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昌平區創新發展的主要成果都有哪些?

受訪人:北京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昌平區副區長 柳強

  一方面,正像您所説的,昌平始終以服務首都發展為統領,緊扣“五子”聯動,大力地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兩谷一園”創新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創新的成果,可以説是碩果纍纍,發展生機勃勃,“生命谷”呢,我們全力保障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在“生命谷”匯聚了北京所,腦中心蛋白質中心等一大批的這個國家級的研發機構,入駐了北京疫苗檢測中心、國際研究型醫院等平臺。近兩年呢,我們也新引入了新生巢、飛鏢國際等一批國際化的、專業化的平臺公司,這個“澤布替尼”、“奧布替尼”等一大批中國原創的新藥,從這裡走向世界,地貧症基因編輯療法、心血管的AI診斷軟體等一大批的創新的産品也是從生命園陸續推出,可以説呢生命園已經成為我國生物科學領域裏邊的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園區之一。在“能源谷”,我們積極踐行“雙碳”戰略,深化部市合作機制,加強了與央企的對接聯動。華能清能院入選了國家首批二十家標桿的重點實驗室,中海油的研究院、國家能源低碳研究院獲批了全國的重點實驗室,中國電子信安院入選了工信部的産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在“能源谷”涌現出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4500伏IGBT晶片等一大批自主創新的成果。全市首個碳中和主題公園——溫榆河未來智谷,目前已經成為全北京的網紅打卡地。在沙河高教園,可以説沙河高教園的協同創新的起勢良好。在“一校一策”的這個合作機制這方面的不斷深化,在高教園區內入駐了整建制的學院43個,一流學科9個,我們組建了高校聯盟,設立了教學、科研、空間共用等8個專項的工作委員會,實現了高校資源共用、學科共建、聯合創新、校際融合。校城融合可以説是不斷的深化,我們還成立了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中心,設立了高校成果轉化概念驗證資金,還有專門設立了成果高校成果轉化的基金。從另外我們從高校內選聘了首批32名的科技副總到企業任職,目前在園區裏面已經集聚了高校成果轉化的企業100多家。另一方面,昌平區始終牢記“攻關未來科技、發展未來産業、集聚未來人才”的初心和使命,聚焦了做強三大千億級的産業集群,實施“六個一”工程。什麼叫“六個一”呢?也是每個産業集群都要有一個産業專班,有一部專項的産業規劃,有一個特色的産業園區,有一套支援的産業政策,一批有針對性的創新平臺,設立一支專項的産業基金,這樣我們促進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等多元主體的有效連結,加快了構建現代化的産業體系,這個主要介紹一下昌平的這個主要的這個産業方面的情況。醫藥健康産業是昌平區的成長的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産業。近年來昌平區聚焦前沿技術、醫療器械、美麗健康等賽道,形成了基礎研究、中試研發、生産流通、終端醫療完整的産業鏈。醫藥健康産業呢,去年2022年的産業服務達到800億元,增長了8.1%。另外我們醫藥健康産業的成功入圍,全國的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面向未來呢,我們將沿着醫藥健康産業倍增行動計劃的藍圖,以生命科學園為核心,打造了前沿技術賽道的制高點,以中關村昌平園為核心的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的增長極,以小湯山美麗智造園和美粧創新園為核心打造美麗健康産業賽道的新高地,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産業收入、工業産值、研發投入“三個翻一番”。再另外第二個産業的是先進能源産業,先進能源産業是昌平區的第一大産業,已經匯集了相關的企業近九百家,2022年呢先進能源産業的收入突破2400億元,目前呢五大電力企業、“三桶油”呢,在昌平都有佈局。另外的還有崑崙北斗、西清能源等優質的民營企業也入駐運營。也有央企和民企聯動發展産業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接下來,我們在能源方面聚焦能源網際網路、氫能、儲能、CCUS等賽道,依託央企打造能源領域的國家隊,努力把“能源谷”我們打造成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一張新名片。第三個産業是先進製造産業,先進製造産業在昌平有非常好的産業基礎,去年的實現産值是1140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産值的86%,我們區裏邊有三一、福田兩個呢,是北京首批的全球“燈塔工廠”,未來呢我們將以先進製造業的躍升行動計劃為指引,佈局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等賽道,促進行業數字化。在這裡,我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介紹一下我們這個正在規劃建設的北京數字化裝備與機器人産業園。數字化裝備和機器人産業園呢被工信部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確定為試點建設的園區,園區緊鄰海淀的中關村軟體園、永豐基地西邊緊鄰京新高速,東側臨近京藏高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總的建築面積超過30萬平米。在這呢,我們將打造集研發、中試、生産、檢測、服務等各個環節共榮共生的機器人産業應用的示範高地,也歡迎大家來多來考察,多來交流。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