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種業大會上展示北京育種新成果 “京”字號畜禽領跑全國
10月18日,第29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在北京園博園開幕。來自北京的農業企業和科研院所展示了農業育種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截至目前,本市蛋種雞、櫻桃谷鴨、北京鱘魚等在全國的市場佔比中均超過50%。國人餐桌上的雞蛋、鴨肉、鱘魚,京味兒佔了一半。
肉雞新品種打破國外壟斷
百姓的一日三餐,離不開肉蛋奶,這其中,“京”字號畜禽品種領跑全國。儘管沒有密集的養殖場,也沒有廣袤的大草原,但絲毫不妨礙北京畜牧業輻射影響全國。北到東北、南至海南,中國人餐桌上的雞蛋一半源自北京的蛋雞品種,全國奶牛六成是北京後代,櫻桃谷鴨佔全國肉鴨市場60%以上,北京鱘魚種苗年産量佔全國産量70%以上。亮眼的數據背後,是北京匯集了一批種業重點龍頭企業,持續為全國提供優質良種。
提起蛋雞“京紅”“京粉”,市民也許並不熟悉,可大家一日三餐吃的雞蛋,絕大多數都是它們的後代。“京紅”“京粉”來自位於平谷區的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蛋種雞品種。發展至今,包括“京紅”“京粉”在內的5個企業自育“京係”蛋雞品種在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50%,助力蛋雞率先成為不受國外控制的高産畜禽品種。
華都峪口禽業董事長孫皓介紹,企業還成功培育出“沃德168”,這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小型白羽肉雞品種,開創了我國小型白羽肉雞育種的先河,現已累計推廣5億隻。“沃德188”也即將通過審定,該品種將打破國外大型白羽肉雞的壟斷。憑藉強大的科研育種實力,華都峪口禽業已經躋身世界三大蛋雞育種公司之列,年制種量世界第一。
目前,北京市已經形成了以首農食品集團、順鑫農業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現代畜禽種業集團,建立了育種、養殖、加工、研發、銷售於一體的産業鏈發展模式。與此同時,企業市場地位不斷增強,北京黑豬“黑6”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位居同類産品前列;奶牛凍精産品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國內排名第一;“南口1號北京鴨”佔據高端烤鴨種源市場95%以上;肉蛋兼用型黃羽雞“北京油雞”獲得全國名特優新産品和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認定……
“京科”玉米走出國門
在我國,玉米是種植面積最大且總産量最高的第一大糧食作物,對糧食增産的貢獻率在80%以上。它不僅是畜牧業、養殖業、水産養殖業等的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食品、醫療衛生、化工業等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玉米良種創新和豐産穩産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專家趙久然介紹,玉米所科研團隊經過多年耕耘,現已育成“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種百餘個。其中“京科968”在2011年通過國家審定後已在全國推廣種植超過1億畝,增産糧食100多億公斤,是我國三大主導品種之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被譽為“我國近十年來作物育種的標誌性成果、可與國外抗衡的品種”。
市民愛吃的鮮食糯玉米當中,也有一半來自北京。由玉米所選育的“京科糯2000”長期以來一直是市場上最常見的鮮食玉米品種,在我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佔比最大、範圍最廣,常年種植面積在500萬畝左右,佔我國糯玉米總面積的50%左右,已累計種植1億畝以上。同時它還走出國門,成為越南等“一帶一路”國家主栽品種,佔越南糯玉米種植面積三分之二。
種子裝上中國“芯”
本屆種業大會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還展示了全新構建的全球最大玉米標準DNA指紋數據庫。該所在前期SSR分子指紋鑒定研究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包含5萬餘個玉米品種的SNP-DNA新型標準指紋數據庫。“這就好比給每種玉米辦理一個分子身份證,通過DNA指紋確認真實身份,避免市場上張冠李戴、套牌侵權行為發生。”趙久然説,“新一代高通量SNP分子鑒定技術可以實現更快速的品種檢測,最快1天之內就可以出具檢測結果。”
目前,國內首家擁有高密度基因晶片自主知識産權的北京拉索生物正在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開展合作,將為玉米品種鑒定和育種提供國産化基因檢測晶片。企業創始人李智介紹:“過去高密度基因晶片一直被外國公司壟斷,我國農業育種使用的基因晶片依賴從國外進口。國産晶片不僅成本可控、定制化程度高,最重要的是可以保障種子安全可控,為每一粒種子裝上中國‘芯’。”(孫雲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