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魔力服貿會迸發無限商機
跨國企業帶着最新科技成果亮相服貿會,外國展商“嘗鮮”中國電商平臺,小小“圓桌對話”迸發無限商機……9月6日,2023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落下帷幕,為期5天的盛會上,中外展商現場抓機遇、尋商機、談合作,各自都有滿滿的收穫。
9月6日,為期5天的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落下帷幕,不少觀眾在位於國家會議中心的綜合展區拍照留影。(武亦彬 攝)
多家跨國企業亮出重磅成果
一邊看視頻追劇一邊品嘗美食,無需用沾滿油污的手觸碰螢幕,只要對着螢幕比出一個簡單手勢,就能讓劇集視頻實現快進、暫停等操作。在商店和餐廳購買生鮮、餐食後,不需要單獨稱重,系統就能通過AI技術快速識別購買商品種類並自動稱重計費。在服貿會上,跨國科技巨頭英特爾的展區十分熱鬧,展出了人工智慧、智慧零售、個人電腦等諸多新技術和應用。
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這家跨國企業的最新技術正加速落地。“服貿會是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領創新的重要平臺,一系列創新成果在此亮相。”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公司事務總經理周兵説,公司將進一步發揮技術和生態的優勢,推動更多滿足中國本土需求的創新,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看好服貿會舞臺的跨國巨頭與行業領軍企業不止英特爾一家。高通公司展臺上展示了全球首個可以在安卓手機上運作的生成式AI大模型,飛利浦公司展出醫療創新解決方案,特斯拉帶來智慧生活方式新體驗,GE醫療亮出在中國研發、生産的創新成果,默克公司表態將持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眾多跨國企業來到服貿會,展示各自的最新成果,尋覓讓創新技術加快落地的商機。
外國展商搭上中國電商快車
“嘿,又見到你啦,上次買的伊朗藏紅花還沒喝完呢!”9月4日下午,正在服貿會上參展的伊朗小夥馬迪遇到熱情的中國“老主顧”,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兩年前的2021年服貿會上,首次參展的馬迪就因一口流利的漢語令人印象深刻。時隔兩年,他再次帶着特色商品前來,不過與上次只能在展會期間推介售賣商品不同,這次伊朗國家館於服貿會期間正式在京東平臺上線,往後伊朗的特色商品網友可以隨時下單。馬迪説,上線電商平臺後,他對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充滿期待。
“服貿會的國際化程度之高超越我們的預期。”首次在服貿會日本館展區亮相的阿德利亞有限公司國際部負責人吳斐興奮地表示。阿德利亞公司是一家日本本土玻璃製品生産商,首次參展帶來了酒杯、水杯、玻璃罐等各種玻璃製品。“我們的商品目前已經跟國內的電商平臺合作,可以在網上隨時下單。”吳斐告訴記者,而借助這次服貿會,公司又跟此前未曾合作過的一些中東地區經銷商有了對接,企業有望拓展新市場。
最小圓桌對話架起合作橋梁
這幾天,服貿會各展館裏人如潮涌。很多展區角落都擺着幾張小圓桌,嘈雜中,三五個人圍坐在一起,或交換名片、互加微信,或手持宣傳冊介紹,上演着最小的“圓桌對話”,促膝洽談中尋找着合作的商機。
“這幾天加了好幾十位微信好友!”首鋼園11號館,美爾斯通公司展臺負責人滕麗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諮詢觀眾。人群中,一位駐足許久的男士吸引了她的注意。這位男士是某知名銀行負責投資業務的葉先生。葉先生手上已經攢了好幾家企業的宣傳冊,都是他有意合作的企業。
美爾斯通是一家研發超導弱磁探測技術産品的初創企業,“硬科技”和“專精特新”企業的身份正是其吸引葉先生的亮點。簡單的幾句自我介紹後,滕麗立刻嗅到了合作的可能,一場“圓桌對話”開始了。
“這項技術能應用在哪些領域?”“有落地了嗎?”“成本如何?”……葉先生問得仔細,滕麗也答得到位。兩人約定,服貿會後,葉先生就到位於密雲區的美爾斯通園區進行實地探訪。
“服貿會的舞臺很大,有來自各地的企業、政府、園區、投資機構,我們帶着項目來,正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合作機會。”一家計劃將德國航空産業項目引入國內的企業負責人説。在2022年的服貿會上,同樣的“圓桌對話”見證了英國“智慧感測器”“碳纖維—麻纖維複合材料”項目落地房山區和德國史太白中國管理總部落地朝陽區。
洽談時間不長但效率極高,一張張簡易的小圓桌拉近了大家的距離——這些最小的圓桌對話,為企業搭建起溝通合作的橋梁。2023年的服貿會已經落幕,但促成的合作和交流仍將繼續。(趙語涵 孫奇茹 曹政 夏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