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籠換鳥”提速 北京一般製造業騰退空間優先引入高精尖

日期:2021-05-30 08:5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騰籠換鳥”提速!北京一般製造業騰退空間優先引入高精尖

  年産值從3000萬到1.4億——這是門頭溝區金龍泉泵業騰退後變身中關村智慧科技園後的變化,也是北京疏解一般製造業、聚焦高精尖産業發展的成功例證。

  過去5年,北京已累計疏解退出2154家一般製造企業。“騰籠換鳥”的步伐也正加快。市疏整促專項辦28日透露,在持續推進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退出外,北京還將加強製造業騰退空間盤活利用,引入高精尖産業項目,優先發展高精尖産業。

  累計疏解一般製造業企業2154家

  門頭溝橋園路1號,過去是“京西十大廠”之一的金龍泉泵業公司,歷史上年産值最高時達到3000萬。

  2019年,這家簡單生産水泵的老廠被列入疏解名單,廠區被改造成為具有孵化、加速、研發、辦公、展示、産業服務等綜合功能的智慧産業園區。

  “從國際大都市發展經驗來看,製造業佔城市經濟比重均呈現逐步下降態勢,這一方面是低附加值産業外遷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發展層次提高,高端要素集聚的表現。”市疏整促專項辦相關負責人説,北京歷經從建國初期的消費型城市到工業城市再到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現代化國際都市的轉變。同時,北京製造業企業發展參差不齊、發展品質和效益與城市發展水準遠不適應,亟需疏解一般製造業推動“瘦身健體”。

  據市經濟信息化局介紹,隨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持續推進,全市一般製造業疏解取得了明顯成效。“十三五”時期,全市累計疏解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2154家,退出企業主要集中在建材、機械製造與加工、傢具和木製品加工等行業。

  騰退後優先發展高端製造業

  “騰籠”見效之後,“換鳥”的步伐也快了起來。

  “我們是給機械臂裝一雙眼睛。”在中關村智慧産業園成立的微鏈道愛機器人視覺公司所研發的系統,已經用在了國內外多款名牌汽車的生産過程中。它能獲得更多關鍵資訊並學習推理,讓機器人既能識別三維空間位置變化,還可以知道物體旋轉、翻轉的變化,自動識別生産線上移動的物體,並將其正確裝配。

  這樣的智慧科技企業在産業園裏越來越多。“運營一年多以來,入住率已經超過90%,去年一年産值達到1.4億元。”産業園運營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還只是先導園部分建成,2021年還將交付12.33萬平方米的加速區,同時啟動建設12.5萬平方米的主園區一期。

  這樣的轉型升級在北京並不鮮見:8萬平方米的通州張家灣鎮銅牛製衣廠,利用疏解騰出的製衣車間發展健康研發基地、電影園區、VR拍攝地;金隅興發水泥廠停産後,吸引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領銜籌建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落戶,預計202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將打造世界前沿的多功能科學園區;順義區北京曼特門業公司主動響應號召完成疏解退出,原址引進了匯聚高技術人才的研發中心項目……

  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堅持以提升促疏解,各區正以高精尖産業指數這把尺子,引導存量企業開展提質增效、智慧化數字化改造;加強製造業騰退空間的盤活利用,引入高精尖産業項目,優先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支撐的高端製造業。

  存量製造業瞄準數字化提升

  京城東北方向的順義是“製造”大區,但通過近幾年的疏解提升,順義區在保持規模以上企業總量不變的情況下,製造業企業存量首次低於1000家,高精尖企業佔比、科技創新型企業、重點企業佔比提升,初步形成倒金字塔形産業結構。

  疏提並舉、騰籠換鳥的結果是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2021年全市已引進一批利用騰退空間發展高精尖産業的項目,同時,存量製造業也將迎來智慧化、綠色化、數字化改造提升。

  “北京會持續推進一般製造業企業動態調整退出。”這位負責人説,本市正在推動一般製造業企業從集中疏解向精準疏解轉變,除保留一定的重要應急物資和城市生活必需品生産能力外,對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産業堅決退出。

  放眼京津冀廣闊區域,本市還將引導京企在津冀佈局一批帶動力強的項目,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集,以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生命健康等領域為突破點,完善京津冀産業鏈規劃佈局,在更大範圍內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