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條”精準扶持未來科學城氫能産業 2025年氫能産業鏈累計收入預計突破300億元

日期:2021-12-10 09: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十六條”精準扶持未來科學城氫能産業 2025年氫能産業鏈累計收入預計突破300億元

  “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氫能産業發展備受關注。從北京未來科學城獲悉,近日,北京市昌平區印發《昌平區促進氫能産業創新發展支援措施》《昌平區氫能産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等文件。根據文件,未來科學城能源谷作為承載昌平區氫能産業的主要發展區域將享受“十六條”精準扶持政策,到2025年,累計氫能産業鏈收入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根據文件,未來科學城將打造“科創氫城、未來氫城、世界氫城”。2025年前,在科技創新方面,實現核心技術批量産業化,形成前沿衍生技術儲備,氫能産業關鍵環節技術與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在産業發展方面,引進、培育5至8家有國際影響力的産業鏈龍頭企業,孵化3家氫能領域上市企業,累計實現産業鏈收入規模突破300億元。在應用示範方面,擬建成加氫站10至15座,實現燃料電池車輛累計推廣1200輛以上,分佈式能源系統裝機規模累計達到5兆瓦。

  2021年11月,國內首套1300Nm3/h(標準立方米/小時)鹼性制氫水電解槽在蘇州正式下線,這臺“巨無霸”制氫設備外觀如同一個大圓桶狀,每小時産氫量可達1300標準立方米,不僅産量創下了國際之最,體積還比常規設備縮小三分之一。它正是由落戶未來科學城能源谷中的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貢獻了關鍵技術。這樣的關鍵技術突破正是“十六條”將重點扶持的領域。

  “十六條”在支援氫能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核心關鍵部件應用推廣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突破一批“卡脖子”工程,鼓勵企業、機構開展氫能與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及産業化項目;支援創新平臺建設,推動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産業創新中心等重大平臺落地;支援企業實現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首批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推動先進技術裝備多場景應用等。

  目前,除了純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也成為汽車新能源化的一條重要技術路徑。在支援氫燃料汽車産業方面,“十六條”提出支援參與國家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建設,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推廣;支援“氫能技術應用綜合試點示範項目”建設,推動氫能在交通、發電、供能、工業等多領域示範推廣應用;鼓勵區域內企業在通勤班車、公交、環衛清掃車、物流等領域開展示範。

  在搭建配套設施和配套政策方面,“十六條”表示將支援加氫站、油氫混合站等科學佈局,鼓勵利用現有加油站融合建設油氫混合站;鼓勵建設和創辦氫能領域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鼓勵高水準人才、研發團隊在昌平區發展,給予人才落戶、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服務、工作居住證等政策支援等。(趙語涵)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