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 實施方案62項重點任務7成落地 朝陽區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增55%

日期:2021-04-28 07:4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實施方案62項重點任務7成落地 朝陽區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增55%

  “兩區”建設啟動逾半年,朝陽區成績單亮眼:朝陽組團實施方案涉及的5個方面62項重點任務,已有階段成果反饋43項,政策落地率達7成。新設外資企業563家,增長55%;實際利用外資13.4億美元,增長46.9%……

  按照全市“兩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功能定位,朝陽區高水準推進“兩區”建設。建立政策清單、目標企業清單、空間清單的“三單”統籌管理機制,聚焦跨境金融、高端商務、數字科技三大領域,啟動了CBD國際人才港、朝陽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中關村朝陽國際創投集聚區、跨境貿易投資風險管理與法律綜合服務平臺四大平臺建設。與國際先進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和要素供給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政策+項目”組合落地模式

  朝陽區是本市首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區。2020年9月底,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掛牌,北京CBD和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是其主要組成部分。

  “兩區”政策疊加,打造高水準的開放樣本。朝陽區不斷加強頂層設計,迅速深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管理機制,建立“1辦+12組”工作體系,搭建“5+3+N”的對外開放政策措施體系(5大便利化制度創新體系+3個園區+N個重點領域)。

  首先,面向國際要增量。突出強化朝陽在“兩區”建設中的國際性、引領性、頭部性特徵,加快探索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增強國際高端要素資源集聚能力。主要抓好三類增量,包括:吸引外資新主體落戶,拓展涉外新業務新環節,探索新模式新路徑。

  其次,走通政策拼服務。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能動性,深入研究“先行先試”的政策應用場景,率先在金融、科技、商務等行業領域,採用“政策+項目+機制”組合落地的模式,打通政策落地實施的行業路徑,形成示範經驗、複製推廣,帶動系列産業的突破,全面提升“朝陽服務”的品牌效應。一手抓短期的重點項目落地,一手抓長期的制度體系和機制建設,在重點産業領域全面推行“沙盒管理”機制。

  第三,固化規則優環境。瞄準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在法律規範、政府服務、知識産權保護等領域探路先行,提升國際化綜合配套服務能力。具體來説,實施投資與貿易便利化,以及資本、人才、數據等要素跨境流動便利化,深化國際仲裁中心建設,全面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建設國際人才全流程服務體系,加快推動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人才公寓等國際人才社區建設,不斷優化國際化人才“類海外”生活服務環境。

  大膽探索打造政策高地,聚焦北京市兩區建設總體方案,朝陽區形成62項重點任務,已有階段成果反饋43項,政策落地率達7成。

  其中,金融領域已實現16項試點政策突破,推進資金往來便利化試點,跨境資金池本外幣一體化首批試點,殼牌集團、中糧財務、中航工業財務三家公司成功獲批;中糧財務跨境資金池項下的單一幣種主賬戶升級為全市首個本外幣一體化多幣種賬戶業務,本外幣一體化政策實現突破;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為駐區多家企業辦理了北京地區首批資本金線上結匯支付業務;中金公司完成國內券商首單代客結售匯業務;中國銀行使館區支行為區境內外籍人員辦理了北京市首筆經常項下便利化購匯匯出試點業務。

  啟動四大平臺建設

  2020年10月底,CBD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裡整合了19家職能部門的120項服務項目,項目涵蓋外國人工作許可、居留許可、永久居留推薦,人才評審認定、引進落戶等42項受理事項,外籍人才社保、涉外婚姻登記、APEC商旅卡等78項諮詢事項。“之前工作許可、居留許可等事項的辦理地點很少,不少人辦事都得跑遠路、跑多次。”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説,現在,通過創新審批機制、優化辦事流程,申報材料由原來的10項減少至6項,辦理流程由“先後辦”優化為“同步辦”,辦理時限由17個工作日壓縮到7個工作日,現場辦理次數由4次減少至2次,辦事效率大幅提高,進一步提升了外籍人才全鏈條服務管理水準。

  加速推進“兩區”建設,朝陽總共搭建了四大平臺建設。除CBD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之外,首個自貿試驗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朝陽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中關村朝陽國際創投集聚區、全市首家跨境貿易投資風險管理與法律綜合服務平臺也陸續啟動。

  為推動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建設,朝陽區在2020年11月上線了全市首個自貿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平臺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圍繞自貿區內各類企業需求,設置了金融創新案例展示、服務貿易撮合、活動公佈徵集、政策諮詢解讀四大板塊內容。

  目前,自貿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已評出2個創新案例,對接企業金融需求40余項,其中成功撮合7項。如幫助民生銀行與海關總署對接,上線“單一窗口”金融服務,為一家日常匯款筆數多、頻次高的國有進出口龍頭企業,開通了“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功能,企業先後在平臺上辦理了跨境匯款、進口押匯(銀行為進口企業提供貿易項下的融資)等業務,實現了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需求,處理時效壓縮至1-2個小時。

  2019年6月,朝陽區與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啟動國際創投集聚區建設,2020年11月24日,中關村朝陽國際創投集聚區正式揭牌。政策上,出臺了支援集聚區高品質發展的“政策18條”和高成長企業培育“鳳鳴計劃”,連續兩年發佈高科技高成長20強暨明日之星。空間上,將東湖國際中心A座作為主承載區域,在房租、日常運營上給予企業減免或補貼,並在樓宇內部打造了4000余平方米的會議共用空間。項目引入上,高瓴、紅杉、卡奧斯、創業邦4個高成長中心建成,24個創投項目、3家專業服務機構實現入駐,一系列創新成果成功轉化。服務上,成立北京朝陽國際科技創新服務有限公司,組建集聚區創投聯盟,開設基金註冊綠色通道,並對入駐機構和企業提供管家式特色服務。

  2021年4月22日,朝陽區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打造的全市首家跨境貿易投資風險管理與法律綜合服務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以服務外向型經濟為出發點,遴選市場優質服務資源,包括法律、信用管理、融資等,為重點外資、外貿和外經企業提供精細化、專業化服務,精準支援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為朝陽區外經貿企業提供所有、便利化、個性化的諮詢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跨境貿易、海外投融資全流程信用風險管理與諮詢、跨境投融資金融對接服務、跨境法律諮詢。

  平臺將結合朝陽區區位優勢,舉辦涵蓋跨境貿易風險解析、貿易投資風險案例、跨境交易法律風險分享等方面的培訓會、宣講會;開展交流沙龍和業務座談會,豐富企業對接方式;開展個案輔導、重點調研,精準支援核心優質企業、行業龍頭客戶,對於産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和高成長企業提供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務;建立定期協調溝通機制,為平臺各參與方搭建順暢的對接溝通橋梁,解決企業實際需求。

  構建全球招商服務體系

  東三環光華路,銅牛國際大廈10層是北京CBD招商服務中心的所在地。400平方米的空間,被劃分為政務服務、展覽展示、全球連線、綜合洽談和多功能發佈等多個分區。

  CBD招商服務中心是全市首個集招商和政務服務於一體的機構,2021年以來,已成功引入佳能、正大系總部、網聯科技等122家重點企業。

  這僅僅是朝陽創新招商體系、吸引高端資源的措施之一。過去半年多,朝陽區建立“政府+市場”“國際+國內”合作招商機制,成立專業化招商服務公司,率先設立北京CBD全球聯絡點上海分站。完善《朝陽區招商引資中介服務機構認定和獎勵辦法》,促進以商招商、市場化招商。

  摸清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大産業政策支援力度。區領導帶隊,調研走訪3000余家外資外貿、跨國公司總部、金融企業,了解政策需求。目前,朝陽已經出臺第一批促進自貿區發展若干措施(28條),CBD、區金融辦、區商務局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等部門即將出臺一批為“兩區”建設量身打造的産業支援政策。

  依託CBD、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中關村朝陽園,聚焦自由貿易五大便利化制度創新體系,朝陽區組織開展系列“兩區”建設宣傳活動。召開50余場“線上+線下”招商及政策解讀會,覆蓋企業5萬餘家,全方位解讀“兩區”建設內容。

  2020年9月28日以來,朝陽區新增內資企業14790戶,佔全市16.67%,同比增長22.39%;新設外資企業563家,增長55%;吸引合同外資46.26億美元,增長55.4%;實際利用外資13.4億美元,增長46.9%,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下一步,朝陽將對3000余家外資外貿、跨國公司總部、金融企業,開展調研、走訪和座談,了解政策需求基礎上,立足首都開放新格局,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進“兩區”建設。將聚焦CBD、金盞、中關村朝陽園三個核心區域,以跨境金融、高端商務、數字科技三個領域為重點,建設國際資本的交互樞紐、國際商務的功能樞紐,促進海外消費回歸,以“兩區”建設助力朝陽經濟高品質發展。(朱松梅)

  馬上就訪

  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

  CBD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位於財富中心內,辦事人員出地鐵站走路兩三分鐘便可進入寫字樓。服務中心面積不算很大,有5個服務窗口,設置了業務辦理區、人才活動區等區域,出入境照相、制證、會議等功能一應俱全。近日到訪時,土耳其女孩賽依達正在辦理工作許可變更和出入境居留許可。“以前,我們辦這兩項業務要分別去六里橋和小街橋,現在網上預約後,可以一站式辦理。”陪賽依達同去的公司人事負責人狄霞説。除了“一窗受理”的快捷之外,服務中心還為外籍人士提供了一個溫馨的空間。服務中心側面的玻璃門經過特殊的設計,多扇玻璃門打開後可以連成一排玻璃“墻”,等候區隨之“變身”成一個小型的會議室或休閒區,可供人才們開展交流研討等活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