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總投資額近4000億元 亦莊“兩區”建設集中簽約129個項目
整車自動駕駛研發中心、通用軟硬體攻關適配中心、艾美疫苗中國總部及新型疫苗産業化基地、殼木軟體游戲研發中心、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立春這天,位於北京東南的亦莊,迎來一批“兩區”建設的新項目、大項目。
2月3日,北京經開區集中簽約129個“兩區”建設項目,總投資額近4000億元。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梁勝透露,這批簽約項目中有不少是承擔國家重要戰略、填補國內空白、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的産業項目,其中積體電路項目投資額就超過2000億元。
涵蓋9大領域 總投資額接近4000億元
雖然在經開區正式註冊的時間僅有一年半,但自動駕駛行業全球領先創業企業小馬智行已經決定擴大發展規模。除建設整車自動駕駛研發中心、自動駕駛體驗中心外,2021年他們還將在亦莊公開道路投入一支全新的自動駕駛車隊,為市民提供出行試運作服務。
“經開區設立了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同時具有完善的産業鏈,對將來自動駕駛落地量産都有極大助力。”小馬智行副總裁、北京研發中心總經理張寧解釋。
像小馬智行這樣的項目落地,也讓亦莊,甚至北京的産業鏈更加完整。“作為全市自貿區‘三個片區、七個組團’中的産業功能區,北京經開區也迎來新一輪改革創新、開放合作的重大機遇。”梁勝説,此次簽約總投資近4000億元,將進一步推動經開區高精尖産業發展,優化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供應鏈,完善産業創新發展生態。
129個項目主要涉及九大領域,包括外資項目板塊、汽車及智慧裝備項目板塊、積體電路項目板塊、信創園項目板塊、生物醫藥大健康項目板塊、科文融合項目板塊、産業基金及高端商務服務項目板塊、社會事業項目板塊、城市更新産業升級項目板塊。
瞄準關鍵技術 積體電路項目投資佔一半
全國産能最大的12英寸代工企業,月産能超過10萬片,工藝水準覆蓋28奈米至130奈米多個技術節點……目前,經開區已初步形成涵蓋設計、製造、關鍵裝備等較為完備的積體電路全産業鏈生態。按照計劃,中電科電子裝備等一批積體電路産業重點項目將落地,覆蓋裝備、材料等積體電路産業鏈主要環節,提升産業本地配套能力。
“4000億總投資額中,積體電路領域就超過2000億。”梁勝説,簽約項目中有不少都是像積體電路項目一樣,承擔國家重要戰略,填補國內空白,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此外,這次簽約的18個外資項目,包括單體投資76億美元的中芯京城項目落地建設,SMC、新加坡亞德集團將在經開區設立中國總部,施耐德公司設立研發中心,也將加快“兩區”建設的腳步。
經開區已經形成了以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智慧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慧製造為代表的四大主導産業。據介紹,這次簽約的項目既包括四大主導産業,也包括正在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賦能高端製造的金融、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在信創産業板塊,32個“四梁八柱”企業落地發展,實現信創産業鏈核心環節全覆蓋;在汽車及智慧裝備産業板塊,國汽智聯、通敏科技等新能源智慧汽車項目簽約,鴻霽科技、中航太宇等一批高端裝備、航空航太、新材料領域的項目落地,着力構建智慧製造産業生態;在生物技術産業板塊,艾美疫苗、先通醫藥等項目落地,進一步提升生物醫藥産業研發能力,加速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科文融合産業板塊,將支援高新試聽和游戲産業發展,助力打造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項目如何保障? 金融資本為産業發展賦能
大項目一個接一個落地,也考驗着政府部門的智慧——如何在土地、資金、空間等各方面提供保障,讓項目落地生花?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我們的業務跟過去不一樣。”經開區榮昌東街上的工商銀行名字已經從過去的“經開區支行”改為“自貿試驗區支行”。支行負責人方園解釋,自貿區支行的首要任務是助力政府打通資本、貨物、服務、人才等生産要素的流動,企業後續還可以在區內獲得更多資金類優惠和綠色通道。同樣迅速更名的中國銀行經開區宏達北路支行負責人説,自貿區“專營銀行”可以優先享受北京自貿區金融領域的相關政策,可以更好地吸引區內的外資企業開戶辦理跨境業務等。
這次集中簽約的項目中,就包含自貿試驗區的“專營銀行”,助力企業嘗鮮政策“紅利”。此外,項目中還包括産業基金和高端服務業板塊,將發揮産業基金引導作用,推動國際專業機構聚集,鼓勵發展金融、設計、人力資源等現代服務業,為産業發展賦能;社會事業板塊及城市更新板塊,也將為産業發展提供空間及基礎環境保障。
不僅如此,在“兩區”建設過程中,經開區每年將拿出100億元,在重大項目落地、實驗室和創新中心建設等方面,通過引導基金、貸款貼息、獎勵扶持等方式支援高精尖産業發展。
按照計劃,到2025年,經開區工業總産值實現8000億元。“今天正好是立春,今天的簽約活動也是個動員令,開春正是我們大幹的時候,我們有信心把這些項目完成好、實施好,為‘十四五’開局做貢獻,為‘兩區’建設做貢獻。”梁勝説。(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