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片區、七個組團”引進落地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首創性項目 重大項目激發“兩區”建設新活力

日期:2021-06-06 08:4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三個片區、七個組團”引進落地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首創性項目 重大項目激發“兩區”建設新活力

  “我們把工廠選在積體電路産業最集中的地方!”亦莊新城金橋科技産業基地,2.5萬平方米的廠房樁基一根根打進地下。2022年竣工後,這裡將成為晶片晶圓關鍵材料濺射靶材的生産車間,為周邊中芯國際等晶片企業源源不斷供貨。

  機遇不等人、創新不等人。二季度,本市集中開工47個高精尖産業項目,提速“兩區”建設。市發展改革委5月25日介紹,在“兩區”建設的“三個片區、七個組團”,也正在引進落地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首創性項目。

  47個項目聚焦高精尖産業

  濺射靶材産業化項目,就建設在北京“兩區”建設的亦莊組團裏。項目總投資突破7億元,將建一條用於半導體、平板螢幕産業的高純金屬靶材及零部件生産線,年産能達到5.5萬件,最終實現超高純靶材以及設備關鍵部件的規模生産與銷售。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2021年,本市圍繞“三個片區、七個組團”功能定位,加強政策清單、空間資源清單和目標企業清單管理,引進落地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首創性項目。

  在海淀組團,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設計方案國際徵集高標準啟動,字節跳動公司總部産業園等創新型總部項目加快推進;昌平組團,加快建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研究型國際醫療産業轉化平臺,諾德環宇、迪亞恩等項目引進落地;朝陽組團,民生銀行大廈開工建設,CBD核心區北區的泰康、陽光項目年內實現竣工驗收;順義組團積極打造具有服務貿易特色的綜合保稅區,加快推進新國展二三期及周邊基礎設施和交通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北京市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整合優勢資源要素,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和高精尖産業項目。”這位負責人説,本次二季度集中開工的100個項目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項目共安排47個、總投資415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額佔比均近五成。

  統籌佈局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項目

  房山高端製造業基地裏,一台13噸載重的冷鏈物流車外觀普通。但打開翻蓋,能看到6個巨大的儲氣瓶,“藏”着16公斤的氫氣。

  這是一輛氫能車,16公斤氫氣可以支撐它跑580公里。背後所依靠的,正是氫能燃料電池。

  “雖然剛剛開工,但我們10月份就能建成一期。”研發生産這款電池系統的恒動氫能公司執行董事吳鐵斌説,在新建的生産線上,將實現對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的産業化落地。

  在本市二季度密集開工的100個項目中,就包括該公司投資建設的氫能燃料電池生産基地和氫能燃料電池研發中心。項目計劃建設期5年,分三期實施,2021年一期完成氫能燃料電池生産基地廠房裝修改造2000平方米,並完成研發中心全部工程建設。

  “本市多年籌備佈局的這個項目,將打造氫能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和百萬千瓦級氫能新興産業基地,並形成年産萬台(套)産品的産能。”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藉&“兩區”建設的春風,北京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更加聚焦、集中發力,着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統籌佈局“從0到1”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三城一區”主平臺,不斷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

  類似的項目已遍地開花:昌平國家實驗室實現掛牌運作;北京量子研究院、智源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建設;清華工研院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中心、大分子抗體藥物中試公共服務平臺開工建設;“十三五”佈局的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29個科學設施有7個進入設備調試階段,22個項目6月底前全部主體結構封頂。

  年底前新增6000個5G基站

  一鍵就能呼叫無人駕駛“計程車”,快遞、外賣自己“坐”着無人配送車到府,幹線物流運輸也能實現自動駕駛……在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一個個科幻大片裏的情景被“搬”進現實。

  讓自動駕駛得以實現的,是5G的支撐。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底,全市已累計開通5G基站5.64萬個。

  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建設像5G基站這樣的新型基礎設施是一步“先手棋”。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本市已經建成5G基站1021個,到年底將共計新增6000個。此外,本市也集中力量建設“星谷”,在中關村壹號和星谷創新園開展試點,促進衛星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産業融合發展;全面啟動北京商業航太産業基地建設,先期將開發建設600畝核心起步區。

  在2021年“3個100”市重點工程中,本市圍繞重大科技設施平臺集群、科技創新空間資源、服務業擴大開放、數字經濟新基建等領域組織實施10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3138億元,2021年計劃完成投資470億元。

  “這些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將有力帶動北京加快取得科技創新新突破,拓展全面開放新空間,厚植數字經濟新勢能,促進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三鏈聯動’,推動首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這位負責人説。(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