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圖片_20241230094103
乘飛船遨游天際,欣賞“太空飄雪”。 看山海經神獸出山,解鎖神話故事。
走進這裡,就走進了科技幻境。北京有個科幻産業網紅打卡地,也是石景山京西科幻之城的核心腹地。今天我們就跟隨“新質生産力看北京”,走進它——石景山首鋼園。
功勳高爐燃時尚“烽火”
首鋼一高爐又被稱為功勳爐,有三高榮譽加持:百煉高溫、百米高度、百年高爐。現在這個老工業遺址已經變身一座科幻樂園,有了一個新名字“SoReal科幻樂園”。
觀眾們能在百年功勳的煉鋼爐裏登上宇宙飛船,能在原來1300度高溫的爐芯裏喝一杯特製“泥石流”咖啡,再點一份“爐灰漢堡”、“爐渣雞塊”,沉浸式體驗未來世界。
“首鋼一高爐SoReal科幻樂園最大限度保留了首鋼一高爐的原有結構和外部工業建築的風貌基礎上,廣泛佈局了5G、邊緣計算、AR、VR、MR、AI、全息影像等技術,開放不足1年已經吸引了10萬人前來打卡。”SoReal科幻樂園負責人呂曉卓介紹,SoReal科幻樂園將科幻作為一個創新的標識,通過新技術的結合創造新質生産力,寓教於樂,帶給觀眾沉浸式的科幻體驗。2025年元旦和春節期間,這裡三層星艦大廳將上演太空第一場雪科幻場景,讓觀眾盡享科幻魅力。
産業孵化器亮點多
中關村科幻産業創新中心是國內唯一一家以科幻産業為特色的標桿型硬科技孵化器和創新服務平臺。走進這裡的展示空間,我們聽到了“全景聲”的神奇,更具沉浸感的聲音體驗來自這裡的企業WANOS全景聲。
WANOS全景聲推出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音頻編解碼技術,推動中國音頻技術邁入4.0時代。從院線影片開始,這項音頻技術逐漸應用在影院、電子消費、虛擬現實等領域,提升視聽體驗。如今,這項技術更走進了汽車産業,讓智慧座艙也擁有了如同影院般奢華的娛樂影音體驗。
我們看到“人形機器人”正在接受“培訓”。這裡的企業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用動作捕捉技術建立人形機器人的“數據工廠”。工作人員舉手投足作出示範動作,通過動作捕捉系統映射到機器人本體並且記錄,通過採集大量的人類示教數據去訓練機器人。
“傳統動作捕捉産品多采用光學動捕,一旦發生關鍵點遮擋,就會影響數據的連續性。影視行業可以通過後期處理修復,但在具身智慧機器人訓練中,遮擋甚至會導致數據作廢,導致抓取動作卡頓等。”研發副總裁周烽説,目前諾亦騰的動捕産品已經實現了慣性感測器與光學追蹤的融合,即使出現短暫遮擋,也能保證採集數據準確、穩定。
“我們結合中國科幻大會的新技術、新産品在中關村科幻産業創新中心一層展廳搭建了科幻場景。中心圍繞計算成像、新型顯示交互、傳輸技術等未來産業進行孵化佈局,目前已集聚重點科幻企業和機構123家。同時,我們每年會組織約50場活動,涵蓋科幻講座、科幻賽事、企業路演、技術研討等,推動科幻技術與文化、旅游、影視的跨界合作。”中關村科幻産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陳瀟函介紹。
全國最大的7D光場很吸睛
首鋼園冰壺館升級改造為MAC元宇宙演藝制播科技中心,這裡有參與北京市共性技術平臺建設項目的全國最大的7D光場採集系統。
756個6色LED光源,73332個光源與100余臺4K工業相機相間排列,經過排列組合可以模擬各種不同情況,組成近7米高的圓球型光場。人物站在光場中央,僅需兩秒,即可完成數字人製作所需的素材採集。僅需約40分鐘製作,一個栩栩如生的數字人就誕生了。
“如果影視劇需要換臉,原來換臉技術需要後期一幀幀去摳圖,現在,光場能有效模擬出當時的拍攝環境,演員來到球形光場正中,通過數字人的建模,後期就能迅速地進行整體換臉。”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MAC運營經理董琳琳為我們列舉了這個光場的重要應用案例。
從技術孵化、平臺牽引到場景打造,首鋼園讓科幻的精彩無處不在。據中關村石景山園管委會石景山區科委副主任曹潔介紹,自2020年中國科幻大會在首鋼園落戶以來,石景山區以大會為平臺,以首鋼園為核心的科幻産業集聚區,致力打造京西科幻之城。目前區內聚集了當紅齊天、諾亦騰、元客方舟、虛擬動點等科幻及相關科技企業200余家,涵蓋人工智慧、腦機介面、計算光學、無人系統、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領域。石景山正加快從“大會舉辦地”向“産業集聚地”轉變,走出科幻産業發展新路徑。
科幻産業是科技賦能文化、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領域新賽道。近年來,隨着中國首個科幻産業集聚區在石景山區揭牌,北京初步形成了以石景山科幻産業集聚區為核心,海淀區、朝陽區、通州區、大興區、懷柔區等多點發展的“一核多點”産業佈局。同時,北京多措並舉推動科幻生態持續優化,連續4年在石景山區首鋼園舉辦中國科幻大會,連續發佈兩輪促進科幻産業發展工作方案,成立中關村科幻創新中心、科幻影視産業研究所、高校科幻聯盟,發起科幻星球獎評選,設立科幻基金,組建全國首個“科幻産業聯合體”等,促進産業發展結出豐碩成果。北京科技創新促進中心文科與科普部部長李守勇介紹,2023年,北京科幻産業總營收達373.8億元,佔全國科幻總産值的三分之一,北京科幻産業發展跑上快車道,近3年平均增速達26%。
展望未來,聚焦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通過優化空間佈局、注重IP轉化、着力強鏈補鏈、強化産業生態,將科幻産業打造成為首都新興産業發展新引擎,北京,還將繼續書寫科幻賦能新質生産力的萬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