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吸引全球50多個國家及重要國際組織的300余位國際嘉賓、上千名嘉賓參加。會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聯盟”成立。
開幕式現場(龐婷 攝)
開幕式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近年來,北京等地區大力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以數據流通、開發利用貫穿城市規劃、建設、運作的全過程,不斷激發城市經濟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準,推動城市實現高品質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整體協同。
劉烈宏認為,全域數字化轉型要將城市作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綜合載體,發揮數據要素在賦能全局中的乘數效應,要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作為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城市治理理念、服務能力的躍升。同時,還要進一步推進産城深度融合,要深入推進兼顧城市治理現代化與産業體系現代化的城市數字化轉型,把握好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與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關係,通過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促進城市數據資源不斷豐富匯聚,結合城市産業集聚、人才集中、場景豐富等優勢深化數據資源流通利用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形成良性迴圈,更好促進城市高品質發展。
大會致力於構建國際合作平臺,本屆邀請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白雅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讓·梯若爾、烏茲別克塔什幹副市長拉希莫娃·杜爾多娜·舒庫魯拉耶芙娜等國際嘉賓發表致辭。他們從全球視角出發,探討了數字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強調了國際合作、包容性發展和數字治理的重要性,並對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實踐表示高度關注。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聯盟”成立(龐婷 攝)
城市作為技術變革與政策創新核心載體,正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協作的關鍵力量。開幕式上,北京攜手來自歐洲、北美、亞太、中東及拉美等五大洲的40余個核心夥伴城市,共同發起成立“全球數字經濟城市聯盟”。聯盟將聚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跨境數據治理、人工智慧倫理、智慧城市應用等關鍵議題,深化城市集群協同發展、産業生態共建、數字治理創新等實踐。
從2023年大會首次提出“數字經濟夥伴城市”合作倡議,到2024年北京市聯合首批成員啟動“六項行動計劃”,今年在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國際電信聯盟、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等國際組織的支援下,發起成立全球數字經濟城市聯盟,彰顯北京持續探索數字經濟發展理念和創新路徑的實踐精神。
據悉,大會設置“1+6+N”框架,即1場開幕式、6場主論壇、多場專題論壇及特色活動。大會將圍繞人工智慧融合應用、數字安全、數據要素重要領域以及數字醫療等新興賽道,舉辦46場專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