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聚焦科技創新生態和營商環境的優化,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産業領域的創新主體,持續助力企業發展。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聯合北大、北航、清華大學、北醫三院、北交大等高校院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並支援駐區高校建設大學科技園,打造環高校創新帶,同時加快推進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在升級創業孵化服務方面,建成以“集中辦公區-眾創空間-加速器-産業園區”為載體的服務鏈條,持續推動硬科技孵化服務升級,全區各類創新服務機構、孵化機構達到181家,整個孵化空間總面積達到200余萬平方米。為進一步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建立了“全鏈條”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和覆蓋29個街鎮的協同服務企業機制。目前全區集聚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2家,獨角獸企業51家,上市公司總數267家,上市公司是居全國地級市(區)之首。
在知識産權服務方面,落地北京市和中關村兩個知識産權保護中心,通過專利預審政策把發明專利授權時間從540天縮短到54天;積極開展高價值專利運營。到2022年底,海淀區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95件,是全國的42倍。
在營商環境方面,近三年海淀區在全市連續排名第一,率先實施“集群註冊”、“零成本”註冊;率先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率先實現住所標準化登記、全程“零材料”提交;主要涉稅事項全部網上辦理;七成以上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也是全程網上辦結;如今平均每天有50家以上科技企業在海淀誕生。
在引才聚才方面,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深入實施“薪火共燃”計劃、“海英計劃”的升級版、“企航計劃”助力人才發展,目前全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99.7萬人;同時也在全市率先推進人才領域先行先試改革,建成外國人出入境服務廳,開展外籍高端人才工作許可和居留證“雙證聯辦”。
在信用服務方面,海淀區是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區,區內企業發債可直接向國家發改委申請,評估時間縮短到10個工作日;申請信用貸款時可通過海淀區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線上九十多家銀行、金融機構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務,在這些方面不斷優化提升服務水準,滿足企業的需要,支援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