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展,觀眾與智慧戲曲機器人合影。(潘之望 攝)
9月12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旅服務專題展精彩亮相首鋼園,現場人流如織,參與高科技互動體驗,沉浸式游覽北京中軸線,觀看精彩京劇演出,觀眾全方位感受北京文化魅力,不斷收穫着驚喜。
沉浸式游覽北京中軸線
利用VR技術看長城、穿越北京中軸線,在互動游戲中領略大詩人李白的曠世奇才,把國家大劇院的建築形態做成項鍊戴在身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最新成果紛紛亮相本屆文旅服務專題,歷史文化遺産不僅活起來、動起來,還在不知不覺中浸潤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在這兒!真的進畫裏了!”歌華傳媒的“數游中軸線·京師萬象圖”體驗區,一位觀眾指着眼前的大屏,興奮地喊起來。螢幕中,天壇祈年殿周邊各色商鋪林立,一派繁華盛景,街市行人中,有做生意的小販,有巡邏的侍衛,有抱着孩子的母親,還有一位借助科技穿越到古畫中去的現代人。這位“不速之客”不僅可以自由在鬧市穿梭,還可以走進其中的店舖,與夥計互動,或者跟侍衛攀談,獲取相應的歷史文化知識,完成各類任務。
“我們參考了大量古畫和歷史資料,全新創作了一幅以清朝北京中軸線為主要內容的長軸畫卷,採用LED大屏或鐳射投影方式呈現,通過三維引擎、融合定位演算法等技術,觀眾可以‘一鍵入畫’進行沉浸式體驗瀏覽。”歌華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志華介紹。
除了中軸線,長城、故宮、大運河等北京久負盛名的文化名片,也在服貿會上以各種形式呈現。六面方形螢幕加上裸眼3D技術,最能完美適配藻井這一建築構件,在“穹天玉宇”數字藝術體驗空間,觀眾可沉浸式欣賞隆福寺藻井的千變萬化;在虛擬拍攝和AI技術的幫助下,觀眾可以騎着飛龍俯瞰大運河的壯美景色,還能生成屬於自己的創意視頻……高科技越來越受到文旅行業青睞,這些技術手段不僅讓古老文化煥發新生,也為文旅場景帶來了別樣體驗。
京劇《齊白石》贏得陣陣喝彩
演藝之都,佳作薈萃。本屆文旅服務專題展覽中,一大批北京生産的精品文藝佳作集中展示,以直觀的互動體驗與觀眾面對面,讓京産文藝作品的魅力在方寸之間綻放。
位於9號展館的“演藝之都 戲韻新空間”展示區,就圍滿了駐足的觀眾。臺上,北京京劇院新編京劇《齊白石》正在上演,唱念做打緊湊酣暢,唱腔曲韻鏗鏘悠長,引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據介紹,此次服貿會期間,多部京城文藝精品創作的代表作品,如北京京劇院京劇《齊白石》、繁星戲劇村《童戲社:臉譜戲三絕》及中國木偶劇院木偶劇《梁祝》等優秀劇目都將亮相會展現場。
超過1000平方米的“北京大視聽”展區,是本屆服貿會文旅服務板塊中最大的專題展區。這裡正在舉行的“2024年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展”,重點展示2023年以來北京視聽文藝精品創作成果。《第二十條》《年會不能停!》等八部京産電影精彩片段或片花在現場滾動播放,《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等京産電視劇則在現場設置場景再現打卡區。
見證“三體”遠征艦隊壯闊旅程
位於9號館的文化科技會客廳,MR混合現實一體機PICO 4 Ultra、VR互動游戲《三體:遠征》、結合數字電影級特效技術和數塊巨幅高清屏的長城……震撼的視覺體驗,豐富的互動體驗,有趣的闖關游戲,述説着文化新質生産力的故事。
在MR混合現實一體機PICO 4 Ultra打造的《達芬奇:狂想之翼》中,觀眾猶如置身於歷史深處,與達芬奇並肩探險,更領略了MR互動劇的神奇。用手輕掃“懸浮”在空中的畫軸,一幅幅畫作瞬間圍繞在四週,觀眾立刻置身於一個小型美術館。在這裡,觀眾還可體驗劉慈欣筆下的科幻迷終極盛宴——《三體》,由PICO和三體宇宙打造的《三體:遠征》生動地呈現於PICO 4 Ultra之中,讓觀眾可瞬間置身原著描繪的“三體游戲”之中,親歷脫水浸泡的奇觀,見證三體遠征艦隊啟航的壯闊旅程。(路艷霞 袁雲兒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