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標國際一流自由貿易港區 北京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驗收
12月20日,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跨省市綜合保稅區——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大興綜保區),正式通過由海關總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八部委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實地評審驗收,朝着建設開放型經濟創新平臺邁出重要一步。
8進8齣的16條車道一字排開,氣勢恢宏。一輛提貨車駛入海關卡口後,通過車牌自動識別,卡口數秒即完成抬杆,液晶屏清晰顯示車輛入區放行。“所有智慧卡口均能實現‘秒級驗放’。”北京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
大興綜保區總規劃面積4.35平方公里,其中保稅功能區3.52平方公里,口岸功能區0.83平方公里。本次一期驗收面積1.904平方公里,其中,圍網面積1.895平方公里,海關綜合業務樓面積0.009平方公里。
大興綜保區定位為大興機場臨空區的産業驅動引擎、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先行先試區、我國空港型綜合保稅區的發展引領區、東北亞地區參與全球貿易的核心節點。綜保區將依託區港一體化,探索建立首個“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的高效通關監管模式,結合“兩步申報”“先入區、後報關”監管模式,大幅提升通關時效。
立足京冀兩地協同發展實際需要,大興綜保區正被建設為“監管最有效、通關最便利、設施最先進、管理最科學、資源最集約”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成為促進北京“五子聯動”的重要一環。
在優化服務方面,依託“單一窗口”線上平臺和無紙化辦公,企業可以實現人不到場,通辦全程,不但降低了辦事等待時間,也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據北京海關企業管理處賈東介紹,企業需現場辦理的業務,只需一次提交,內部流轉,簡化企業辦事手續,提高辦公效率,實現“一窗通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智慧倉儲則讓企業可以庫盡其用。“企業可申請開展分類監管業務,通過電腦倉儲管理系統(WMS)與海關係統對接,將企業貨物管理精確到庫位。”賈東介紹,企業可隨時根據需要將保稅貨物清關轉換為非保稅貨物,並通過大興綜合保稅區智慧管理系統,模擬過卡,實現“貨不動即清關”。
未來,各項創新海關政策還將在大興綜保區落地,助力其發展生命健康産業、航空保障産業、新一代資訊技術、國際貿易、供應鏈管理及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業態,打造我國空港型綜合保稅區發展引領承載地。
截至目前,大興機場綜保區(一期)保稅功能區産業用地共計13宗,京冀兩地已聯合製定企業入區標準,開展招商工作,已簽約入駐新加坡南洋投資跨境電商項目、上藥華北國際供應鏈中心等6個項目。目前,口岸作業區已經建成BCS國際貨站庫、南航國際貨站庫和東航國際貨站庫等設施。(袁璐 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