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 全球機構共促技術交易合作
5月27日下午,2023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在中關村展示中心頤和廳舉行。
5月27日下午,2023中關村論壇重磅活動——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暨全球技術交易生態夥伴大會舉辦,面向全球發佈中關村新技術新産品,舉辦了主旨演講、成果發佈、重大簽約等多項議程。
在開幕式現場,中外嘉賓共議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現狀與趨勢,共促全球技術交易合作,共謀前沿科技與産業發展新未來。
着重激發創新源頭活力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涌現出一批世界領先的原創科技成果。記者會上獲悉,北京建設中關村技術交易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匯聚了全球各類技術項目成果和需求9000余項、國際國內服務機構1000余家,進一步打造全球性技術交易生態網路。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蓬勃興起,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意義重大。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作為中關村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將通過舉辦26場主題活動,構建技術交易生態,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介前沿創新産品,打造國家級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平臺。
據了解,本屆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更着重激發創新源頭活力,邀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研討,舉辦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活動,推出一批高水準高品質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成果。大會還將進一步助力壯大技術經理人隊伍,發起成立“技術經理人協作網路”,發佈高品質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行動方案,匯聚最具影響力和行業公認的技術經理人,同時更注重國際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項目落地。
百項新技術新産品榜單發佈
作為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的兩大亮點,自2020年首次發佈以來,“百項新技術新産品榜單”和“百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榜單”持續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在5月27日的活動現場,大會如期發佈了這兩個榜單,其中備受矚目的百項新技術新産品榜單由300余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評選委員會評審後得出,共有來自33個國家2880余家機構申報的3220個項目參與評選。
作為首顆國産DPU晶片,中科馭數DPU晶片K2入選榜單,並被評選為十大最具影響力新技術新産品。“我們自2021年就參與了中關村論壇的百項新技術新産品首發,近年來在産品研發、市場推廣等公司各項運營指標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中科馭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入選榜單是對中科馭數走國産自主晶片研發道路的鼓舞,將進一步激勵團隊推動DPU晶片的研發迭代。
圍繞十大高精尖産業,大會主辦方還面向近40個國家和地區徵集3200余項新技術新産品和3800余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經過多輪評審,除最終形成兩個百項榜單之外,還遴選出“十大最具影響力新技術新産品”,以及“十大國際技術創新轉移項目”。
大會開幕式還舉辦了兩場重要簽約儀式。中關村發展集團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簽署關於構建新型校企合作關係、共建未來産業科技園的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簽署科學數據專區建設運營合作協議,推動各類科學數據匯聚、開發、流通、充分釋放科學數據的要素價值。
為科技成果轉化建言獻策
本次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還邀請了政府部門、高校院所、研究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科技服務機構、投資機構、領軍企業等各界參與。在開幕式現場,多位中外嘉賓為科技成果轉化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在致辭中倡議,拓展國際技術轉移轉化空間,打造全球科技産業創新網路,強化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並加快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促進重大前沿顛覆性成果的轉化應用,從而驅動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跨越發展,共同開闢經濟社會發展新領域和新賽道。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表示,數字技術的開發和使用、監管框架和治理必須以普遍人群為重心,聯合國秘書長提議各國政府在2024年聯合國未來峰會上達成全球數字契約,讓國際社會共建開放自由、安全包容的數字未來。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伍建民在主題演講中帶來了關於科研機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思考。他認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牽引器”“加速器”“指揮棒”“營養液”“催化劑”五個着力點,分別代表着堅持需求問題及應用導向、建立中試熟化平臺、完成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配套條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隊伍和人才建設。
“讓買者想買、讓賣者想賣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技術交易所董事長郭書貴認為,針對目前高校院所在技術交易方面存在顧慮多、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實施細則,並且通過擴大成果轉化的股權激勵改革、賦權改革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激發廣大科研機構以及科技人員推動技術交易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王海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