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100%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全域通辦”

日期:2021-01-27 08:5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列印
字號:        

  原標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100%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全域通辦”

營商環境

  北京營商環境評價,國內連續兩年蟬聯第一,在全球190個經濟體排名中相當於第28位……“十三五”時期,北京營商環境改革收穫漂亮成績單。

  北京“十四五”規劃起草組成員近日介紹,未來五年,本市將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實現100%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全域通辦”,高頻事項跨省通辦,實現95%事項移動辦理。

  改革試點

  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未來五年,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將迎來市場化改革,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本市將推廣大興區集體建設用地改革試點經驗,穩妥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完善金融支援、增值收益分配等配套政策。同時,還將推進農村土地徵收制度改革,規範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統一地上物安置補償標準。

  同時,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加強農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設管理,加快推進房地一體的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同時,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方式,研究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主導實施的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

  産業用地市場化改革也將深化。本市將積極探索規模化推介、“預申請”方式供應,推進標準廠房建設,健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制度,推行用地性質混合、主體功能相容的綜合用地管理。

  清理准入類職業資格

  本市將繼續清理准入類職業資格,分步取消水準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同時,以年金、股權、期權等綜合薪酬制度為重點,探索人才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

  資本要素方面,本市將優化新三板掛牌公司申請轉板上市機制措施,分區分行業建立企業掛牌精選層指標。同時,探索國有掛牌公司在新三板系統公開發行和股權轉讓。積極探索對區域性股權市場符合條件的掛牌企業的投資者實行稅收優惠。

  技術要素方面,將賦予高校、科研院所對科技成果的完全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出臺適用於自主知識産權市場化、商業化運營的職務發明人法律保護規定,落實技術轉讓所得稅免征額調整等優惠政策。

  實施最嚴格知識産權保護

  “本市將持續放寬市場准入門檻,全面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入清查隱形壁壘,分類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起草組成員表示,北京將加快清理工程建設、專利代理、資訊傳播、網際網路醫藥銷售、金融機構註冊等領域在企業資質、資金、股比、人員、場所等方面設置的過多限制條件。

  同時,也將重點推動“非禁即入”在新經濟、新基建領域嚴格落實,研究提出放寬數字經濟領域市場准入改革措施,健全“網際網路+”教育、醫療、交通、養老、家政等新業態准入標準。

  本市還將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定知識産權保護與促進條例,完善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全鏈條配套制度,探索懲罰性賠償制度。

  營商環境

  企業開辦網上全程即時辦理

  “相比此前對標考核要求,‘十四五’時期,北京的營商環境改革是以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為目標,探索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改革舉措,提高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準。”起草組成員説。

  企業登記將迎來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按計劃,北京將全面推行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全面實行企業開辦網上全程電子化即時辦理。此外,還將開展商業銀行賬戶遠端開戶試點,擴大企業信用承諾範圍,簡化登記過程性文件,探索結果登記制模式,簡化企業普通登出程式,擴大簡易登出範圍,探索僵屍企業除名制度,建立破産狀態自主公示制度。

  超60%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

  未來五年,北京將制定發佈全市統一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清理工程建設、機動車銷售、藥店開設等一批重復審批、不必要審批事項,建立健全行政許可設定審查機制。

  按計劃,本市也將全面建立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審批制度,60%以上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推廣備查制,壓減市場主體合規成本,推進線上線下相關審批事項同步辦理。

  在投資項目審批改革方面,將探索非關鍵要件“容缺後補”機制,全面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深入推進“多規合一”,實現“一張藍圖”共享共用,實施“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

  95%政務服務“掌上辦”

  無論是企業,還是老百姓,今後五年將享受到政府部門更加規範、智慧、便捷的服務。起草組成員説,本市將加快標準化立法,制定城市規劃、生態環境、公共衛生、安全應急、社會管理、政務服務等一批“北京標準”。

  北京將打造全市統一的數字服務、數字監管和數字營商平臺,實現100%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全域通辦”,高頻事項跨省通辦,100%審批結果實現資訊共用互認;推進高頻公證服務“一網通辦”,減少企業公證事項,降低收費標準。

  2020年以來,全市大力推進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應用,建設電子證照庫,已完成41個部門、354類、1.12億張電子證照匯聚,實現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等65類電子證照線上直接調用,平均減少申報材料40%。

  據悉,本市將繼續推動電子證照、電子簽章、電子檔案等高頻證照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互通、互認、互用,在稅務、社保登記、公積金等領域事項率先實現無紙化,推進政務服務指尖行動計劃,實現95%事項移動辦理。

  對外開放

  最大限度放寬外資准入

  外資方面,本市將探索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放寬外資准入;本市也將鼓勵外商投資養老機構、設立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參與商業性旅游景區開發建設,支援設立國際研究型醫院或研發病床,探索金融、建築設計、規劃等專業服務領域國際人才過往資歷認可機制,為研發、執業人才提供簽證、工作、生活便利。

  本市也將提升適應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監管能力,進一步落實好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制度,嚴格實施出口管制法;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B2B出口監管試點、“網購保稅+線下自提”等業務規模。

  壓縮進出口貿易通關時間

  營商環境改革中,通關便利性是重要指標之一。“十四五”時期,本市將提高通關信息化水準,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功能和應用領域,推進業務辦理全程信息化、貨物管理電子化、通關申報物質化、物流狀態可視化。

  通關流程將進一步優化。起草組成員介紹,北京將針對鮮活易腐商品實施預約通關、快速驗放,擴大高級認證企業免擔保試點範圍,簡化文物藝術品進口付匯和進出境手續,對軟體和網際網路服務貿易進行高效、便利的數字進出口檢驗。

  跨境貿易領域,即將落地的營商環境改革4.0版將進一步壓縮進出口貿易整體通關時間,將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30小時以下和1.1小時以下,較2017年壓減70%以上,辦理出口退稅業務平均時間壓減至6個工作日以內。

  新提法 新名詞

  告知承諾制全面推行

  告知承諾制主要針對於證明事項,是指行政機關在辦理有關許可登記等事項時,以書面形式將法律法規規定證明的義務或者證明條件一次性告知當事人,由申請人書面進行承諾,已經符合相關條件、標準和要求,同時也願意承擔承諾不實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就不再索要證明,直接予以辦理。(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服務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