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已成為支撐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生産力。在中關村論壇年會人工智慧主題日——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上,海淀區會同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京能集團、呼和浩特和林格爾新區、新星市、張家口市、克拉瑪依市等多個算力資源主體,啟動建設“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生態網路”。
算力就像電腦的“體力”,算力越高,處理數據、運作程式的速度就越快,能同時幹的“活兒”也就越多。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搭載了自主可控的算力調度系統,支撐萬億級參數大模型訓練、科學計算與機器人具身智慧研發,推動AI賦能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與生命科學,進一步支撐産業智慧化升級。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啟動建設“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生態網路”,旨在實現算力資源池的統一調度,促進跨域算力資源柔性互通,有效提升算力資源利用率,為高校院所及人工智慧企業匯聚更多普惠、開放的公共算力服務。
截至目前,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已有多家算力供應主體入駐,匯聚了京津冀、內蒙古、新疆、寧夏等區域超8萬P綠色算力,構建了國內超大規模的跨域協同智慧算力網路。
據悉,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打造了獨特的“算力超市+撮合交易+算力券+模型服務”模式,提供30多種不同算力配置供用戶選擇,可以為科技企業、高校院所和創業者用戶提供全自助服務,創新主體線上上可以輕鬆完成註冊、支付、購買並使用算力資源,做到“算力普惠,一鍵觸達”。(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