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賓士亦莊工廠産能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復工到滿産背後的接力賽
不到一分鐘的工夫,一輛鑲着三叉星徽的賓士轎車就從總裝線上駛出。與疫情搏擊兩個多月後,北京賓士亦莊廠區已恢復至疫情前的生産水準,全面滿産。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汽車産業鏈“壓力山大”。作為中德合資車企,北京賓士既要面臨國內疫情防控和産業上下游復工復産的考驗,又要設法排除海外疫情對供應鏈的衝擊。但好消息已經傳來:一季度末産能全面恢復,二季度産能奮力追趕,將向全年生産經營目標“不退不讓”的目標衝刺。
鮮為人知的是,兩個月實現滿産的背後,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接力賽。
第一棒 破解復工防疫難題
日曆翻回至2月初,近5平方公里的北京賓士亦莊廠區沒有了往日的繁忙,新冠疫情蔓延,生産線復工面臨重重考驗。
“最大的困難就是缺防疫物資。”北京賓士黨委書記、高級執行副總裁陳巍回憶,大年初一,管理層開始線上辦公,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防疫。但與很多企業一樣,口罩、消毒液、測溫槍求購無門。
同一天,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服務管家”於淼一直忙着找企業問需求,手機24小時充着電。作為北京賓士的聯繫人,她的本子上記滿了賓士每次來電的訴求,“防疫物資”是那幾天提得最多的。
面對企業遇到的“最大困難”,多家政府部門出手協調供應防疫物資。僅經開區在疫情期間就為北京賓士協調提供口罩、防護服、測溫槍等共計30萬件(個)。
但新問題又來了。按規定,北京賓士從外地歸來的幾千名員工都需要居家觀察,其中多人合租的員工不具備自我隔離條件,有的人甚至連家門都沒進去。很快,經開區專門租用區內酒店和藍領公寓設置了返京員工集中觀察點,同時協調租住在通州區馬駒橋鎮、大興區長子營鎮等兩區八鎮的員工回到租住的村子,併為他們提供統一配送的餐飲。
多方助力下,北京賓士的生産線在2月10日開動起來。
第二棒 一週協調70家供應商復工
2月中旬,一封信函以市委市政府協同辦的名義緊急發往天津市政府,協調天津零配件供應商的復工時間。
同在一條産業鏈上,供應商復産能力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生産線開動起來了,但如果供應商不一起轉起來,賓士就將陷入“無米之炊”的窘境。
北京賓士在國內有上百家供應商,津冀兩地就有50多家。但各地防疫政策不一、標準不一,企業復工時間也不同。“京津冀三地這幾年有很好的互動,三地經信部門此前就簽了戰略合作協議,也為此次疫情期間的協商打下了基礎。”收到賓士的訴求,市經濟信息化局等部門開始與津冀兩省市高頻對接,建立供應商復工復産臺賬,逐一核對、逐一溝通、逐一落實。
讓陳巍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陣子市經濟信息化局的人幾乎駐紮賓士,與市發展改革委、經開區密切聯繫,解決供應鏈復工復産的一連串問題。沒幾天的工夫,天津、河北那邊的供貨商就復工了。
湖北也是汽車産業的重要配套基地,北京賓士大量零部件企業聚集在此。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兄弟省市的大力協調支援下,涉及北京賓士配套的天津、河北、湖北70家配套商全部於一週內拿到復工批復。
零部件源源不斷運抵北京,到3月初,北京賓士恢復雙班生産。
第三棒:海外零部件加速進廠
5月3日,北京海關所屬亦莊海關關員沒有休息,一直守在電腦螢幕前。200多公里外,北京賓士進口的一批原材料已經到達天津港。關員不休息,為的是讓這批貨物當天入境、當天通關、當天運抵廠區。
在國內供應商復産難題解決之後,海外供應鏈的問題更加凸顯。“海外貨運隨時受到疫情影響,企業苦等的原材料好不容易到達了,我們盡所能確保進口貨物第一時間完成通關,確保復工復産工作順利進行。”亦莊海關關長青海濤説。
如何讓通關提速?亦莊海關根據北京賓士的信用情況和進口貨物的特點,開闢“綠色通道”,引導企業用好“直通放行”“提前申報”“匯總徵稅擔保放行”等便利化措施,確保貨物隨到隨驗,第一時間投入生産。
第四棒:中德守望相助保産業鏈協同
一個月前,一場跨越亞歐美洲的特殊對話上演。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銘博向美國、德國、法國、瑞士的企業家介紹了北京賓士在抗疫和産能恢復方面的寶貴經驗。
如今,北京賓士的防疫秘籍——《北京賓士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手冊》以及相關制度流程,被緊急送到了德國斯圖加特的戴姆勒總部。戴姆勒分佈在全球的一些工廠正在參考北京賓士的防疫措施應對疫情。市國資委此前還特意向戴姆勒集團捐贈了20萬隻口罩,助力其抗擊疫情。“西程十萬里,與君同舟行”,疫情之下更顯中德守望相助。“我們把幾個月積累下來的經驗提供給其他夥伴,也能給大家提個醒。”陳巍説,針對國際疫情形勢可能對海外供應鏈帶來的影響,德國戴姆勒也在協調解決問題,目前産業鏈供應並沒有困難。
市經濟信息化局方面介紹,北京賓士2020年一季度完成98000輛整車産量,超過了原定排産計劃,圓滿實現復工滿産任務,全年力爭實現既定經營目標。(曹政)