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新”而行 以“質”取勝!以新質生産力構建北京高品質發展新引擎

日期:2024-06-25 13:55    來源: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官網

分享:
字號:        
  • 光子晶片
  • 光子晶片

  智慧機械臂撰寫書法、無人駕駛小巴安全暢行、戴上VR進入虛擬元宇宙……近日,中外記者在“萬千氣象看北京·解碼新質生産力”網上主題宣傳活動中,全方位、近距離地見證了北京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核心領域的關鍵成果。

  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路傳播局指導,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和北京市稅務局主辦,朝陽區委網信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線上承辦。

  數據顯示,2024年1-4月,北京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7.9%,總體經濟運作平穩,保持恢復向好態勢。四大支柱行業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0.3%,汽車製造業增長19.5%,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9.5%,醫藥製造業增長1.8%,起到顯著的帶動作用。部分高端或新興領域産品産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風力發電機組和智慧手機産量分別增長3倍、1倍、60.4%和25.1%。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北京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中心,統籌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培育壯大各類科技力量,持續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計劃,前瞻佈局未來産業新賽道,加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以新提質 資訊技術賦能經濟發展

  網際網路3.0作為數字經濟未來新增長點,正在成為我國數字化轉型的全新路徑。北京首個網際網路3.0産業園——中關村網際網路3.0産業園自2023年8月開園以來,全力構建網際網路3.0生態,打造産業生態高地,實現了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起核心作用的機制創新,形成了一整套面向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的科創服務培育模式,並設立了一支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專業團隊。

  截至2023年底,整個園區營收累計超20億元,初步形成了生態上下游的合作、協同效應。

  在此次參訪活動中,中外記者在産業園裏“玩”得不亦樂乎,與“哪吒”“蘇小妹”等數字人用英語對話,體驗消費元宇宙空間,沉浸式感受到數字智慧的樂趣。

  “我在體驗的時候打破了畫面中的幾個花瓶,因為我還沒有習慣用‘假手’。”6月3日,在中關村網際網路3.0産業園,保加利亞《24小時報》記者Pavleta Davidova興致勃勃地講述她體驗消費元宇宙空間的過程。

  光子晶片計算速度比電子晶片快約1000倍,功耗卻更低,成為當下各國爭相佈局的前沿産業。

  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是北京首個積體電路與整合光路雙整合的創新示範園,目前已有40余家優質積體電路/硅光企業落戶於此。

  園區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産品,初步實現了以積體電路設計為主導産業、光子整合為特色的産業集聚。

光子晶片展示區

光子晶片展示區

  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支撐,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和重要驅動力量。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以來,就承擔起與工業網際網路相關的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研究,標識解析體系和網路、平臺、安全體系建設等工作,發揮了“龍頭”作用。

  在工業網際網路測試體驗中心,實時化、實例化、體驗化地呈現了工業網際網路驅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場景。在這裡,中外記者深入了解了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前沿成果,看到了中國在産業數字化上的蹄疾步穩、探索求變。

  以智促新 新興産業培育新增長點

  隨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等工作的深入開展,北京率先規劃建設了全國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迸發出強勁的新質生産力。

  在經開區的道路上,一輛輛戴着“雷達帽”、車上安全員幾乎不用操作的自動駕駛乘用車進進出出,它們按照設定好的路線自動駕駛,穿梭在馬路上。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實時的雲、可靠的網、精確的圖……中外記者饒有興趣地體驗了無人駕駛小巴車和無人駕駛計程車,他們對未來的日常生活和智慧出行充滿了期待。

無人駕駛小巴車

無人駕駛小巴車

  除了自動駕駛技術,氫能也是行業變革的主要推動力,氫能作為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被廣泛應用於交通、能源、工業等領域。

  “雙碳”目標下,發展氫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北京市把握氫能産業發展的關鍵窗口期與機遇期,在氫能領域發展成效顯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

  在國氫科技總部,記者了解到,搭載“氫騰”燃料電池的氫能大巴已先後服務了2021博鰲亞洲論壇、2021東盟博覽會、2022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等大型活動,推進了燃料電池車規模化應用。

  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生物醫藥産業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位於“中國藥谷”的北京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的五和博澳藥業公司主要從事全球獨家、高技術壁壘的原創新藥研發,聚焦代謝性疾病、惡性腫瘤、抗炎免疫等重大疾病,重點發展“現代天然藥物”和“高端創新製劑”,不斷探索中國原創新藥的發展路徑,通過高端製劑研發,提升現有産品的臨床價值。

  以制為新 促未來科技産業高品質崛起

  “數字時代”撲面而來,以人工智慧(AI)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

  在新奧特特效展示區,記者們可以即刻“飛”去熱帶雨林,也能轉瞬置身冰天雪地中,這正是該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虛擬演播室産品,這項技術突破了傳統演播室受制於物理空間的局限性,可以實現虛擬角色的無縫植入,打通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空間共存感,呈現出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效果。

  身為媒體行業從業者,中外記者真正感受到了新質生産力在媒體融合領域的延伸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轉型升級。

  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和智慧化水準的提升,則是北京新質生産力蓬勃發展的另一個生動寫照。

  梅卡曼德機械臂嫺熟分揀貨物的演示,讓中外記者領略了“AI”與“3D視覺”技術結合的魅力,二者仿佛機器的“大腦”和“眼睛”,滿足了物流、倉儲行業的出貨、供包等多種複雜場景的智慧化需求。

  在人工智慧領域,以聲學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提高機器人對人類語言的理解和處理能力。搭載了聲智科技智慧語音交互技術的機械臂在中外記者面前有板有眼地大展書法才藝。而融合了遠場聲學、多模態識別等技術的聲智科技壹元人工智慧開發框架,能夠圍繞稅務、健康、政務等多樣化應用場景提供AI解決方案。

  走進北京聲智科技有限公司展廳時,一台可以寫字的智慧交互機械臂正在奮筆疾書,當工作人員下達一個新的指令,機械臂一筆一畫地寫下了中英文的“萬千氣象看北京·解碼新質生産力”,字跡看上去清晰且美觀。

  以新立志,行穩“志”遠。北京的新質生産力正以昂揚的鬥志大踏步邁向未來!

  未來已來,新質生産力各領域不斷涌現出的創新成果和實踐經驗,正在向世界展現一個科技創新的北京、充滿活力的北京、未來可期的北京。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