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務國際種業科技園區:打造國家種業創新高地

日期:2023-02-16 16:47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于家務國際種業科技園區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於家務鄉,2011年成立,先後被科技部、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基地及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園區總面積5萬畝,規劃建築面積21.6萬平方米,一期已完成建設8.2萬平方米,擁有3萬畝育種展示基地、千畝新品種展示基地,已集聚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林科學院等4家高校院所,以及先正達集團、法國利馬格蘭、北京京研益農等6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中關村”,為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做出“北京貢獻”。

  匯聚種業創新要素

  現代種業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園區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12家國內農業頂尖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建立了國家玉米改良中心、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5個農業科技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培育孵化了神舟綠鵬、供給互聯等10余家科技型企業。相繼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青年英才創新基地,引進碩士以上人才近200人,博士以上人才80人。一批專家、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在園區創新創業,開展種業科研、中試示範、成果轉化、檢驗檢測、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創客空間、交易結算等業務。

  多項“卡脖子”技術取得突破。先後育成系列玉米新品種100余個,累計推廣超過3億畝,其中京科968超過1億畝,京農科728超過2000萬畝。系列蔬菜新品種年推廣1000萬畝以上,為國家蔬菜種業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其中京秋3號在秋白菜品種中保持領先地位,京春娃、京葫36實現了國內對春白菜、溫室西葫蘆品種的突破,京欣、華欣、京美系列品種支撐了北方保護地西瓜2次品種更新。運用航太搭載和分子技術選育出系列專用大豆、鮮食番茄和高産優質辣椒品種100余個。在國際上首次創建了中國二係雜交小麥育種技術體系,發現和利用了一批光敏型BS系列小麥不育係,育成一批雜交小麥新品種。

  搭建共性技術平臺

  園區聚焦種業共性技術需求,搭建了先進的種業關鍵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平臺匯集全球先進的大型分子檢測儀器設備500多臺(套),于2021年順利獲得CASL國家資質認證,成為北京市第一家取得CASL資質的第三方種子品質檢驗機構,並於2022年通過轉基因檢測擴項。平臺組建了一支行業經驗豐富的檢測人才團隊,為育種企業在常規分子檢測、晶片檢測、基因測序、技術研發及玉米DH係育種等領域,提供個性化定制的檢驗方案和成套檢測服務,每年為400余家種業企業和科研單位提供技術服務,檢測數據點1000萬個以上。

  做好公共配套服務

  園區不斷完善公共配套服務,為企業提供更好地育種、展示等服務,讓科研人員有更多時間搞科研。建設高標準的北方育種展示基地3萬畝,為入駐企業提供獨立封閉的育種研發與展示單元,以及農機作業、植保作業、水肥管理、土壤改良、綠色防控、銷售對接、廢棄物處理等專業化服務。建立千畝農作物新品種展示、評價、推介基地,常年舉辦中國北京種業大會、北京現代種業博覽會、京津冀番茄&黃瓜擂臺賽、鮮食玉米節、玉米種子及全産業鏈大會和各類優質農産品展銷活動,每年展示5000個以上作物新品種,推廣優良農作物品種300個左右,加速推動種業科技成果轉化。

  2021年10月,園區8.2萬平方米標誌性建築——國際種業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包含1.8萬平方米總部基地孵化空間、9000平方米研發中心、2500平方米雙創公共服務平臺、2萬平米培訓中心,1.2萬平米的人才公寓也即將啟動,為入駐單位提供辦公、科研、檢驗檢測、會議展覽等綜合性服務,滿足園區職住一體的需求。

  堅持種業引領發展

  園區通過種業引領做精做強精品蔬菜、農産品加工等傳統産業,推動農業生産提質增效。不斷加強優勢農作物品種展示與推廣,培育優質種苗,發展“一村一品”,進一步增強種業對周邊農業現代化的帶動作用,2022年園區向周邊地區供應優質蔬菜種苗5000萬餘株,供應精品蔬菜6萬餘噸,打造了由種子到農産品的全鏈式供應體系。

  以種業為基礎,探索發展科技、文化品牌理念支撐的生物育種科技服務業、都市型現代農業、種業會展經濟等産業新業態。開展職業農民培訓學校、商業化育種學校等新型農業教育培訓。充分發揮種業産業輻射帶動能力,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農業産業化利益聯結機制,採取“三金”聯農模式、“訂單農業”模式、“村企合作”模式,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2022年,園區獲得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高品質科技園區建設”專項資金支援,建設生物育種産業化示範基地、育種加速器、種業雙創服務平臺等軟硬體設施,全面提升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承載能力,全力打造國家種業創新高地。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