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論壇作為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將圍繞人工智慧、生命健康、‘雙碳’綠色、基礎研究、人才智庫、金融創投等熱點議題舉辦60場論壇。其中,開放科學國際論壇、海洋科學與發展論壇等20場為首次舉辦。由12家部委主辦21場,30余家國際組織與機構主辦承辦18場。”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政採中心副主任戴力在3月21日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新聞通氣會上介紹,今年的平行論壇主要呈現五個特點。
聚焦國際科技合作。圍繞全球開放科學關鍵問題,舉辦開放科學國際論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共用論壇等,探索在數據基礎平臺、科學出版物等方面的開放共用機制。圍繞基礎研究和國際大科學計劃,舉辦海洋科學與發展、環喜馬拉雅地球科學國際合作等論壇,就生態保護利用、發展合作、人文交流等議題開展交流。圍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舉辦“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東盟創新合作發展等論壇,推進金磚國家在能源、製造、金融等領域科技交流合作。此外,還將舉辦科學與外交、中韓科技創新合作、新加坡前沿科技與創新、中國北歐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等論壇,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朋友圈。
聚焦新質生産力。圍繞具身智慧、量子科技、生物醫藥、6G、腦機介面等前沿領域舉辦多場平行論壇,邀請諾貝爾獎得主、領軍企業家等,共用全球創新思想和發展理念。今年將繼續推出人工智慧主題日,採用“2+5+N”活動框架,包含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等2場核心論壇、中國具身智慧大會等5場專場論壇,以及四類10場其他特色活動。此外,還將舉辦碳達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綠色設計等論壇,為新質生産力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聚焦科技治理。面向全球科學發展和應對共同挑戰的需要,舉辦全球知識産權保護與創新、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數據跨境流動創新發展、科技與法治等論壇,通過構建多維度對話平臺,共商全球創新規則和科技治理,共同推動科技更好造福人類。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今年論壇年會將為各類科技人才創造交流合作機會。通過舉辦AIforScience青年、人工智慧領軍人才發展、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傑出青年科技人才發展、僑海創新發展、科技女性創新等論壇,吸引集聚國內外頂尖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為相關科學家群體搭建交流平臺,共促全球人才合作新機遇。
聚焦開放創新生態。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是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一環。通過舉辦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發展、全球獨角獸企業、全球標桿孵化器、硬科技投資與發展、耐心資本服務新質生産力等論壇,為全球政、産、學、研、用、金各領域參會人士搭建交流平臺,持續推動科技金融創新發展和創新創業生態建設。
在該新聞通氣會上,多個平行論壇相關負責人也分別作了論壇籌備情況的介紹。
北京市網信辦網安處處長楊虎表示,數據跨境流動創新發展論壇將重磅發佈北京市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綜合配套改革政策,見證北京國際數據跨境服務有限公司揭牌、北京數據跨境合規服務産業聯盟成立,北京市有關部門還將在論壇上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華商會簽署《促進數據跨境流通利用持續優化北京營商環境合作備忘錄》,並匯聚各行業頭部企業,發佈數據跨境流動典型行業領域最佳實踐案例、數據跨境流動通用技術應用工具、企業數據安全治理最佳實踐案例等創新實踐成果。
科技部八司綜合處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海洋科學與發展論壇有關情況時表示,作為一個首次舉辦的論壇,海洋科學與發展論壇聚焦全球海洋科學的前沿動態和發展需求,圍繞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深海探索與科技創新、全球海洋治理與合作等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核心議題,設置主旨報告、青年圓桌會談兩種形式。論壇匯聚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的頂尖學者。
據北京市歐美同學會辦公室主任周效全介紹,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將首次發佈《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系統梳理北京地區海歸人才流動的趨勢和創新效能圖譜,還基於調查樣本總結出了一個反映北京市歸國留學人員群體畫像的“數字密碼”:“122—6789—7753”。這三組數字分別代表北京歸國留學人員的總量、群體特徵及賦能首都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具體表現。現場還將揭牌中國北京(望京)留學人員創業園海外聯絡站英國站和義大利站,聯絡站將深度連結義大利科創之城那不勒斯,英國康橋、牛津等國際頂尖高校和區域科創資源,在人才、學術、産業、創新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拓寬國際化招商引才渠道,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影響力共建負責人王奐然介紹,圍繞人工智慧技術研究現狀、産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與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等話題,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邀請圖靈獎著名學者約瑟夫·斯發基斯,以及國內知名院士學者,以科研基石與學術前沿為方向作主旨報告。李開復、王海峰、楊植麟等産業界專家圍繞大模型産業發展作主題演講。以人工智慧創新生態建設為主題,發佈空間生態、模型應用、具身智慧、算力資源、人才要素等各方面的舉措與行動,包括人工智慧創新街區2.0、具身智慧研究院揭牌等多個成果。圍繞“具身智慧與AGI”這一主題,該領域知名學者及業界專家王鶴、盧策吾、王仲遠等就技術、數據、場景以及安全挑戰等分享最新研究與洞見。
在介紹硬科技投資與發展論壇有關情況時,北京中關村資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周超表示,本次論壇將深入探討硬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趨勢、投資機會以及國際化視野下的創新要素全生態,旨在為硬科技投資提供前瞻性指導。重點關注如何通過投資推動硬科技的突破與應用,打造“未來資訊、未來健康、未來製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前沿産業。同時,論壇將探討硬科技發展的全球趨勢,結合投資需求和痛點,深入剖析産業生態構建中的關鍵要素和難點。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張士運介紹,開放科學國際論壇將圍繞全球開放科學治理關鍵問題,聚焦“全球開放科學合作戰略、政策與機制”“大科研設施開放共用促進全球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數據技術平臺推動科學數據和科學出版物國際合作”等前沿議題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