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萬平方米産業空間亮相 20個高精尖重點項目簽約 海淀16個重點園區集中推介

日期:2024-02-20 14:2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推介385萬平方米産業空間,發佈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簽約20個高精尖重點項目……2月19日,海淀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大會在剛剛建成的中關村永久論壇主會場舉行。以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第一尺規”,海淀區釋放了搶開局、抓發展的強烈信號。

  16個重點園區提供專業運營服務

  大會現場,16個近期投用和推動建設的重點園區(樓宇)集體亮相,總建築面積達385萬平方米,將為人工智慧、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等産業提供專業運營服務。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翠湖科技園區10萬平方米的北京通用人工智慧創新園先導區,將集聚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代資訊産業;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的中關村西北旺科技園一期,將打造集商、産、居於一體的科創生態小鎮;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的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力密集型企業創新平臺。

  中關村科學城南區,中關村大街上,總面積10萬平方米的中國農業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將打造以農業科技創新、高科技企業孵化為主的“雙創中心”;海淀大街上,總面積19萬平方米的鼎好電子大廈,將主要引進金融科技、國際化企業總部、國際國內知名孵化器和科技服務業等企業。

  此外,未來兩年,海淀區還將實現土地供應144公頃、建築規模287萬平方米。其中,科學城北區以翠湖組團和永豐組團為承載,供應主要類型為辦公研發、商服及居住用地,滿足職住需要。科學城南區,將以城中村改造及城市更新為主,未來可實現多宗商品居住、商業金融服務、研發設計等土地供應,為企業提供紮根成長的豐富的産業空間資源。

  5項政策措施支援高品質發展

  大會上,中關村科學城國際創新服務集聚區揭牌,海淀區還發佈了2024年首批5項支援高品質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援科技中小企業創新發展15條措施”“支援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發展15條措施”“促進金融業高品質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若干措施”“支援醫藥健康産業高品質發展二十條措施”等。

  未來三年,海淀區將累計支援不少於1500家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每年安排5億元打造100家高水準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每年安排2.8億元專項資金支援金融業高品質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支援醫藥健康産業頭部企業落地,最高給予1億元獎勵。

  為進一步助力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用人主體留住核心人才,海淀區升級了“海英計劃”,幫助人才更好地紮根海淀、安心發展。

  20個簽約項目聚焦高精尖

  大會上,20個高精尖重點項目現場簽約,涉及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智慧製造、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等多個領域。

  簽約項目包括與騰訊公司、國能航運、中國中藥、中鐵建投、融通傳媒、時代遠望、中科航太人才、中核諮詢、中科內鏡、新興裝備等企業簽約的10個“兩區”重點項目;與雲豹智慧、摩爾線程、卓翼智慧、天聖華、新憶科技、九章雲極、天地和興、志凌海納、基流科技、清程極智等企業簽約的10個科學城基金投資項目。

  據介紹,初步統計,2023年海淀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1020.2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高於全市1個百分點;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達25.2%,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海淀區高品質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指數連續3年全市第一。

  2023年,海淀區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10207.8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繼續發揮主引領作用,實現增加值5252.0億元,同比增長13.3%;佔全區經濟總量比重47.7%,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085.5億元,同比增長3.2%。(孫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