提供全新技術手段,為我國腦計劃助力。

  (五)金網路(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金網路(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金網路”)是一家專注於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的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立於2015年11月,註冊資本3.1億元。

  金網路與多家金融機構建立總對總戰略合作,航信平臺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同時與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國有六大行及眾多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總對總”資訊系統直聯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並與30多家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亦建立了戰略合作和線上業務系統直聯,與中航信託、中航租賃、中證信用、中投保等多家非銀金融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解決企業多種需求。

  金網路依託航信供應鏈金融服務優勢,建設業財一體科技服務平臺,打造産業鏈資訊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四流合一的“數字化”大閉環管理,以數字化手段促進産業鏈發展效能及品質提升。實現供應鏈金融、業財一體兩個子平臺的底層數據和身份認證貫通、流程貫通,解決資訊不對稱及降本增效問題,促進供應鏈、投貸聯動等金融綜合服務全面場景化對接,促進企業業財融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産融結合發展。

  經過幾年發展,航信平臺已覆蓋服務供應鏈核心企業900余家,廣泛分佈在軍工、製造、建築、能源、醫療等産業,服務供應商逾3萬家;航信平臺累計服務供應鏈上下游應收款確權結算2600余億元,對接銀行為各級供應商提供融資800余億元,其中90%以上融資用戶為中小企業;航信平臺當前綜合融資成本低於年化4%,遠低於社會融資成本。

  注:

  1.凈納稅額是指,企業納稅額減去按照國家稅務規定企業合法退稅額後的稅收貢獻值。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