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23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集體採訪活動在京舉行,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技術交易大會組織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參會企業代表參加會議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關村論壇就像一個信號放大器,讓我們的硼中子俘獲治療技術(BNCT)獲得社會各界的關注。”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是中關村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連續參加大會帶來的益處,國科中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創新感慨道。
2023中關村論壇期間,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將圍繞“開放合作·共用未來”年度主題,舉辦26場技術交易主題活動,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個科技成果、創新項目尋求合作。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政府採購促進中心高級工程師鮑海寧介紹,2023年的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內容豐富、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將打造一場“全球買、全球賣”的技術交易盛會。
永不落幕的技術交易大會
成果轉化是推動科技産業和金融良性迴圈的關鍵環節,是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
作為中關村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自2020年設立以來,旨在促進全球科技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持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高地,構建全球技術交易生態網路。
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交易綜合服務平臺是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的重要支撐部分。
北京中關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強介紹,平臺自上線以來,實現了快速精準的供需匹配,打通了線上技術交易全流程的閉環;整合各類主體資源,匯集9600多項優質項目和730多項企業需求,連結技術轉移、知識産權等各類高端服務機構1000余家;導入300多項服務産品和定制服務包,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與孵化成長。
劉強還表示,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交易綜合服務平臺不僅開設了技術經理人人才培養平臺,還牽頭成立了北京國際技術交易聯盟,連結了100多家國內外服務機構。
為持續推動國內外技術經理人交流合作、職業體系建設與完善,大會期間還將發起成立技術經理人協作網路。
“技術經理人協作網路是由國內外優秀技術經理人自願發起,將成為服務科技人員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科技與經濟融合的關鍵力量。”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秘書長楊曉非説。
楊曉非表示,技術經理人協作網路將重點推動國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協作體系建設,着力完善技術經理人職業認可機制、長效工作機制,持續推動打造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大會品牌,建立國內外技術經理人的常態化交流合作平臺。
據鮑海寧介紹,《百項新技術新産品榜單》《百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榜單》《2022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高品質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行動方案》等重要成果都將於大會期間發佈。
《百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榜單》作為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重大發佈品牌之一,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組織實施徵集、遴選、發佈。
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路(ITTN)秘書長張璋介紹,2023年《百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榜單》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創新藥與大健康、創新醫療器械等年度重點領域方向,累計徵集技術項目3800余項,其中國際項目比例佔到70%。
構建技術交易全球“朋友圈”
中關村新技術新産品首發平臺,作為中關村新技術、新産品集中展示發佈的重要載體,自2019年至今共舉辦28場新技術新産品首發活動,有效推動了産品落地推廣及企業投融資發展。
《百項新技術新産品榜單》評選活動自2021年啟動以來,也成為中關村論壇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重磅發佈品牌之一。
中關村寬頻無線專網應用産業協會秘書長薛珊珊表示,截至目前,2023年百項新技術新産品累計收到33個國家2880余家機構申報的3220個新技術新産品項目,徵集範圍以及品質雙雙提升。
作為由中科院微電子所孵化的農業機器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中科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一代智慧農機就入選了往屆的《百項新技術新産品榜單》。
北京中科原動力創始人兼CEO韓威表示,當前我國農業勞動力流失及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農業現代化要實現高品質發展,農業生産機器代替人工是大勢所趨,“解決農業生産中的實際問題,是中科原動力的創新之源。”
“中關村論壇是一個非常好的國內外交流合作的平臺,豐富了我們攜手合作夥伴共建智慧農業生態的朋友圈。”在韓威看來,中關村論壇提供了面向國內外展示的機會,“讓更多中國智造走向世界。”
韓威透露,在2023年大會上,將推出新一代無人作業智慧農機,使農田作業更安全、更精準、更經濟、更高效。
持續參加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也讓高端心血管醫療器械領域的武漢楊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嘗到了很多“甜頭”。
在武漢楊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夥人施國敏看來,中關村論壇不僅為公司與國內外同行、上下游潛在合作方等帶來了更多交流機會,還與國內外從基礎科研、學術機構到臨床醫院建立了更多聯繫及合作,為企業在整個創新發展的市場應用方面帶來了新的更大機會。
賦能中國 引領發展浪潮
“生物醫藥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科技行業,將助推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我們作為行業一員,要緊盯國家戰略和最新的前沿科技。”諾誠健華企業傳播高級經理文潔説。
諾誠健華作為一家植根於中國且具有全球視野的新藥創制公司,過去幾年已經在中關村國際交易大會上展示了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十三五”專項成果——淋巴瘤創新藥奧布替尼,以及在研新藥——治療膽管癌等實體瘤的ICP-192(Gunagratinib)。
文潔認為,在創新戰略方面,要緊盯全球前沿靶點,開發全球首創(first-in-class)或者同類最佳(best-in-class)創新藥,解決大量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在人才戰略方面,生物醫藥行業要擁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從全球引進和國內培養兩個角度同時發力,不斷提升人才的戰略效能。
E超是繼B超、彩超之後的第三代技術。將全球領先的超聲技術和中國智造結合,改善國內高端超聲平臺技術稀缺的局面,使國産E超走向世界,是逸超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一直追求的目標。
逸超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雅克表示,參加中關村論壇將進一步夯實企業創新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他表示,將大力投入國産E超設備的研發,致力於讓定量E超成為健康管理和疾病診斷的基礎手段,讓大部分人群可以享受這項先進的診療技術。
“BNCT治療作為一種新興先進的腫瘤放療方法,就是新領域、新賽道。可以説,醫用BNCT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放射治療發展開創了嶄新篇章。”馬創新認為,當今世界範圍內,加速器BNCT的研究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自主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馬創新表示,國科中子將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BNCT實驗裝置基礎上,集合各方優勢,推動民族品牌企業發展。
“中關村論壇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風向標。希望論壇能發掘並邀請更多科技創新型企業開展交流與合作,構建開放、活躍的科技交流生態圈。”馬創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