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區”建設貢獻“西城案例” 高品質落實“兩區”藍圖 新起點打造開放高地

日期:2021-04-29 09:2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為“兩區”建設貢獻“西城案例” 高品質落實“兩區”藍圖 新起點打造開放高地

  北京首家新設外資控股券商大和證券落地金融街、支援北交所全國首家實現實物資産跨境交易場內結算業務首單上線、國家金融標準研究院落戶金科新區、朗姿韓亞資産管理公司獲日本三井住友信託銀行增資入股,成為中國首傢具有中、韓、日頭部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股東背景的資産管理公司、引進西城首家同時是全市註冊規模最大的商業保理公司國能(北京)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工商銀行旗下工銀科技入駐金科新區、中化集團獲批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首批試點並成功辦理全國首筆外幣外債借入業務……“兩區”建設啟動至今,西城區擴大開放程度顯著提升,建立起高品質項目儲備庫,率先實現一批首創性和標誌性項目落地。截至目前,西城區“政策創新+企業落地”的高品質項目庫滾動儲備超過100個,首創、突破及重大影響力項目佔比80%;全市“兩區”建設突破性、標誌性落地項目22個,其中8個在西城區,佔比達到36%。

  擴大金融主區優勢 打造金融業開放主陣地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北京金融街已經成為集決策監管、資産管理、支付結算、資訊交流、標準制定、國際合作為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多元化金融機構體系更加豐富,“十三五”期間,全區新引進金融機構326家,註冊資本金6647.87億元,平均注資規模20.4億元。新增上市企業15家,掛牌企業增加33家。目前,金融街集聚各類金融機構近1900余家,總部企業175家,有19家位列《財富》世界500強,基本建成金融機構種類齊全、經營規範、功能互補、競爭有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組織體系。駐區金融機構資産規模達到121.8萬億元,佔全國金融資産規模三分之一。上市公司資産總額近124.7萬億元,市值超15.2萬億元。

  聚焦服務好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這一中心任務,西城區發揮政策疊加效應,推動金融業擴大開放,提升金融街發展新動力。2020年金融街論壇年會首次升格為國家級金融論壇,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61位外籍嘉賓通過線上參會,成為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發聲平臺,在2020年北京金融街服務局主辦的“金融街與金融業擴大開放”外資專場活動上,西城區發佈《西城區關於在金融街落實金融業擴大開放的若干措施》(簡稱“金開十條”),這是本市首個有關金融擴大開放的地方政策,明確金融街將全面承接國家金融改革開放任務。

  一系列金融領域重大項目相繼在金融街落地。

  北京市首家新設外資控股券商大和證券、第五家全國性資産管理公司(AMC)中國銀河資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發起設立的國際合作重大金融基礎設施項目—金融網關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在金融街“安家”;歐洲最大資産管理公司東方匯理全資子公司鋒裕匯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進駐金融街,成為西城首家、北京市第二家獲批QDLP試點的外商獨資基金管理企業;朗姿韓亞資産管理公司獲日本三井住友信託銀行增資入股,成為中國首傢具有中、韓、日頭部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股東背景的資産管理公司;央企重要金融衍生板塊中儲糧集團財務公司註冊開業;中化集團獲批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首批試點並成功辦理全國首筆外幣外債借入業務。

  西城區還推動北交所全國首家實現實物資産跨境交易場內結算業務首單上線,服務北京市金融法院成立,引進西城首家同時是全市註冊規模最大的商業保理公司國能(北京)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沿線,北京動物園對面,曾經是北方最大的服裝集散批發市場。如今,800米長的西外南路從單行道變成雙行道,原眾合、白馬批發市場的部分樓體成了寬敞公共生活廣場,檔口雜亂林立的批發樓變身成智慧化辦公樓宇。往日的動批以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核心區(以下簡稱“金科新區”)的新身份,與公眾見面。

  “動批”地區重點樓宇奇安信大廈、北礦金融大廈等約20萬平方米空間投入使用,國家級金科新區核心區中心廣場、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改造完成並開始運營。國家金融標準研究院、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工商銀行旗下工銀科技入駐金科新區;國內首個區塊鏈司法鑒定中心的到來,為金科新區錦上添花。在2020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50強榜單中,愛保科技、光大雲繳費等4家總部、平安壹賬通等7家子公司落戶,産業生態日益完善。

  據悉,2023年“金科新區”將完成整體亮相,西城區將着力建設國際一流的金融科技示範區,引進和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未來,西城區將加強金融街與金科新區“一街一區”聯動,服務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與月壇金融中心、廣安金融中心形成産業聯動,與西單形成商務配套聯動,提高産業空間承載力和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各類機構在金融街舉辦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活動,持續推動北京金融街與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交往合作,服務境內外金融機構廣泛交流。

  建設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則是“兩區”建設的重要任務。強化金融街和金科新區兩大擴大開放核心承載區功能,構建“雙核”佈局,擴大金融領域優勢,成為西城區“兩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借力國家金融管理中心戰略節點優勢和金科新區的國家級平臺優勢,西城區主動承接“兩區”金融領域政策創新試點,吸引更多的頭部國際金融機構入駐,着力打造金融業開放主陣地和新坐標;同時,加快推動國際一流金科新區建設,打造金融科技制度標準策源地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發展數字經濟 培育新生業態

  2020年8月,西城區“5G+華為河圖”智慧商圈發佈,“借助AR實景導航技術,眼前出現一條鋪滿鮮花的路徑,指引前往想去的地點。”作為“5G+華為河圖”商業應用的全球首次線下發佈,這樣的逛街新體驗,率先在北京坊落地。“5G+華為河圖”應用還將在西單大悅城推出,利用“5G+華為河圖”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技術,打造全球首個商圈3D實景步行導航系統、虛擬IP互動游戲等服務,增強新型消費體驗。作為西城區推動“兩區”建設的新舉措,“5G+華為河圖”智慧商圈就是其中一項探索。實現了科技與商業、文化完美融合,進一步打造智慧消費新生活,煥發歷史文化街區的商業生態。而中服免稅店在大柵欄北京坊開業,是西城區積極落實“兩區”政策,加速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品質升級的又一體現。4月27日,經過城市更新改造後的西單文化廣場商業空間以“更新場”為主題精彩亮相,其中引進多家首店和網紅旗艦店,如HARMAY 話梅全國最大旗艦店北京西單更新場店,首次引入大量科技産品,以及超過400個國內外知名品牌的8000多種美粧及生活方式類産品,營造了全新的綠色消費新場景,創新“人、貨、場”的新商業模式,帶動西單商圈消費品質升級。

  在“兩區”建設的進程中,西城區大力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率先出臺數字經濟政策,數字經濟成為全領域、全行業發展的“催化劑”。2020年年底,西城區發佈《北京市西城區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試行)》,鼓勵5G、網路安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快速發展,支援關鍵技術研發和行業應用。目前,央企電商聯盟大數據交易中心正式上線,必要科技、快來直播等數字科技優勢企業已經落戶西城,其中,快來直播是國內唯一“網際網路+5G”智慧産業直播平臺。

  2021年4月19日,西城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華為河圖技術創新推廣基地,構築“數字孿生城市”基礎設施及服務能力,推動西城區産業數字化賦能示範區和數字應用場景引領示範區建設,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技術創新高地。這次合作也翻開了數字經濟賦能西城“兩區”建設的新篇章。圍繞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字技術領域,西城區將積極承接國家及市級重點任務,支援建立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引進和培育一批數字經濟重點企業,支援頭部企業數字經濟領域衍生機構、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平臺企業等重點企業落戶西城區;落地一批新技術應用場景項目,在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建設、民生服務等領域率先形成一批先進的應用場景和應用示範,鼓勵將自主研發的新技術首次用於西城區應用場景建設,推動産業數字化賦能示範區和數字應用場景引領示範區建設實現新突破。

  4月26日,西城區與相關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了北京版權資産管理與金融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此次戰略合作,是西城區積極落實北京市總體規劃與核心區規劃要求,重點發展符合核心區戰略定位的特色産業、新興業態、服務模式,推動重點産業開放創新,融合提升,在首都高品質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的重要舉措。目前,版權産業已經成為北京“兩區建設”中着力打造的新興業態和板塊。

  今後西城區將通過實施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支援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領域新場景應用示範;加快推動西單智慧商圈升級改造,支援國內外首店品牌發展,在醫療、教育、文旅、新消費、專業服務業等領域推動新突破。

  優化營商環境 以更優“軟實力”服務新發展

  圍繞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新常態下主動服務企業新模式、創新人才發展保障機制,西城區活用“兩區”政策,不斷優化軟實力,服務高品質發展。

  西城區高標準落實營商環境4.0任務,在提升“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水準、完善“1+5+N”産業政策精準引導、探索對新經濟模式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強化12345服務熱線等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等方面為全市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創新舉措。

  在主動服務企業方面,西城區建立政策“金三角”+服務“雙管家”機制,以金服十條、金科十條、金開十條全面實施為基礎,依託金服局、金服公司管家服務團隊構建全新産業服務生態鏈;創新“全過程、全方位、全鏈條”服務理念,創新“無接觸”數字服務、“小分隊”組合服務、“雙管家”常態服務、“場景化”應用服務等服務模式;完善精準招商引資體制機制,發揮國際專業中介機構和智庫作用,探索建立市場化招商引資獎勵機制,發揮國際專業中介機構和智庫作用,探索建立市場化招商引資獎勵機制,全過程、全方位、全周期、全鏈條服務項目落地與企業發展。

  高標準對標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品質,對照首都核心區要求,西城區整合區內區外資源,在重點産業區域精準營造“類海外”工作生活環境,整合區內區外資源,提供國際醫療、教育、生活服務等全方位配套服務。例如,在金融街世界優秀傑出金融人才聚集區建設中,對符合條件的“高精尖缺”外籍人才給予人才獎勵,提供工作許可、在京永久居留、出入境等證件辦理及社會保障便利措施和“綠色通道”服務。此外,西城區還實施“百名英才”激勵計劃、優秀人才培養資助計劃、金融人才發展獎勵辦法等人才培養激勵措施,加強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眼光和視野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為“兩區”建設持續引才。

  近年來,西城區持續開展金融街街區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圍繞空間環境優化、交通出行便捷、商務商業配套等方面,着力提升金融街環境品質,打造國家金融國際交往中心承載地,更好服務金融擴大開放。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