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第七期
在中關村有個特別的“中國小孩”,與電影《流浪地球2》中的數字生命“丫丫”類似,也生活在高度倣真的虛擬環境中。她代表的技術被稱為通往AGI(通用人工智慧)的另一條路。
在中關村有個“谷”叫京西智谷,它解決的問題正是人們的擔心,即大模型爆發,算力燃料能跟得上嗎?
今天“新質生産力看北京”走進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京西智谷,一同探索人工智慧的最新成果與發展趨勢。
“通通”將有一個六口之家
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全球首個通用智慧人“通通”亮相,成為當時最大亮點並列入年度十大成果之一。半年過去,“通通”有沒有新成長?有沒有持續變聰明?現在就去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以下簡稱通研院)一探究竟吧。
“如果調低‘通通’的飽腹感,她就會自己找吃的,如果調高整齊度,看見媽媽將杯子的牛奶灑到地上,她會撿起杯子擦拭地面。”通研院技術人員演示了在價值驅動下,“通通”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中完成不同的任務。這個眼裏有“活”的小姑娘,已經具備了三四歲兒童的完備心智和價值體系。
通研院通用智慧體平臺主任麼剛表示,在半年的時間裏,在意圖識別、互動式學習、動作交互等方面進行優化,“通通”的能力持續地向前迭代,執行任務動作更流暢、效率更高。
基於原創的認知架構理論框架,以及自主研發的學習和推理框架,“通通”擁有了與眾不同的“心智”,區別於數據驅動的AI,以價值和因果驅動的“通通”能夠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做出可解釋的決策,而不是簡單地執行預設的程式。比如媽媽如果喊她上床睡覺,她會根據當下狀態和自己的需求進行溝通,規劃出應對策略和話術,例如對媽媽説:“我覺得我今天表現很好,能不能再多玩一會兒?”以理服人和媽媽“博弈”一番,真是一個伶俐又聰明的小姑娘。
通用人工智慧是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也是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構建能夠理解真實世界的通用智慧體,是邁向通用人工智慧的必要條件。現在,通研院又有大動作。“‘通通’會有一個六口之家,還要上幼兒園”,這將促進通通在更多元化的場景中進行社交成長。而展望未來,從六口之家多個智慧體到社區維度到城市維度到國家維度,更大規模的多邊行為模擬將接續開展。
你可能會問:“‘通通’作為國際首個由價值與因果驅動的AGI系統原型,她的重要性是什麼?”“我們可以將通通具有的感知、決策及環境交互、人機交互的能力進行拆解,把‘通通’線上上虛擬平臺的學習能力遷移到線下機器人,‘通通’就通過不同的‘分身’進入各種應用場景、走進千家萬戶。”麼剛回答。
將“通通”的大腦引入現實世界,推動通用人工智慧形成新質生産力,通研院目前已與中國鐵塔合作,將智慧體通通賦能智慧鐵塔建設,並與相關機器人公司合作,為人形機器人提供一顆“智慧大腦”。
京西智谷算力“燃料”很充足
提到門頭溝,你可能會想到好山好水,經過這次“新質生産力看北京”的實地走訪,我們有了嶄新答案,它“還有好算力”。
走進京西智谷智算中心,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中,人工智慧算力集群賦能中小企業發展的圖景在記者團面前緩緩打開,它已為4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普惠算力和模型遷移開發服務。
“大家看到的這個設備可以提供20P的算力,相當於5000台個人電腦同時運算。”北京昇騰創新人工智慧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閆薪宇帶我們行走在京西智谷展廳中,邊走邊講解:“目前,京西智谷已建成500P全市最大國産自主可控人工智慧算力集群,這樣的算力集群能承載北京市的高校和企業遠端調用,為大模型研發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燃料’。”
那麼有了這麼強的算力,普惠性又體現在哪?閆薪宇告訴我們,這個事情最大的好處是讓中小企業再也不用買算力卡,利用算力集群,他們的花費是原來的四分之一,僅相當於他們買卡後在辦公場所使用所消耗的電量的錢。
超強算力加持下,京西智谷AI技術的多個場景紛紛落地。在園區的智空間,我們看見一排“數字人”在螢幕中圍繞不同主題滔滔不絕地進行直播帶貨、法律分析、氣象播報。閆薪宇説,在人工智慧的加持下,園區計算視聽産業發展迅速,比如現在門頭溝法院基於未成年人保護的一些法律知識,訓練這個“數字人”,它的學習不會超綱,能熟練掌握專業的、通用的知識,成為普法的好幫手。
“送走挖煤人,引進AI人”,中關村門頭溝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索鑫説,門頭溝區曾是北京最重要的煤炭供應基地和工業區之一,2020年,門頭溝區關停了最後一家國有煤礦,徹底結束了採煤歷史。此後,門頭溝區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堅持“科技強區”,培育人工智慧、超高清數字視聽、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三大産業”。其中,人工智慧方向,門頭溝重點打造京西智谷,引入華為昇騰團隊提供技術支援和服務,已發展為北京市人工智慧産業的重要佈局區域。
北京“逐浪”人工智慧
通研院、京西智谷是北京市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北京作為國內人工智慧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人工智慧相關企業2200余家,約佔全國的四成;發佈大模型、備案上線大模型數量均佔全國近一半。
當前,北京正加速深化人工智慧大模型系統佈局,向算力、數據等國際普遍共識的人工智慧發展瓶頸進行突破。北京積極佈局算力中心,海淀區、朝陽區、門頭溝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每一座算力中心的建立都是對這座城市未來智慧發展的堅定承諾。支援通研院、智源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攻克核心關鍵技術,涌現出中國首個悟道大模型、全球首個通用智慧人“通通”等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其中,海淀區是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科研基礎最好、研發創新能力最強、産品迭代最活躍的地區,擁有人工智慧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14家,智源院、通研院等新型研發機構3家,有清華、北大等21家高校獲批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正重點聚焦算力、數據、技術、應用、生態等方面強化佈局,推動人工智慧産業佔先發展,積極培育打造新質生産力。目前,3500P算力已經部署就位,産出了全球首款類腦互補視覺晶片“天眸芯”以及“太極-II”光計算訓練晶片等一批原創成果,並開始率先建設人工智慧創新街區。
相信,未來在實現AGI征程上,一定有北京力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