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領域6家千億級龍頭企業齊聚海淀 中關村科學城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地

日期:2021-08-06 07:4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數字經濟領域6家千億級龍頭企業齊聚海淀 中關村科學城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地

  一秒鐘就能識別出“AI假臉”的AI攻防技術、用數字倣真進行心臟搭橋治療方案預判的“人工心臟”、打破工業軟體斷供風險的“求解器”……前沿技術不斷催生孵化全新業態,也給各行業插上了向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翅膀。據悉,中關村科學城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海淀地區生産總值近半,區內6家千億級數字經濟龍頭企業、180家上市企業、40余家獨角獸企業聚集,一座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已然形成。

  前沿科技催生新興業態

  在患者身上進行心臟支架和搭橋手術之前,如果從血液動力學的角度出發,在電腦中建立虛擬心臟模型並模擬手術裝置對血液流動的影響,就能盡可能地優化治療方案,減小手術風險。在中關村東升國際科學園內,從事自主倣真軟體研發和醫學影像技術研究的兩家科技企業正在“跨界”合作,聯合研發能模擬人類心臟的數字倣真“人工心臟”。

  “倣真技術最早源於工業製造領域,未來,在農業、生物醫療等各行各業,都會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北京雲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國家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北京中心副主任劉高升説。

  過去,使用工業倣真軟體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企業不僅要花費不菲的費用購買倣真軟體的使用許可,還要高薪聘請倣真技術專家,才能把倣真軟體用在自身的産品和業務上。

  多年前,雲道智造創始人屈凱峰從iPhone 4S手機中得到靈感,創造性地提出採用“倣真PaaS平臺+倣真APP”的模式打造一個類似於“工業界蘋果”的倣真平臺。在其打造的平臺上,中小企業不需要掌握複雜的倣真技能,只需要搜索“壓力容器”“金具”“電機”“管道”等關鍵詞,就能在雲道智造的APP商店裏下載一個個倣真應用,直接上手使用。

  在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的趨勢下,數字倣真市場蓬勃發展。在中關村科學城,以高校院所、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等為依託佈局了100多家智慧製造領域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及高精尖創新中心,已聚集了雲道智造、數位大方、用友、和利時等高端裝備、工業軟體和網際網路、智慧製造系統服務代表企業近200家。

  自主研發攻堅“數字基石”

  以數字倣真為代表的工業軟體技術,已成為推動我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動力,更是數字經濟新基建的“底層技術基石”。然而,當下倣真軟體的國産化率僅為5%左右,伴隨着工業軟體“斷供”情況頻發,倣真軟體國産化、自主化、普惠化成為必然趨勢,一批中關村科學城的科技企業正在發揮自主創新力量。

  “舉個例子,研發設計一款航空發動機需要用到幾千種CAE電腦輔助工程軟體,而這些軟體絕大部分來自國外,這也是導致我國設計研發環節較為薄弱的原因之一,我國急需自主可控的CAE軟體。”適創科技創始人郭志鵬説。

  在工業軟體技術這一“基石”之上,數字倣真軟體的核心技術“求解器”無疑是中流砥柱的底層技術。求解器,即最底層的物理、數學演算法架構,掌握核心自主的求解器技術,才能在國際産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先後就職於牛津、MIT、清華大學等頂尖高校後,郭志鵬在2016年成立適創科技。他們用三年半時間研發的第一款求解器,能比傳統軟體計算效率提升10倍,成本降低10倍。在這三年多時間裏,團隊連續不斷地進行研發投入,沒有半點兒收入。2020年起,多年的深耕終於開始收穫,其技術已經開始在壓鑄、汽車零部件製造等領域落地應用。

  海淀區副區長林劍華介紹,海淀區將在繼續加強數字倣真技術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支援高端裝備製造領域企業,聯合工業設計、倣真、測試等領域資源開展技術創新,搭建自主知識産權的數字化設計、倣真、測試、製造一體化産業服務平臺,助推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

  數字治理引領全國

  作為數字經濟的前沿領域,人工智慧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數據隱私、演算法偏見、技術濫用等安全問題也給社會公共治理與數字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嚴峻挑戰。比如,此前一度在網路上火熱的AI換臉應用,就因被質疑容易造成隱私侵權等問題而被下架。在國外,甚至有詐騙犯利用AI語音模倣軟體冒充公司大老闆成功詐騙。

  在中關村科學城,這樣的AI安全隱患有了“剋星”。在清華人工智慧研究院成果轉化公司瑞萊智慧的展廳裏,有一段借助AI技術將英國女王的臉“換”到惡搞舞蹈中的視頻,儘管看起來十分逼真自然,但瑞萊研發的DeepReal平臺能迅速檢測出異樣並作出提示:“假!視頻含有非真人臉。”

  據悉,利用産學研一體化優勢,瑞萊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攻防動態平衡”機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通過攻防對抗不斷升級,演練出針對性的防禦技術,目前已相繼推出人工智慧安全防火牆、隱私保護計算與深度合成內容檢測等多款自研平臺。

  為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産業穩健發展,幾天前,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瑞萊聯合發起,百度、華為、寒武紀、出門問問等人工智慧行業的核心骨幹企業、學術研究機構共同參與下,我國首份《人工智慧産業擔當宣言》在海淀發佈。中關村科學城相關負責人透露,在人工智慧産業,科學城已培育出一批領軍企業和創新型企業,誕生一批重大成果,並將在人工智慧晶片、安全、數據等方面探索推動標準體系的建立。(孫奇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