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逐綠 精準滴灌 金融“貸”動首都建築綠色發展

日期:2024-07-08 16:03    來源:人民網

分享:
字號:        
  • 2
  • 2

  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綠色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五篇大文章”之一,對加快綠色金融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建築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在“雙碳”戰略目標下,建築業正逐漸加快綠色發展步伐。建築領域“向新綠逐”,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記者近日在北京調研走訪發現,書寫“綠色金融”大文章,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綠色建築等加大支援力度,走出了一條綠色金融與綠色發展“雙向奔赴”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向新逐綠 金融“貸”動區域發展底色煥新

  自從2023年12月25日住戶陸續領鑰匙、搬新居後,豐台區榆樹莊園小區的高品質居住環境就為居民所津津樂道。

  “我繞着新樓轉了好幾圈,越看越得意!真沒想到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第一個拿到鑰匙的村民高慧生談起收房當天的場景,依然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榆樹莊園小區。

榆樹莊園小區。

  來到榆樹莊園小區,可以看到,各種花草綠植高低錯落,中式園林景觀與一排排倣古小高層樓房相映成趣,居民散步嘮家常,其樂融融。

  “小區是精裝修交房,採用E1級環保材料,確保甲醛排放低於國家標準值。”項目負責人介紹,與很多其他回遷房小區不同,榆樹莊園秉承綠色工程的建設理念,採用全裝配式建造方式,這類模式有別於傳統房屋建造模式,是由工廠生産出房屋的“零配件”,再將其拼裝成樓房,形象一些説就是“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據了解,該項目既是住建部的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項目,又是國家“十三五”課題——“綠色建築及建築工業化”示範項目,是北京市回遷安置房項目中唯一的“雙示範”項目,樹立了高品質回遷安置房的新標桿。

  項目工程方北京榆構集團介紹,這一建造方式不僅能夠縮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時還能減少施工期間的噪音污染以及揚沙粉塵污染。

  綠色建築可在全生命周期內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等目的,而發展綠色建築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援。據了解,在榆樹莊園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組建項目團隊,創新推出“綠色信貸+綠色低碳建築+綠色監理”服務模式,為榆樹莊村集體企業授信14億元並實現綠色貸款投放5.05億元,為該村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提供金融支援,進一步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2023年12月25日,北京首個全裝配式棚改回遷房交房,豐臺榆樹莊2470戶村民喜遷新居。

2023年12月25日,北京首個全裝配式棚改回遷房交房,豐臺榆樹莊2470戶村民喜遷新居。

  “這解決了榆樹莊村被拆遷戶回遷上樓的實際困難,徹底改變榆樹莊村地區臟、亂、差的現狀,實現了集中供水、供電、供熱,使村民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建行北京豐臺支行副行長董斌説道。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北京市信貸支援建築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下稱“意見”),明確了項目綠色水準、提供綠色信貸支援、執行貸後管理、竣工驗收後管理的七個步驟和依據,對事前認定、事中管理、事後管理等各環節涉及的專業性支撐文件予以列示。

  “意見的出臺推動了金融與建築領域的政策銜接。”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後續建行將持續用好綠色信貸支援政策和配套資源,進一步跟進對接北京市産業空間升級、居住條件改善等城鄉建設需求,提升對建築綠色發展領域優質企業和項目的綠色信貸支援力度和綜合金融服務水準,助力北京市城鄉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精準滴灌 金融“貸”動首都建築綠色發展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建築工人忙碌作業……仲夏時節的中關村東升科技園項目現場一派繁忙。作為北京市2024年“3個100”重點工程,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在工程建設之初就確定了“綠色建築”三星級與美國“LEED認證”金級的目標。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項目建設現場。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項目建設現場。

  為降低建築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項目採取了多項節能降耗減碳措施,包括提升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採用高性能幕墻並大量應用綠色建材、可再生能源供能、海綿城市設計、雨水回用系統等等,努力實現建築低碳綠色化運作。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設期間,北京農商銀行給予了很大支援。北京農商銀行已為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二期·海開園項目提供22億元授信支援,為東升新時代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三期自持地塊集體産業用房項目提供19.5億元授信支援。

  “我們項目資金需求大、時間緊,銀行針對我們的節能減排特色開啟了綠色通道,給我們發放的貸款又快又好,授信額度、期限、貸款利率等各方麵條件都跟我們的實際用款需求相匹配。真的非常感謝!”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二期項目負責團隊對北京農商銀行特別表示了感謝。

  北京農商銀行公司金融部副總經理許旖旎表示,從調查環節拿到企業項目材料開始,銀行即為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的企業打上了“標籤”,在後續審批、放貸環節均按照重點標識項目走綠色審批任務,相比傳統信貸項目流程更便捷、利率更優惠,在貸款規模上,綠色項目也要優先保證。

  精準識“綠”、耐心護“綠”,創新優化綠色金融産品與服務,加快賦能建築領域綠色轉型升級,首都銀行業正在以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為擦亮綠色發展的生態底色。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數據顯示,2024年1-5月,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累計發放“京綠通”“京綠融”貨幣政策工具超38.5億元,引導撬動更多信貸資源向綠色領域聚集,目前北京市綠信貸餘額突破2萬億元。(鮑聰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