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經濟增長13.4%的背後——科創推動結構調整 新舊動能加速轉化

日期:2021-07-22 09:0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上半年北京經濟增長13.4%的背後——科創推動結構調整 新舊動能加速轉化

  13.4%!2021年上半年,北京交出經濟增長的亮眼成績單。這個數字背後,是高精尖産業産值、市場總消費、固定資産投資等一個個關鍵指標正增長的支撐。

  “上半年北京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見到新成效,‘兩區’建設跑出新速度,基層治理探索形成新成果,民生改善取得新進展。”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這是在國內外環境錯綜複雜的情況下,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結構調整、新舊動能加速轉化的結果。但這一增速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有2020年基數低的影響,也有疫苗産業爆發性增長拉動的原因。

  科技創新孕育新動能 北京新冠疫苗産量佔全國9成左右

  疫情之下,各地加速推進新冠疫苗接種。疫苗的包裝上,大多印着“北京”字樣。目前,北京牽頭研發的4支疫苗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産量佔全國90%左右。

  其中,國藥北生研、科興中維兩支疫苗累計産值突破1200億元,直接帶動上半年北京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9倍、兩年平均增長94.2%,不僅為抗擊疫情貢獻了北京力量,更成為工業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撐。

  佈局在先、增長在後,先期投資大、孕育時間長的生物醫藥産業更需長遠眼光。“北京佈局生物醫藥産業多年,創新成果正不斷落地。”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2020年疫情嚴峻之時,北京就開始支援企業研發生産疫苗。

  科興中維疫苗項目4個月完成建設、認證、生産許可等工作,100天完成産能1億至3億劑的新冠生産車間及其附屬設施建設,107天獲得藥品生産許可,146天完成五部委聯合驗收。

  這是北京科技創新孕育經濟新動能的縮影。數據顯示,作為北京的優勢長板,上半年電子行業增加值增長25.7%、兩年平均增長20.3%,小米手機二季度銷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二;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兩年分別平均增長54.4%和42.8%;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強、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百強”等企業榜單中,本市入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上半年北京經濟增長的成績來之不易,要全面、科學、辯證地看待。”相關負責人表示,既要看到北京經濟發展態勢穩中向好的一面,多個行業和指標好於預期,同時還要看到經濟恢復過程中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問題依然存在,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品質發展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全球高端資源要素引力場 178項“兩區”建設任務落地

  全球最大綜合放射治療設備供應商瓦裏安的北京亦莊工廠裏,一台名為“Halcyon”的醫用直線加速器正在測試。它的誕生首次實現了100%圖像引導,能把放射線劑量最大限度集中在腫瘤細胞上,實現高精度、高劑量、高療效、低損傷。

  因為看好北京的投資環境,瓦裏安毅然選擇追加投資擴産。“北京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和政策支援,讓我們持續投資信心滿滿,我們還將投建中國研發中心,走高品質發展之路。”瓦裏安醫療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張曉説。

  “兩區”的重大戰略機遇下,北京政策疊加優勢更加凸顯,制度創新與項目落地全面提速。國務院批復的251項任務已落地178項,形成50余項全國首創或首批突破性政策和項目:北京落地了全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全國唯一一家承載跨境金融資訊傳輸職能的重大金融基礎設施等項目,首都機場新開第五航權國際貨運航線……

  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4%,自貿試驗區新增外資企業202家,以全市千分之七的面積貢獻了超過10%的利用外資規模,規模以上工業和服務業企業收入兩年平均增長11.9%、高於全市4.3個百分點;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重點領域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兩年平均增長9.1%。

  基層治理探索形成新成果 27個高頻難題解決滿意度超9成

  首個危舊樓房改建試點項目落地實施,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242部、竣工155部,擴增學前教育學位約6800個,面向小學生推出暑期託管服務……上半年,北京民生保障和改善持續加力。

  “北京城市治理正在變得更加精細化,基層治理探索形成了新成果。”相關負責人説,上半年,本市進一步深化“接訴即辦”改革,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每月一題”27個高頻難點民生問題第三方調查滿意度達90.15%。

  針對中小微企業和商戶小店生産經營面臨的困難,本市也持續做好幫扶措施落實跟蹤評估和動態完善,圍繞減稅降費、援企穩崗、金融支援、精準助企等方面,出臺21項進一步支援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恢復發展的實施細則,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供氧輸血”。數據顯示,上半年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736.3億元,辦理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本金544.2億元,減徵小規模納稅人等小微企業增值稅20.6億元,發放失業保險返還等減負穩崗政策補貼資金27.92億元、惠及109.7萬人次。

  這位負責人説,下半年將在科學精準有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確保首都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持續加強經濟運作監測和政策儲備,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曹政 傅子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