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場主題演講、20場圓桌對話將上演 人工智慧重磅成果集中亮相

日期:2025-03-28 11:1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100場主題演講、20場圓桌對話將上演 人工智慧重磅成果集中亮相

  3月27日,從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人工智慧主題日”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5年人工智慧主題日相比2024年在核心論壇、專場論壇和特色論壇數量上均有顯著增長,活動期間將舉行100場主題演講、20場圓桌對話,發佈約50項重磅成果,充分展現人工智慧領域的蓬勃發展態勢和創新活力。

3月27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常設展吸引不少參觀者前來參觀了解。

3月27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常設展吸引不少參觀者前來參觀了解。(金瑤 攝

  50項重磅成果將揭曉

  “人工智慧主題日活動,是海淀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産業高地、推動人工智慧佔先發展、講好海淀科創故事的重要平臺載體。”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辦公室主任王玉霞説。

  主題日期間,圍繞AI大模型、具身智慧、通用人工智慧、數據跨境流動、未來網際網路、6G等前沿技術,以及人工智慧在醫藥健康、商業航太、自動駕駛、城市治理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將舉辦系列專業論壇和重大成果發佈活動,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基斯、歐中企業聯合會會長恩裏克·施耐德等全球大咖開展研討交流與思想碰撞,深入探討人工智慧前沿科技和産業發展趨勢。

  創新成果將在主題日期間接連涌現。主題日期間,國家部委、北京市將發佈人工智慧系列重磅政策和最新成果。新型研發機構、人工智慧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創新主體也將在主題日發佈一批原創前沿成果、權威研究報告、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據統計,納入主題日發佈議程的約50項重磅成果,將集中展示技術、産業和生態的新成效新佈局。

  AI人才計劃與金融支援將發佈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資訊科技處副處長李天琪介紹,北京市人工智慧産業規模持續增長,2024年核心産業規模接近3500億元,同比增長約29%,産業增速創近三年新高。為更大力度地支援與培養人工智慧青年人才,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發佈“北京智星青年人才計劃”,打破常規評價選才模式,做到青年人才早發現;針對10多歲的潛力少年,將成立“北京少年人工智慧學院”,建設創新的青少年特色培養體系;針對20多歲的優秀青年,打造貫通“本碩博創”的培養機制;針對30多歲的頂尖學者,實施智源學者計劃。

  人才資源是關鍵,金融支援是後盾。李天琪介紹,前期北京市人工智慧、資訊産業、機器人等3支産業投資基金,已投資70余個項目、投資額60余億元,帶動社會資本超200億元,重點投“小”、投“早”、投底層技術,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研發與産品迭代。論壇年會期間,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基金將啟動合作一批子基金,瞄準産業鏈核心環節補鏈強鏈。此外,北京市相關部門還推動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制定《支援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實施方案》,未來三年將為北京市人工智慧産業鏈提供最低300億元的綜合金融支援,為中小微初創企業提供專項貸款貼息。

  AI企業符合條件可免租入住

  作為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研發基礎最好、創新能力最強、産品迭代最活躍的地區,海淀區正從算力供給、産業投資、空間保障等方面推動人工智慧産業發展。

  王玉霞介紹,在空間保障方面,“中關村AI北緯社區”將在主題日期間發佈,海淀區將在科學城北區構建10萬平方米以上人工智慧企業重點承載區,在該區域內,空間、産業、人才、企業服務等四大類共9項市、區、園疊加政策。為支援人工智慧領域初創企業發展,符合條件的AI企業可免租入駐,最高享受三年全免費的租金優惠。該社區旨在破解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經營成本高、配套保障不足等難題,力圖“讓科學家專注創新,讓創業者輕裝前行”,全力護航技術創新與人才成長,加速人工智慧顛覆性技術創新與新質生産力發展,助力海淀區打造全球人工智慧創新戰略腹地。

  2024年,海淀區率先發佈了首個人工智慧街區概念,以五道口和大鐘寺兩個先導區,以及京張遺址公園創新交往帶為核心,整體規劃了53平方公里。在發佈會上,海淀區對人工智慧街區的階段性進展進行了介紹。區發改委副主任秦蘭蘭説,海淀區建設了“i友未來社區智慧體”,為原點社區200余家人工智慧企業、17萬創新人才搭建了人才撮合、政策問詢、創業交流的平臺。隨着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入駐原點社區,“泰利驛站”人工智慧産業孵化器加快建設,人工智慧街區已經發揮出産業集聚效應。

  秦蘭蘭介紹,下一步,人工智慧街區建設將重點聚焦網路基礎、算力供給、城市感知、街區智慧體和數據體系建設,並推進數智空間與國土空間、城市功能和産業空間的深度融合,為創新主體持續提供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試驗田”“訓練場”。(孫奇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