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貿試驗區 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 自主創新示範區 “三區”政策疊加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創新能級
小馬智行是一家註冊在海淀區的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獨角獸企業。在利用中關村科學城提供的封閉測試場、開放測試道路、智慧網聯環境等進行技術研發的同時,還能享受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支援。“按照海淀區出臺的《中關村科學城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創新引領發展的十五條措施》,開展自動駕駛封閉測試的初創企業,最高可獲得測試費用50%的補貼;開展關鍵技術研發的創新企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資金支援。”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是海淀區“三區”政策疊加助力企業發展的縮影。
海淀區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現在,又有了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政策加持,“三區”政策疊加,海淀區將發揮科技人才優勢,深化科技開放,擴大國際科技合作,助力企業成長,推動中關村科學城提升創新能級,在“兩區”建設中帶好頭、樹標桿。
“4+3+5”紮實走好每一步
海淀區“兩區建設工作方案”目前已初步制定完成,將按照“4+3+5”的任務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推進相關工作。
其中,“4”是指加快推進四項重點制度創新政策落地,包括建設國際資訊産業和數字貿易港、強化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營造創新創業生態、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目前均有進展。
“3”是指重點推進資訊業、醫藥健康、科技服務三大重點産業發展,將通過“制度創新+重點平臺項目”提升産業開放生態。
“5”是指五大科技片區。包括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中關村軟體園、東升科技園、中關村西區、清華科技園。其中,國家實驗室、人工智慧算力平臺及區塊鏈算力平臺等一大批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及基礎設施已落地佈局。
重點制度創新優化創新生態雨林
在“兩區”建設中,海淀區全力推進四個重點制度創新,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雨林。
據介紹,作為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中關村軟體園在資訊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服務、離岸服務外包等方面形成了全國領先的特色産業集群。如聯想、百度、新浪、小米等知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産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得到廣泛應用,華勝天成在塞爾維亞等國家開設了七家全球研發中心。“國際資訊産業和數字貿易港”將立足中關村軟體園,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加強跨境數據保護規制合作,增強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
為推進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的相關制度正在突破。技術轉讓所得稅免稅額由500萬元提升到2000萬元的優惠政策,以及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政策,將讓研發中心成為企業財富的源泉,讓科研人員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有利於中關村科學城匯聚更多研發總部。
在“監管沙盒”方面,拉卡拉、騰訊雲、中關村銀行、民生銀行各自的項目都入選了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監管創新試點。
“三單管理”滾動推出項目成果
在“兩區”建設中,海淀區以政策清單、空間資源清單、項目清單“三單管理”為抓手,在近期集中開展項目儲備的基礎上,加強項目調度、政企對接和第三方督查,實現邊儲備、邊調度、邊落地,滾動推出項目成果。
梳理第一批政策清單31項,其中涉及科技創新11項,人工智慧、區塊鏈、5G、積體電路等重點産業發展10項,科技體制改革1項,人才服務保障4項,知識産權2項,營商環境優化3項。梳理“兩區”空間資源清單125項,可利用面積716萬餘平方米。如面積5.8萬平方米的貝倫産業園定位生物醫藥産業,目前,聯影北京已落戶該園區,49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將於近期投入使用,未來將打造以高端醫療裝備為起點的人工智慧研發體系。
對標《世界城市2020》(GaWC)榜單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結合區域産業特點,確定目標企業。2020年,有着160多年曆史的金融科技企業路孚特(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研發運營中心)與海淀簽約併入駐中關村壹號,9000余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將投入使用。
海淀區目前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萬餘家,上市公司236家,獨角獸企業40家。圍繞“兩區”建設,駐區領軍企業加速發展,字節跳動、美團、快手總部建設項目相繼落地;新項目引進力度不斷加大,阿波羅智慧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微盟集團北京總部、北京航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及國綜航港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項目、知名企業已落戶海淀。(於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