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辦會 順應全球新期待

日期:2025-09-10 09:4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綜合性展會、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中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之一……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10日開幕。

  近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甚囂塵上的背景下,世界需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平臺,服貿會在這一背景下持續舉辦,也是順應全球期待。

本屆服貿會展出的具身智慧機器人。(程功 攝)

本屆服貿會展出的具身智慧機器人。(程功 攝

現場具身智慧機器人前沿産業成果展示。

現場具身智慧機器人前沿産業成果展示。程功 攝

持續辦會 順應全球新期待

以“賽事名城·鏈動全球”為主題的體育服務專題展,展覽總面積達7650平方米。(程功 攝)

以“科技賦能 創意引領”為主題的文旅服務專題展,展區面積約1.11萬平方米。

以“科技賦能 創意引領”為主題的文旅服務專題展,展區面積約1.11萬平方米。(程功 攝)

  新型數字服務貿易增長前景可觀

  記者:2025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穩步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0%。其中,出口16883億元,增長15.0%;進口21989.6億元,增長3.2%。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李俊:2025年上半年我國服務出口實現快速增長,一方面,受益於我國持續推進入境旅游免簽和來華人員便利化政策,吸引了大批外籍游客來華旅游消費,2025年上半年我國旅行服務出口增長高達66.8%,遠高於旅行進口(出境旅游)4.4%的增長速度。

  另一方面,知識密集型服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上半年受游戲出海等因素推動,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增長高達49.9%。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也延續了較快增長態勢。

  記者:我國服務貿易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又有哪些新的挑戰?

  李俊:展望未來,隨着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我國與全球南方和“一帶一路”市場的服務貿易合作有較大增長機遇;人工智慧與數智技術創新應用産生的新型數字服務貿易增長前景可觀;全球産業鏈供應鏈調整重組,以及中國企業出海而帶動的生産性服務貿易有望迎來增長契機。

  同時,美國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導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面臨壓力,這勢必也會影響全球服務貿易甚至世界經濟增長,中國服務貿易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惡化、貿易壁壘增多,這些不利因素都會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構成較大挑戰。

  服務貿易成全球貿易增長主引擎

  記者:2025年服貿會的年度主題是“數智領航,服貿煥新”,在您看來,2025年全球服務貿易有哪些新特點?

  李俊:服務貿易正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受美國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貨物貿易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相比較而言,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增長中的貢獻更為突出。世界貿易組織(WTO)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服務出口預計增長4%。

  旅行和數智服務兩大領域表現較為亮眼。旅行是世界第一大服務貿易領域。根據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國際游客總數突破3億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5%,繼續保持較為強勁的復蘇態勢。

  在數智服務方面,近年來,智慧駕駛和大模型等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産生了對跨境數據服務貿易的巨大需求。據WTO統計,與數據貿易關聯度較大的資訊服務貿易近五年來年均增長速度超過9%,遠高於同期服務出口總額年均5%的增長速度。

  記者:服貿會能夠持續舉辦並越來越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李俊:通過連續多年舉辦服貿會,堅定了我們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擴大服務貿易高水準開放的決心。

  舉辦服貿會是順應當前我國經濟貿易升級方向、促進我國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甚囂塵上,世界需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平臺,服貿會在這一背景下持續舉辦,也是順應全球期待,為世界各國搭建的合作平臺。

  服務貿易與服務消費應融合發展

  記者:當前中國服務市場對全球的吸引力如何?未來如何進一步發揮優勢?

  李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服務市場。2024年,我國服務進口6105.7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旅行服務進口以2510.2億美元規模領跑全球,較美國高出721.2億美元。

  未來要發揮我國服務市場優勢,一個重要發力點在於促進服務貿易與服務消費融合發展。從供給側看,通過擴大服務貿易開放,引入國際優質服務提供商,可以促進國內服務主體良性競爭,改善國內服務供給品質;從需求側看,服務貿易中的入境旅游是國內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入境旅游,既可帶動服務出口,還可促進國內消費。

  記者:您認為,北京應該如何抓住服貿會舉辦的重大機遇?

  李俊:北京要依託服貿會這個金字招牌,以服貿會的高品質發展推動北京市服務貿易的高品質發展。除了辦好服貿會外,要延伸服貿會品牌價值,打造“北京服務”和“中國服務”品牌。比如依託服貿會建立服務品牌資源庫,為“首發首秀首展企業”和“服貿會服務示範案例”定制統一標識,通過線上線下常態化推介強化“找北京服務就找服貿會”,乃至“找中國服務就找服貿會”的品牌認知。

  同時,北京可以探索培育服貿會生態體系,打通服貿會與北京“兩區”建設、促進服務消費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工作,努力把服貿會打造成為連結國內外優質服務資源供需對接的平臺。(袁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